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十话

春夜十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日]冈洁
出品人:
页数:168
译者:林明月
出版时间:2019-2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5492531
丛书系列:图灵新知
图书标签:
  • 数学
  • 日本
  • 数学文化
  • 科普
  • 思维
  • 冈洁
  • 随笔
  • 文化
  • 春夜
  • 十话
  • 散文
  • 哲思
  • 夜话
  • 人生
  • 思考
  • 古典
  • 意境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通常认为,数学是逻辑性的学问,而日本数学家冈洁先生却认为,数学中最重要的是“情绪”。

情绪是影响心智与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若不能培育“健全的情绪”,则很难真正理解数学和创造性是什么。本书从“情绪与心智”的角度,论述了认知发展、义务教育中的深层问题,同时阐述了对人性的 细微考察与独到理解,是一本影响了日本几代人的经典名作。

编辑推荐

每日出版文化奖 获奖图书

日本亚马逊非虚构图书排名第 1名(2014)

日本文化勋章、学士院奖、朝日文化奖得主

冈洁 长销名著

天才数学家的极意文集

影响几代人的不朽名作

媒体推荐

听闻冈洁先生的随笔集《春夜十话》将被光文社修订再版,我不胜欣喜。我曾在40年前留美期间拜读过此书,如今再读之仍觉受益匪浅。书中冈洁先生对数学的思考、对教育方法的考察以及对日本世态的批判仍具有警醒现世之力。

——有马朗人(日本科学技术馆馆长、武藏学园理事长、原文部大臣、原东京大学校长)

作者简介

冈洁(Kiyoshi Oka)

1901—1978,日本天才数学家,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之后留学法国,研究领域为多复变函数论,后攻克多复变函数论中的“三大难题”,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备受大数学家西格尔(C. L. Siegel)、韦伊(A. Weil)、嘉当(H. Cartan)等人的赞誉与推崇。1949年担任奈良女子大学教授,1951年获得日本学士院奖,1954年获得朝日文化奖,1960年获得日本文化勋章,1963年所著文集《春夜十话》获得每日出版文化奖,1973年被授予“勋一等瑞宝章”。除数学外,冈洁先生在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也有独到研究,特别是文集《春夜十话》中提出的“情操教育”与“情绪认知”的观点,对日本几代人影响至深,并为理解数学、日本民族性乃至“人”本身提供了一种纯粹而直观的新思考。

目录信息

第1章 春夜十话  1
人的情绪与教育  2
情绪塑造心智  5
有关数学的回忆  8
迈向数学之路  12
留法与好友  16
发现的喜悦  20
宗教与数学  23
乐学  27
情操与智力之光  30
遵从自然  33
第2章 情绪与认知  37
日本人与直观  38
日本式情绪  42
我所接受的道义教育  52
美术教育  55
最担心的事  59
相貌与动物性  63
三河岛事故与教育  65
义务教育之管见  68
写给有志研究数学之人  97
数学与艺术  104
有关音乐  108
我喜爱的艺术家  110
刻画女性形象的文学家  115
第3章 漫笔与忆旧  117
奈良之美  118
相扑与棒球  119
新春漫谈  122
遐想  125
念中谷宇吉郎  127
吉川英治  129
吾师吾友  13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现在再回头看简介,还是觉得有些出入。其实本书就是一个数学家的随笔集,包含了作者对教育,文化的一些看法和对自己生活的一些记录。 简介中最强调的数学与情绪的关系,其实是讲教育与情绪的关系。作者认为日本战后的教育忽略人的情绪的教育,使人过于早熟,缺乏道德感,这样使...  

评分

现在再回头看简介,还是觉得有些出入。其实本书就是一个数学家的随笔集,包含了作者对教育,文化的一些看法和对自己生活的一些记录。 简介中最强调的数学与情绪的关系,其实是讲教育与情绪的关系。作者认为日本战后的教育忽略人的情绪的教育,使人过于早熟,缺乏道德感,这样使...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厦门大学图书馆] 被书名吸引。 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位教授,字里行间给我一种明明是努力型还要写天才式心得的感觉。可是看到他对年轻人的担忧和对教育的思考,简直要拍手叫好。 中国真的不是在重复日本走过的路吗? 读到后面越发佩服这位数学家。他是真的爱数学,同时也有人情味。

评分

有人文底蕴的数学家,情绪情操,和谐精神。冈洁讲的不是数学,而是文化,喜欢人文的人大概会更喜欢这本书。从书中我看到了日本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相通。

评分

净化情绪,真正的数学不上是眼中看到的黑板上的文字,而是用自己的认知去描述心中的物象。数学追求内在和谐,艺术追求美中和谐,艺术通过复查着眼于过去,数学通过复查放眼未来。

评分

[厦门大学图书馆] 被书名吸引。 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位教授,字里行间给我一种明明是努力型还要写天才式心得的感觉。可是看到他对年轻人的担忧和对教育的思考,简直要拍手叫好。 中国真的不是在重复日本走过的路吗? 读到后面越发佩服这位数学家。他是真的爱数学,同时也有人情味。

评分

获得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