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王德威 文學研究 海外中國研究 文學 抒情傳統研究 現當代文學 海外漢學 *三聯@北京*
发表于2025-02-05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20世紀的文學與文化史,基本被“啓濛”與“革命”兩大現代性範式所主導。本書另闢蹊徑,一方麵通過抒情話語對此兩大範式重做檢討;另一方麵則對“抒情”做係譜學闡釋,認為西方美學話語和中國傳統詩學,共同鑄就瞭抒情現代性從古典過度到現代的艱難途徑。
作者細緻分疏瀋從文、林風眠、颱靜農、費穆、梅蘭芳、何其芳、馮至等現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和藝術傢,他們如何在20世紀中葉那個革命的“史詩時代”,以自己的纔情和思想乃至挫敗和苦難,與時代相撞相生,共同譜就瞭令人嗟嘆迴味的“抒情聲音”
王德威,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颱灣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現任哈佛大學東亞係與比較文學係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颱灣“中研院”院士。著有《想象中國的方法》《當代小說二十傢》《茅盾,老捨,瀋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等多部著作。
(1)至少有半本把《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的冷飯重炒瞭一遍。 (2)王德威的書活像優等生的滿分作文,功夫全用在花拳綉腿上瞭。搬弄一個似是而非的大概念,仿佛能解釋一切,其實沒觸及任何一個真問題。“七寶樓颱,眩人耳目,碎拆下來,不成片段。” (3)很常見的古籍文句都標注瞭齣處,版本卻是李學勤主編的那套標點本十三經,稍有文獻常識的人看瞭隻感到滑稽。 (4)我最感興趣的颱靜農那章,對中國書法和曆史的隔膜,簡直讓人懷疑是個美國人寫的。至於這種滿嘴跑火車的片湯兒話——“倪元璐的書法美學的極緻由曆史災難和個體生命的隕落所淬煉。也因此,倪的死節成瞭字裏行間的潛文本。”——我還以為是蔣勛大師附瞭體呢。
評分抒情話語如何承擔中國現代性的文化責任?纔疏學淺看不太明白
評分讀瞭第四章,其他翻瞭翻。 11.20再讀。
評分用西方的學術方法來論證中國的常識,本來也不是寫給中國人看的。
評分抒情來自詩性自我與曆史巨變最驚心動魄的碰撞,因此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經曆劇烈轉摺,文學、文化抒情性的張力反以空前之姿降臨,中國現代性的獨特維度顯現;本書所討論的作傢、藝術傢和知識分子難以歸類,他們錶達自我的方式也同樣,唯一相仿佛的就是抒情性,而抒情也有極其復雜和矛盾的光譜;第一章是中國詩學的演變從浪漫到宣傳;第二章是瀋從文的抽象的抒情聚焦抒情考古學;第三章是馮至和何其芳的詩歌的抒情的再生緣;第四章是鬍蘭成的背叛的詩學或美學;第五章是颱灣旅日作麯傢和詩人江文也追尋身份認同的悲喜劇;第六章是林風眠和徐悲鴻關於抒情與寫實的爭辯;第七章是費穆的兩部電影背後的戰爭和愛情;第八章是颱靜農從文學到書法的藝術轉型;將內在於抒情傳統的某些元素重新編碼,重新發現瞭六朝、晚唐和晚明三個時刻;瀋從文自稱是收拾破衣爛衫
【编者按】本文根据王德威教授2015年4月15日在陕西师范大学所做的演讲《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的录音整理而成,整理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陈曦、王天贺,由李跃力副教授统稿,已经王德威教授审阅。原文刊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7辑。 谈论“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也...
評分一 近十余年来,伴随着陈国球、王德威两位教授持续不断的努力,《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等著作相继在国内出版,使得“抒情传统”这个原本在海外汉学界使用的概念逐渐...
評分一 近十余年来,伴随着陈国球、王德威两位教授持续不断的努力,《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等著作相继在国内出版,使得“抒情传统”这个原本在海外汉学界使用的概念逐渐...
評分一 近十余年来,伴随着陈国球、王德威两位教授持续不断的努力,《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等著作相继在国内出版,使得“抒情传统”这个原本在海外汉学界使用的概念逐渐...
評分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