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 Zimbardo),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自1968年以来担任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在耶鲁大学“态度改变研究计划”中做研究工作,后来在纽约大学期间,他研究了认知不协调中的公开从众方式和社会影响。他独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包括:归属感、去个人化、攻击及认知不协调的动机效果。除此之外,他还从事过匿名、破坏行为和害羞行为的现场观察、归因分析和相关变量研究。与他的纽约高中同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贡献一样,津巴多最主要的工作是他的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有效地证明了情境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目前津巴多博士主要研究为什么正常人会对他们自己的有些行为做出病态的解释,以及研究时间概念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和群体的行动的。津巴多所著的《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领域最经典的也是再版次数最多的最佳教科书之一。他在1990年为公共广播电台制作了“发现心理学”电视教育记录片系列。这是由津巴多本人创作和主持的以学生和大众为对象的科普电视片。这部长达26集的电视片探索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心理学来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实用性等问题。
迈克尔·利佩(Michael R. Leippe)是阿德菲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从1982年开始,一直任教至今。利佩于1979年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亲自参与并受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所从事的影响方面研究的熏陶,他的研究试图对社会影响的认知反应做出理论分析。迈克尔·利佩与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合作研究了大众媒体说服的认知加工过程。他也与托马斯·奥斯特罗姆合作,研究了如何应用社会心理学来解决法律心理学的问题,例如目击者的证词等。从那以后,利佩从事了很多有关说服,认知不协调和法律情境中态度改变和影响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利佩博士发表了25篇以上的研究论文和著作。90年代他从事了联邦政府资助的有关儿童目击证词可靠性的研究,以及如何帮助陪审员和其他寻求事实真相的人区别准确或不准确
的目击者的记忆。他同时还在研究说服情境的观众参与心理。
一句话概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解构影响力。 读后感: 如果三个抽象的概念来概括这本书,我想可以这么概括:首先是态度系统的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间的互动;其次,维护态度系统与改变态度系统的动机(前者是保持一致性以及相信自己能控制环境的,后者是为了进一步适应认知环境...
评分没必要了解这么多,即便是希特勒。窃以为,没有判断力的人(大多数人),不用太多的“压迫”也会受到影响。有判断力的人(少数人),即便是受到“压迫”,也不会被影响太多,这与学识没有绝对的关系,涉及人生经历,阅读思考,性格等等无可统计的原因。这种人性的缺陷起码可见...
评分本书通过系统的介绍及大量的实验例证向读者展示了社会影响对态度及行为改变的诸多影响,最大的获益是让我对自己的某些行为的产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认识到外界环境(情景、语言等)对个人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也提醒自己在做较为重要的决策及行为时进行系统性分析的重要性,...
评分 评分学习能力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开始持续阅读那些枯燥甚至晦涩专业著作。此后你会发现之前读的那些都是浮云,基本上就是糊弄小孩玩的。从此便可以享受到一种文化返还的红利。 我始终觉得, 高深的学问绝不会出现报纸杂志上的小短文中, 更不会出现在人手一本的流行小说之中...
语言晦涩,英语译文总要多读几遍才能get到(其实并不复杂的)含义。但并不妨碍这本书的价值,多角度解读说服的过程,大量案例也使得这本书信息量巨大。好书好书,就是看着费劲。
评分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因为学术性太强,读起来很吃力,没有做到晓畅明白。
评分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因为学术性太强,读起来很吃力,没有做到晓畅明白。
评分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因为学术性太强,读起来很吃力,没有做到晓畅明白。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