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达德利·安德鲁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高瑾
出版时间:2019-3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300367
丛书系列:培文·电影
图书标签:
  • 电影
  • 电影理论
  • 巴赞
  • 达德利·安德鲁
  • 电影是什么?
  • 2019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国
  • 电影
  • 文化
  • 艺术
  • 社会
  • 影像
  • 叙事
  • 导演
  • 观众
  • 表达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打开巴赞的问号,理解巴赞的思想;探索电影的艺术,反思电影的现象。

堪称解读名著《电影是什么?》的上佳读物

《电影是什么!》回应着巴赞的著名问题,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一个占据着压倒性优势地位的“电影观念”,无论电影承受着什么样的变化,这种独特的“观念”会一直指引着它。

本书对电影独特价值的分析不仅着眼于20世纪的电影历史,还着眼于我们当下的视听文化。它从影史中大师的佳构之中梳理出明晰的脉络,雄辩地证明了电影这个在1895年之前并不存在的事物的力量。

作者简介

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委员,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耶鲁大学电影与比较文学塞尔登·罗斯荣誉教授。获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法国文化艺术勋章、美国电影与传媒研究会授予的“杰出终生事业成就奖”,著有《主要电影理论》等多种著作。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言 001
前言 电影理论的目标 005
第一章 在世界中搜寻的摄影机
摄影机是否不可或缺? 023
《电影手册》原则 028
寻迹巴赞之迹 038
当下论争中的影像 047
第二章 对形式的发现
巴赞的先驱者们 064
历史熔炉中的纪录片 074
《电影手册》路线 081
在21世纪追寻电影 091
第三章 作为观众之探照灯的投影机
放映的力量 111
打开银幕的维度 117
作为门槛的景框 124
写出景框之外 140
第四章 电影主体/主题的演进
现代电影:经典与先锋之间 147
电影的本体发生论 164
演职员表和作者导演:改编的生态学 182
忠实:改编的经济 19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3.5;第一、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不太明白末章与全书的关系,整体结构与思路还需再捋捋清,加上文字的晦涩(或许也并不能完全怪翻译),相当费解,不过前两章的收获尚丰。以“巴赞对艺术/文化的整体观点是进化论”为论点,从影像巴赞的先驱者——“剪辑者”莱纳特与“分镜者”马尔罗入手,渐入“顿悟型本体论”;反复重申《手册》之“电影与真实有一种根本性的关联,而真实并不是那被再现的。”原则,论述银幕与真实的关联性与不可再现性,银幕是现实的负片(魅影),呈现/隐藏现实;阐述罗西里尼、雷乃、布列松对手册路线的贡献,盛赞《意大利之旅》表现“风景之下的历史积累”;分析对银幕的几种理解模式。对电视/电影的区别论述,对《四月三周又两天》《三峡好人》《堤》《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花样年华》的评析深得我心。

评分

摄影-剪辑-放映-主题,能看得见的是达德利安德鲁常见的四分法重读巴赞,就像是那本经典电影理论导论,适合部分读者。不能原谅的是就这么加一个顿号,不如改成《巴赞是什么!》或者是《手册派是什么!》之类的更贴切

评分

翻译一言难尽。

评分

以巴赞为主线以及相关的著作材料的梳理,让这本书跳跃性非常大。作者引述其他人的说法却完全不顾及他人概念,论证的前提,许多话语混淆在一起,并且没有一条完整的思路可以补充新材料带来的跳跃性。以至于把所谓电影理论分为“摄影镜头,剪辑,放映,主题”这样的章节,完全出于作者的经验之谈,整本书的论述也像是浮于表面的经验之谈,学别人说话。如果对其中任何一位理论通晓熟知,都能发现作者论述破绽非常多,只能当散文随笔来看。

评分

巴赞不是只有幼稚现实主义的一面,国内学者那套廉价且沾沾自喜的误读麻烦歇一歇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