至味在人间

至味在人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晓卿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737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食
  • 陈晓卿
  • 美食文化
  • 随笔
  • 饮食
  • 人文
  • 吃货
  • 舌尖系列
  • 美食
  • 文化
  • 生活
  • 品味
  • 饮食
  • 传统
  • 人间
  • 风味
  • 舌尖
  • 饮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

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归根结底直抵人心: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作者简介

陈晓卿

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

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后,入职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1991年开始拍摄和制作纪录片,作品有《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等。

2012年,领衔制作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关注,后陆续在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播出,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年度话题。

因对各种食物不加挑剔的热爱,且热衷搜寻平民美食,朋友戏称为“扫街嘴”,十余年前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文章,《至味在人间》一书即此前文章的首度精选结集。

目录信息

代序 舌尖上的假想敌/沈宏非
辑一 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一坛酱,四十年
荤腥的妄念
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
魔蛋
一碗汤的乡愁
父母大人的饮食偏好
豆腐干文章
年夜饭之味
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荠菜花
弯腰青
最好的早餐
辑二 一个人的面馆
寒夜觅食
一个人的面馆
大隐于市
文艺下酒菜
风生水起
面瓜
白塔寺涮肉群落
京西无日餐
潜伏菜
一道菜主义
面的街
周瑜小馆黄盖客
白菜苔红菜苔
辑三 至味在江湖
面,不能承受之小
特色菜口味菜
不足为外人道也
红唇添香
油然而生的幸福
贴一身五湖四海的膘
数来堡
至味在江湖
犹抱琵琶虾遮面
螺蛳壳里的道场
看得见飞机的餐馆
花生的豆蔻年华
于勒叔叔的生蚝
辑四 吃口热乎的
儿行千里
卤煮的细节
吃口热乎的
睹食物思人
相濡以火锅
慢慢地陪着你吃
那些笑脸
除了蛋,我们来认识一下母鸡
辑五 留住手艺
不时尚饮食
留住手艺
三里河东三里河西
年代标志菜
台北一条街
不一样的怀旧
干瘪味蕾记忆
田螺往事
那条愤世嫉俗的鱼
他乡滋味
最后的吴江路
辑六 吮指之欢
一人分饰两角
挑剔的幸福与烦恼
人间烟火
和哪位明星吃饭?
平民食物的背影
从此站起来了
吮指之欢
请杜拉拉吃点什么?
菜系话语权
买菜单
食物的分贝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札记】 追《圆桌派》的时候看到晓卿老师不慌不忙、慢慢悠悠地用醇厚的嗓音描述着他追寻的美食,时不时甩出几个黑色幽默,便一下子就被圈了粉。就像蒋方舟说的那样,我也是一个不太有味觉的人,尝不出食物好赖。不挑食不偏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所以在我心中...  

评分

辑一 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一坛酱,四十年:皖北酱豆、西瓜酱。   荤腥的妄念:大别山年糕、腊肉;北京烤鸭。   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安庆炒米配鸡汤。   魔蛋:皖北皮蛋。   一碗汤的乡愁:皖北SA汤。   父母大人的饮食偏好:日本的马刺、蜘蛛蟹。...  

评分

评分

【札记】 追《圆桌派》的时候看到晓卿老师不慌不忙、慢慢悠悠地用醇厚的嗓音描述着他追寻的美食,时不时甩出几个黑色幽默,便一下子就被圈了粉。就像蒋方舟说的那样,我也是一个不太有味觉的人,尝不出食物好赖。不挑食不偏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所以在我心中...  

评分

以前陈晓卿是圈里的美食侦探,哪里有好馆子,哪家店里的菜地道,他都能一一道来,就是一本行走的美食地图。那是2009年之前,那时博客方兴未艾,微博尚在酝酿,大众点评还远未成为人们搜索美食的首选。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再加网络上的广泛关注(仅第一部第一...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作者老老实实只谈食物,尚可四星,然而作者野心略大,一谈政治写的菜就让人如鲠在喉了。偏执,狭隘,这些文化人的坏习惯都体现的非常明显。翻到后来,确认是圈中人嘛,何况又走的是南方系路线。比如某章硬觉得搞政治的人不配谈美食,也是醉。愈读愈有种反工业化以及复古倾向,这又是何必。难怪第二季的舌尖就让人看的不是味道。

评分

虽然是专栏文章的集结,但不会让人有那种局限感。能拍出《舌尖上的中国》的人的确写的文章也不差。这些文章中的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美食家”,而是“扫街嘴”,是名副其实的“吃货”。这书看起来就是那么舒服。

评分

Go 据说这本书一开始定名为《最好吃的是人》!!!

评分

讲真,麻麻地,以前还觉得他博客挺好看的,但现在他说的那些东西我都不太想吃。

评分

水平还是差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