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闺门

跨越闺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加】方秀洁
出品人:
页数:3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33276
丛书系列:文学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女性
  • 海外中国研究
  • 文学研究
  • 女性史
  • 明清
  • 文学史研究丛书
  • 清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女性成长
  • 婚姻情感
  • 家庭关系
  • 自我觉醒
  • 独立精神
  • 女性议题
  • 亲密关系
  • 社会变革
  • 心理成长
  • 人生选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对明清时期女性文本的研究,展示了闺阁之内女性经验的丰富性,以及闺门之外女性如何应对国家与社会的挑战。本书所收论文,展示了明清女性写作文类之多样,题材之丰富,如战争、行旅、疾病、爱情、友情、英雄主义、宗教,都在其列。所提出的论点挑战了对传统女性生活与能力的成见,为中国文学史开辟了新的批评空间,也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与社会提出新的角度。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绪论
——文本中有什么?妇女文集的重新发现与重新审视
方秀洁
一门内的世界
第一章书写与疾病
——明清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情境”
方秀洁
第二章哀哭
——明清时期女性悲情的表演
马兰安
二放开视野——女性与编辑工作
第三章重拾过往
——1636年至1941年间的女性编者和女性诗歌
魏爱莲
第四章看不见的手
——骆绮兰及其选集的背景
罗彬
第五章由私人生活到公众展演
——对清初女性吴宗爱的记忆建构与重写
华玮
三走出传统女性角色
第六章明清之际的女子诗词与性别界限李惠仪
第七章禅友
——17世纪中国闺秀与比丘尼之间的诗词交流
管佩达
第八章血债血偿
——女性弹词小说中的战争暴力与爱情隐喻
胡晓真
四个人与政治——回应现实世界
第九章闺秀与国家
——19世纪乱世中的女性写作
曼素恩
第十章想象历史和王朝
——福建闺秀之居家与羁旅李国彤
第十一章薛绍徽及其戊戌诗史钱南秀
结论
(一)明清中国统治阶级女性的文学创作以及 “小众文学”
(Minor Literature) 的出现
雷麦伦
(二)闺阁及其超越:明清女作家及其对 “小众文学”
(Minor Literature) 的思考 魏爱莲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中译本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是“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初步建成后一些论文的集子,其中两篇文章对我关注的问题比较有启发意义。 《书写与疾病——明清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情境”》 方秀洁 女性不仅将疾病变成她们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而且似乎还发展出一种将疾病与写诗联系在一起的书写模式...

评分

这本书是“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初步建成后一些论文的集子,其中两篇文章对我关注的问题比较有启发意义。 《书写与疾病——明清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情境”》 方秀洁 女性不仅将疾病变成她们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而且似乎还发展出一种将疾病与写诗联系在一起的书写模式...

评分

这本书是“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初步建成后一些论文的集子,其中两篇文章对我关注的问题比较有启发意义。 《书写与疾病——明清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情境”》 方秀洁 女性不仅将疾病变成她们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而且似乎还发展出一种将疾病与写诗联系在一起的书写模式...

评分

这本书是“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初步建成后一些论文的集子,其中两篇文章对我关注的问题比较有启发意义。 《书写与疾病——明清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情境”》 方秀洁 女性不仅将疾病变成她们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而且似乎还发展出一种将疾病与写诗联系在一起的书写模式...

评分

这本书是“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初步建成后一些论文的集子,其中两篇文章对我关注的问题比较有启发意义。 《书写与疾病——明清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情境”》 方秀洁 女性不仅将疾病变成她们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而且似乎还发展出一种将疾病与写诗联系在一起的书写模式...

用户评价

评分

方秀洁那篇远优于其他几篇

评分

对里面几篇文章非常感兴趣。接触海外汉学文本越多,越觉得自己太过于固步自封了,海外汉学家在某些点的抓取和方法的运用上真的让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评分

親試McGill University和哈佛燕京圖書館合建的數據庫,找到了我全網沒找到的《筆生花》。嗨森。以及,碼住《榴花夢》,好像有新世界的大門可以打開。

评分

补标

评分

资料这部分最有价值,整理和分析了各类女性创作文本的题材与类型。整本书建构在女性的创作是个体意识的觉醒这一基础和判断上,认为女性诗词中的风花雪月这类个人牢骚化的修辞,正是女性文学政治意义的一部分。这一判断是针对梁启超的,梁启超认为女性创作多属无病呻吟,应予以矫正,并为救亡图存的功利性目的服务。总体上,作者虽然使用着政治正确的激进修辞,却没有摆脱19世纪浪漫主义对女性的想象与讴歌。在漫长的帝国里,事实上只有臣民并没有个人,更没有什么公共意识,要在这份幽暗中辟出一块女性个体主义之光,只能是强行附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