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卡门青

彼得·卡门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赫尔曼·黑塞
出品人:
页数:201
译者:胡其鼎
出版时间:1983-8
价格:0.52
装帧:
isbn号码:
丛书系列:外国中篇小说译丛
图书标签:
  • 赫尔曼·黑塞
  • 黑塞
  • 小说
  • 德国文学
  • 德国
  • 外国文学
  • 成长小说
  • 彼得·卡门青
  • 文学
  • 成长
  • 青春
  • 小说
  • 德国
  • 经典
  • 成长小说
  • 个体觉醒
  • 自我探索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彼得·卡门青》是黑塞的第一部小说,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所以也是他的成名作。

当时的德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力强盛而危机四伏;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甚嚣尘上,叔本华和尼采成为新的偶像;以新奇为时髦的风气盛行,各种现代文艺流派应运而生。然而刚刚踏上文坛的黑塞却独辟溪径,以浪漫主义的诗意的笔触塑造了彼得·卡门青这样一个不随俗合流的人物,其实也就是黑塞本人的写照。小说主人公是瑞士中部山区一个农夫的儿子,少年时好梦想,他进城念完大学,涉足上流社会,终因不能适应都市里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便“力求从世界和社会返归自然”。“他在缩小的范围内重演了卢梭半是大胆勇敢、半是多愁善感的反抗,他将由这条途径成为诗人”。卡门青曾写过一些唯美之义的诗,后来读了莎士比亚、歌德和凯勒,便把自己那些“不成熟的幻想的产物”付诸一炬。他旅行意大利和瑞士的山区和农村,到大自然中去寻求和谐。他研究文艺复兴的历史,崇尚人文主义的精神,追随主张助人为乐和救孤济贫的圣徒方济格的足迹,去接近和认识下层人民,最后返回山村。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

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乡愁(黑塞作品02) 赫尔曼·黑塞 乡愁 我看到每一棵树都过着孤独的生活,每棵树都造出各自的枝梢形状,映着固定的影子。他们都是隐士,同时也是战士 总之,那是暗示我们,天气晴朗的日子也经常会夹杂着雷雨 云,带着呼啸声在头顶上迅快地奔跑, 刚以为他像是策马疾驰的骑士,...  

评分

黑塞在出版这部著名的心灵自传的时候,只有27岁。如陈思呈所说,真实的写作需要笔力,更需要勇气。黑塞在书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探讨,让这部追寻“心灵故乡”的作品自1904年出版至今,依然葆有生命力。喜欢书中黑塞关于“出世与入世”的反思,一方面他厌恶社交,另一方面他又明...  

评分

黑塞在出版这部著名的心灵自传的时候,只有27岁。如陈思呈所说,真实的写作需要笔力,更需要勇气。黑塞在书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探讨,让这部追寻“心灵故乡”的作品自1904年出版至今,依然葆有生命力。喜欢书中黑塞关于“出世与入世”的反思,一方面他厌恶社交,另一方面他又明...  

评分

评分

我不知道黑塞,只是无意间看到彼得.卡门青。目光略过,还以为是塞黑。然而当你合上全书,才发现粗线条的故事勾勒和优美细腻的笔触,早已将你引入自己的彼得.卡门青。 我想起初中时的萝西,想起那让人无法直视的双眼和费尽心力制造的“偶遇”,以及总是徒劳无功地想象着对方的一...  

用户评价

评分

太深情

评分

博比部分的故事很喜欢

评分

难得,大学里最喜欢的成长小说,25年后重读依然有趣。当然,关注点从粗线条的浪漫情感移向了诸多当时未曾注意的细节。开头太强大了,一举使整部小说超越了个人成长史的叙述,让人的生命史与地球洪荒变迁史取得了内在的呼应,为很容易堕入多愁善感或道德说教的成长小说注入了一种巨大的物理上的重力。

评分

博比部分的故事很喜欢

评分

博比部分的故事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