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的技艺

观看的技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里尔克
出品人:纸上造物
页数:182
译者:光哲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5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70628
丛书系列:眼与心
图书标签:
  • 艺术
  • 里尔克
  • 塞尚
  • 绘画
  • 文学
  • 书信
  • 视觉
  • 艺术史
  • 观看
  • 技艺
  • 视觉
  • 美学
  • 影像
  • 解读
  • 观察
  • 文化
  • 表达
  • 理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里尔克看到塞尚的画作,大为震动,之后的着魔与入迷,以及他的震撼与心得,诗与思的狂喜,俱化入一封封书信里。海德格尔见到后,大为赞叹,并多方推动,终于1952年得以出版。这些书信,其实是大诗人与大画家的心印。

◆◆◆

这些书信萃取出了绘画的真正本质⋯⋯塞尚的伟大,唯有经一个等量级的大诗人方道得尽。

—— 《纽约客》

在通往圣威克多山的朝圣路上,塞尚所作的探索抵得上西方所有艺术博物馆、所有哲学博物馆的一切研究。

—— 海德格尔

我在写《艺术家》那首诗的时候,正在读里尔克描述自己狂迷塞尚的那些书信,于是,他的一些词句就被引入了诗中⋯⋯塞尚画出了那些无可争议的画作,那些画作如此安稳,乃至让你安稳,让世界安稳,让你在这世间安稳。

—— 谢默斯• 希尼

◆◆◆

在塞尚无数次凝望、无数次变奏的《圣维克多山》前, 里尔克说,自摩西之后,再无人能见一座山,见得如此伟大。

1907年秋天,巴黎的“秋季沙龙”画展上,里尔克见到塞尚的画作,惊为天人。他惊呼自己简直是盲的,自出生以来至今简直一无所见。而只有遇到这位大画家,才算开了眼。他从此处开始学习观看。于是,他着了迷般地,几乎天天去看那些画作,发了狂一般地,几乎是天天写着书信,记录他在那些画作里的大发现,记录自己的所得所见,记录自己在画前的失魂落魄与嗒然若失,记录那些视与思的狂喜。

这些书信,是他的观画记,也是观看记 :他日渐明亮的眼睛对周边万物的观照记录。此外,更有诗人的谈艺录⋯⋯

大诗人里尔克与绘画大宗师塞尚的相遇里,

有诗、有画、有思,也将有燃烧与迷醉。

作者简介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德语诗人,被奥登称为“十七世纪以来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秋日》《豹》《杜伊诺哀歌》等。

光哲,“纸上造物”联合创始人,“眼与心”书系策划者,兼职译者,另有《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朝圣者的碗钵:莫兰迪画作诗思录》等作品。

目录信息

001 序: 观看的技艺修炼术
013 里尔克 1907 年 有关塞尚的书信
143 映画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认识”光哲多年,但从未见过面——因此我们的“认识”,是那些关于电流、数字、网络等我不能清楚知道的运作机制所定义的。所以回想起来,要寻得一个定格影像作为我们相识的记忆代表,就完全不可能。大概只有几篇文、几本书能起到某种替代作用吧。比如,我读到的第一篇《塞尚...  

评分

1 1907年5月底,里尔克重返巴黎。里尔克是个浪子。布拉格,罗马,巴黎 ……在欧洲大陆的诸城之间,他放逐着自己。 一个流亡者,没有故乡。永远的一个异乡人。不过,巴黎这座大城,对他终究是别样。不惟是呆的时间久,更或是因为有一众志气相投者,尤其是罗丹-他曾经的引领人,...

评分

《觀看的技藝:里爾克論塞尚書信選》是當事人無數風花雪月後顧影自憐的彩蛋,交由我們撥開——萬千的驚喜無一雷同,所有的執念絕非善類⋯⋯剩下的,就是掩卷後的各種淼漫與無渡沈思。 1907.10.04的信中,里爾克說道:『人要抵達這個境界(劍指梵高),不能出去強迫,而是出...  

评分

《觀看的技藝:里爾克論塞尚書信選》是當事人無數風花雪月後顧影自憐的彩蛋,交由我們撥開——萬千的驚喜無一雷同,所有的執念絕非善類⋯⋯剩下的,就是掩卷後的各種淼漫與無渡沈思。 1907.10.04的信中,里爾克說道:『人要抵達這個境界(劍指梵高),不能出去強迫,而是出...  

评分

“认识”光哲多年,但从未见过面——因此我们的“认识”,是那些关于电流、数字、网络等我不能清楚知道的运作机制所定义的。所以回想起来,要寻得一个定格影像作为我们相识的记忆代表,就完全不可能。大概只有几篇文、几本书能起到某种替代作用吧。比如,我读到的第一篇《塞尚...  

用户评价

评分

最配得上塞尚绘画的也许就是里尔克的文字,在天平两边,一边是坚不可摧的真真切切的物,一边是颜色。一切色相中内在的均衡,沉静不凸显,一个塞尚的苹果已经是吞咽下所有爱后,朴实的,将要拿去酿酒的那颗,酒瓶也是随随便便可以放入口袋的那款。

评分

编排得异常精致的一本书,编辑很懂,时时会有会心之处,艺术书籍就应该这样做。 内容上,严格地说不能用论塞尚来覆盖,但是当然了,塞尚确实是特别的。 从我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敏感于里面对“劳作”的强调,这一种思想的潜流,简直是时代的底色了,抓住它,想象回荡在其中的是怎样一种信心和希望,也许就会更明白结束时候的灰丧。

评分

塞尚看世界,里尔克看塞尚,也看他的世界。 我们看塞尚,看里尔克,也看我们的世界。 任何看都不是孤立的。一切的看,也都是创造。 “看”当然需要知识,但如果仅有知识,就只能看到枯萎的世界。诗人看画,是用诗来把握诗。当读者融合了诗和画的角度,看到的世界也都不同以往了。 塞尚画的苹果和他老婆,不再是苹果,也不再是活的女人了。他残酷地抽离了“生”,再赋予他们新的灵韵。当年让里尔克震惊的东西,如果你到世界各地看到这些苹果和老婆,仍然会为之感到惊讶。这些都让我们怀疑自己的眼睛,也企图重新开始使用我们的眼睛。 光哲又做译者又做出版人,如此热情地分享他之“所见”,通过这本书完全能感受到他生活的动能。而所有读者的目光聚集处,所见与所知相互映射,又是一段新故事的开始了。

评分

之前读过里尔克论塞尚的部分内容,当时对里尔克的独到眼光印象深刻,所以这次读来,对信中论绘画的部分并无惊喜,反而是信中他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吸引着我,比如描写巴黎小店铺:“每次你望过去,看到他们坐着,看书,无忧无虑(然而他们并不富裕);不关心明天,不忧心于成功,一只狗,好脾气地在他们面前蹲着,或是一只猫掠过一排排书,好像要擦去背后的那些名字,越发显出他们的寂静无声。”有《马尔特手记》的味道,甚好。

评分

这是一本可以从头大声朗读到尾的书。节奏、语句美哉,仿佛里尔克描述塞尚的画,色彩缤纷,沉静中听到响声。文与画相通,创作相通,大爱相通,才有了这疯狂的呓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