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何为“译词”起笔,继之评述严复译词创制的方法及其得失,其后数章的讨论广泛涉及严复翻译的环境资源、文体革新、社会反应以及若干不为人知的工作。既有译词创制的理论总结,又有新史料的发掘和考证。译词研究需将视野扩展至东亚近代语言接触、词汇环流及民族国家国语建构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这是本书一以贯之并努力践行的研究理念。
沈国威,197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日语系,1979年进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1985年10月赴日留学,获博士学位(1993)。现任日本关西大学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近代词汇交流史、现代汉语词汇形成史、中日词汇比较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著有『近代日中語彙交流史』(2004、2008)、《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2010)、《严复与科学》(2017)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虽有注水嫌疑(夹了上一本书的许多内容),但总体可资参考。
评分有些注水,但总体不错,入行了。
评分细腻扎实????。感觉再稍具弥散性加以勾勒就更好了
评分细腻扎实????。感觉再稍具弥散性加以勾勒就更好了
评分概念史与语言学的交叉,总体感觉就是严复追求的信达雅,太过纯粹之后,词汇就会时代特征太过明显,随着语言的代际更迭,就不那么适用了,这个系列的丛书非常学术非常专业,另外一个指向在于打破过往成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