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修斯的世界

奥德修斯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M.I.芬利
出品人:
页数:222
译者:刘淳
出版时间:2018-12-1
价格:4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300121
丛书系列:西方古典学研究
图书标签:
  • 古希腊
  • 古典学
  • 荷马
  • 历史
  • 荷马史诗
  • 希腊
  • 芬利
  • 希腊罗马
  • 冒险
  • 神话
  • 希腊
  • 文学
  • 探索
  • 智慧
  • 旅程
  • 英雄
  • 海洋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荷马史诗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奥德修斯、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怎么看待阶级、社群和宗教?

《奥德修斯的世界》对孕育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伟大史诗的古代社会图景进行了精确而深刻的描绘,是一部生动刻画希腊“黑暗时代”及其家庭与亲族社群、道德与价值观念的作品。它首次出版于1954年,是研究古代世界社会史的拓荒之作。

本书不仅全景展现了早期希腊社会,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文献,无论是对专业学者还是对普通读者而言,都极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M.I.芬利(M.I.Finley,1912–1986),著名古典学家、剑桥大学古代史教授。17岁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之后转向古代史研究,1954年接受剑桥大学的邀请,前往英国。他将文化、经济和社会学范式运用于古代世界研究,对传统古典学方法形成了有益补充,代表作品有《奥德修斯的世界》《古代经济》《古代世界的政治》。因其卓越的学术贡献,芬利于1979年受封爵士。

目录信息

导言I
序言一——M. I. 芬利(Moses I. Finley,1978 年版)i
序言二——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 1954 年版)iv
地图viii
第一章 荷马与希腊人 1
第二章 诗人与英雄 15
第三章 财富与劳动力 46
第四章 家庭、亲族与社群 73
第五章 道德规范与价值观 113
附录 I 重温奥德修斯的世界 154
附录 II 施利曼的特洛伊 —— 一百年之后 176
书目文献 199
索 引 207
译者说明 214
译名对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古代希腊人留下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脍炙人口的史诗。在古代,两部史诗都被视为荷马的作品,也经常被作为历史证据对待。希罗多德的《历史》就以荷马史诗的传说开篇,提到了帕里斯拐带海伦,因而引发特洛伊大战的说法,进而引申到公元前5世纪前期发生的希波战争。修昔...

评分

古代希腊人留下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脍炙人口的史诗。在古代,两部史诗都被视为荷马的作品,也经常被作为历史证据对待。希罗多德的《历史》就以荷马史诗的传说开篇,提到了帕里斯拐带海伦,因而引发特洛伊大战的说法,进而引申到公元前5世纪前期发生的希波战争。修昔...

评分

古代希腊人留下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脍炙人口的史诗。在古代,两部史诗都被视为荷马的作品,也经常被作为历史证据对待。希罗多德的《历史》就以荷马史诗的传说开篇,提到了帕里斯拐带海伦,因而引发特洛伊大战的说法,进而引申到公元前5世纪前期发生的希波战争。修昔...

评分

古代希腊人留下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脍炙人口的史诗。在古代,两部史诗都被视为荷马的作品,也经常被作为历史证据对待。希罗多德的《历史》就以荷马史诗的传说开篇,提到了帕里斯拐带海伦,因而引发特洛伊大战的说法,进而引申到公元前5世纪前期发生的希波战争。修昔...

评分

古代希腊人留下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脍炙人口的史诗。在古代,两部史诗都被视为荷马的作品,也经常被作为历史证据对待。希罗多德的《历史》就以荷马史诗的传说开篇,提到了帕里斯拐带海伦,因而引发特洛伊大战的说法,进而引申到公元前5世纪前期发生的希波战争。修昔...

用户评价

评分

芬利还是老辣,行文中却也能读出暮年感了。令人喜悦的对于文本的熟稔程度,其背后是对研究工作本身的热爱与敬意。密密匝匝的文本细读被三个关系勾连起来:阶级、亲族和oikos,这三者彼此重叠地界定了荷马世界里一个人精神与物质生活的维度。许多观点不能说新颖,但是可以横向和其他人的研究对读,也很能激发读者的思考。我着眼的几个点,1.程式化修辞与史诗制作过程(边讲边构思)的关系;2.在赫西俄德和荷马这里出现的一个句式“知晓眼前、未来和过去之事”,我注意到在卡图卢斯的诗歌里也大量出现,三者影响的源流关系.3.礼制与礼物交换的机制(在商品经济的流通出现之前);4.史诗中的智识革命,不向神寻求正义的解决路径,以及两部史诗中正义、正邪、善恶观念的演变。智识革命这个点可以和施密特《对古老宗教的启蒙的失败》对读。

评分

看前两章的时候感觉最多四星,从第三章开始渐入佳境,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佩服芬利。初涉希腊史的友邻,可以参考黄洋与晏邵祥老师合著的《希腊史研究入门》,结合该书第四章:重点问题---荷马社会研究,以便更准确地定位芬利这本书在古典学传统中的位置。

评分

Finley对Homer的态度是,表层语言提到的事件、制度不可信,也不能用考古的方式加以证明。只有考古实物不能提供解答的那部分领域,即给史诗语言提供名物制度、情感心理元素的reservoir,是社会文化史大展身手的地方。行文因此特点,稍嫌破碎鋀飣,似乎是读书笔记的初步综合成果,但依然提供了不少极富洞见的观点。最后Biblio很用心,但可能已经有些过时了。

评分

虽芬利在附录中表示对荷马史诗的职业兴趣在于将之用作工具及文献,但他通过细读文本写就的这本书(“一幅社会图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哺了对史诗的文本解读,由此,也可以说这是本为史诗提供“语境”的书。第四、五章比较好看。本书将尽时他也提到“神的礼物如何降临到凡人身上,由偶然而非美德决定。” 比较惆怅的是,这毕竟并非文本解读,而我先前读到过的此类解读中,偶然,或无常,总与人类命运的重负/困境(确切来讲,即站在冥府门前时)相伴。抽掉后者,“偶然”的力量竟也散了几分。ps 读史诗相关的研究好像很少想到“过度阐释”这个词,或许因为自由度太大了?但这么一想又觉得很幸福,多么丰富的文本啊。

评分

翻译流畅,好读且具有启发性。前两章主要和诗人有关,略读。后三章围绕文本,对当时的社会形态进行重构,很有参考价值。另外,非常感谢能让这部关于研究《奥德赛》的经典之作在我写论文之前出版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