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廷·斯金纳是“剑桥学派”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当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史家。本书据2017年他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系列演讲和座谈整理而成,通过生动解读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等人的作品,系统阐释了数十年来他对现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尤其侧重分析两个关键观念——国家和自由;在访谈和座谈部分,斯金纳就自身治学经验及“剑桥学派”的研究解答了诸多重要问题,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独特而深入的思考。
作者简介 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1940年生,享誉世界的思想史家、历史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政治科学教授、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与约翰·邓恩、约翰·波考克并称为剑桥学派三大师,现为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巴伯·博蒙特人文科学教授。著有《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马基雅维利》《国家与公民》《霍布斯与共和主义自由》《政治的视野》等。
李强,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政治思想、当代政治哲学;韦伯的社会政治理论,著有《自由主义》《群己论识》等专著。 张新刚,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古希腊史,特别是古希腊和现代早期政治思想,当代政治哲学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有幸参与其中
评分出乎意料的好读
评分斯金纳的语境主义不是简单地将观念放置到历史语境中,而是经由观念来重构语境,准确地说,是重构观念自身的视野:“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努力以其自身方式看待世界,而他们的方式与我们截然不同”。
评分对政治思想史我是门外汉,但斯金纳的这本讲稿还是挺亲切的,所说的语境理解、文本解读、系谱学、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当下的人文学科。斯金纳的四篇演讲虽然只是从马基雅维里讲到霍布斯,但里面却贯穿了他对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思考以及现实政治的思考。后面斯金纳个人的求学经历和学术历程值得回味。北大学生的提问大多质量很高。相较于人文学科社科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确实普遍更强,大概也是人文学科更加缺乏学术训练的缘故吧。
评分有幸在毕业前听过他一次讲座,是探讨西方的几种自由概念,当时就觉得很佩服。斯金纳提到要将文本置于语境中理解,并给出了几个具体步骤,于我心有戚戚焉。有一个我觉得需要稍微反思的是,我们在自己的研究中未必要把思想的线索整理得过于清晰,斯金纳有时候让我觉得过于清晰了。而在我看来,清晰的东西就意味着大幅度地简化。当然,作为研究者,我们也不可能满足于给出的研究成果是完全看不出线索的东西。二者之间如何取得一个理想的平衡,是值得思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