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

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作者:佐亞·科庫爾(主編)
出品人:
頁數:492
译者:王春辰
出版時間:2018-8-1
價格:1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86093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理論
  • 當代藝術
  • 哲學
  • 藝術
  • 美國
  • 文化
  • 我的藏書
  • 考研
  • 當代藝術
  • 藝術理論
  • 1985年
  • 中國藝術
  • 後現代主義
  • 文化批評
  • 視覺文化
  • 理論研究
  • 藝術史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 增訂本》,重新評估瞭過去25年這個領域最關鍵的討論。編者把第一版中最必要的文章和今天最引人注目的理論論述放到一起,其主要目的是編齣一本意義持久的新版本,既改進第一版的內容,也改進它的結構。多數情況下,新增的文章是2005年齣版第一版後寫的。

本書第一版的中文版齣版之後兩次印刷,在中文讀者中有瞭不小的閱讀,甚至成為一些教學讀物和指定參考書。英文增訂版去掉瞭幾篇第一版的文選,新增瞭10篇文章,新增的文章反映瞭近十年來世界上關於當代藝術的最近解讀,尤其強調當代藝術裏的政治性含義和意義,其論題又比第一版多瞭內容。編者意圖通過這些新增文章來體現學界討論當代藝術的遞進,有很強的學術性和時代性。

著者簡介

主編 佐亞•科庫爾 (Zoya Kocur) 是生活於紐約的獨立學者,她曾在紐約大學和羅德島設計學院教學,曾擔任紐約新美術館的教育副策展人。她齣版有《全球視覺文化選集》(2011年),並聯閤編輯齣版瞭《當代藝術和多元文化教育》(1996年)。

梁碩恩(Simon Leung)是生活於紐約和洛杉磯的藝術傢,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藝術創作教授,主持新類型藝術的教學。他的作品曾在惠特尼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和廣州三年展上展齣。

圖書目錄

目錄
文本、數據與圖版緻謝
如何使用本書
撰稿人簡介
導論
第一部分 當代藝術實踐領域
引言
1 知識場域—一個分離的世界(1990)
皮埃爾·布迪厄
2 當形式變成態度—及其他(1994)
蒂埃裏·德·迪夫
3 連綿不絕的地點—論現場性(1997)
權美媛
4 無邊界的雙年展?(2009)
吳金桃
5 當代藝術的分期(2009)
亞曆山大·阿爾伯羅
6 當代藝術與美學的政治(2009)
雅剋·朗西埃
第二部分 實踐與模式/再思考形式與媒介
引言
7 論裏希特《1977年10月18日》(1989)
本雅明·H·D·布赫洛
8 論平麵—走嚮平麵性的譜係(2000)
大衛·約瑟裏特
9 沒有結論的無形式(1996)
羅莎琳德·剋勞斯
10 視頻投影—屏幕之間的空間
利茨·科茨
11 如何提供藝術服務—導論(1994)
安德烈亞·弗雷澤
12 對話作品—對話在社會介入式藝術中的作用(2003)
格蘭特·凱斯特
13 對抗主義與關係美學(2004)
剋萊爾·畢索普
第三部分 文化/身份/政治機構
導言
14 嚮文化宣戰(1990)
卡羅爾·S·萬斯
15 艾滋病—文化分析與文化行動主義(2002)
道格拉斯·剋裏普
16 被驅逐者的建築(1990)
羅莎琳·多伊奇
17 性彆在燃燒—關於挪用與顛覆的諸問題(1993)
硃迪斯·巴特勒
18 自找麻煩(1993)
科比納·默瑟
19 差異的神話—惠特尼雙年展的庸俗身份政治(1993)
小查爾斯·A·賴特
20 魔鬼電視(1992)
阿維塔爾·羅尼爾
21 色情的建築:博物館、城市瓦礫及電影牡鹿屋(2012)
比特利茲·普雷奇亞多
22 作為有機知識分子的文化工作者(2008)
尚塔爾·墨菲
第四部分 後殖民批判
引言
23 馬可·波羅綜閤徵—關於藝術和歐洲中心主義的若乾問題(1993)
傑拉爾多·莫斯奎拉
24 在“黑暗中心”(1993)
奧魯·歐奎博
25 融閤轉嚮—多元文化時代的跨文化實踐(1996)
讓·費捨爾
26 真實性、反思性與景觀—新亞洲的興起不是世界的終結(2004)
李榮材
27 擁有一切的觀眾(1991)
鄭明和
28 廢墟、碎片化以及中國現代與後現代(1998)
巫鴻
第五部分 藝術主體/曆史主體
第五部分引言
29再政治化藝術、理論、再現與新媒體技術(2008)
瑪麗娜·格拉齊尼
30 模仿大師---男孩式、壞女孩與至關重要的女性
瑪麗·凱利
31 模糊地帶:吉奧喬·阿甘本的“赤裸生命”(2009)
安東尼·唐尼
32 數據庫(2001)
列夫·馬諾維奇
33 為抽象的愛辯護(2008)
布萊剋·斯汀森
34 可持續發展政治學:藝術與生態學
T.J.戴莫斯
附錄:來信與迴應
偶然因素:對剋萊爾·畢肖普《對抗與關係美學》一文的迴應
利亞姆·吉利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除瞭有一些翻譯真的很難讀通以外,其他都很好。內容頗有啓發特彆是最後兩章後殖民和新媒體時代的部分,紙質印刷令人舒適,選的一些作品例子也挺棒的

评分

名詞很多,觀點很少。情況變成瞭文化研究須先於藝術理論,思想傢成為瞭玉門關,反而切斷直接對話的可能

评分

工具書

评分

舊版已經不可買 190303第一遍

评分

名詞很多,觀點很少。情況變成瞭文化研究須先於藝術理論,思想傢成為瞭玉門關,反而切斷直接對話的可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