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现象学家列维纳斯的代表作,是其前期思想的核心,对现象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本书中,列维纳斯把西方传统的存在论哲学视作一种总体哲学。这种哲学以作为总体的存在为最终的意义来源,抹杀作为个体的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充满了对于他者的暴力。与这种总体哲学相反,列维纳斯通过对面容的现象学分析表明,在面容中呈现出来的他人标志着绝对的外在性,是真正的无限,不可还原为内在性。他进而证明,自我与他人的伦理关联既先于自我与他人的存在关系,也先于自我与对象的存在关系。在此意义上,伦理学先于存在论。本书最终表明,自我与他人之间有着一种不可还原的非同一性,自我与他人的面对面是存在中的终极关系。因此,哲学必然是“多元论”的,世界的本原是多元,是每一个表达着的自我。这多元之间则通过作为主体性的善良而最终走向和平。
作者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生于立陶宛考纳斯,当代法国著名的犹太哲学家, 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伦理学家。他融汇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通过对传统认识论和存在论的批判,为西方哲学提供了思考异质、差异、他者性的重要路径,揭示了从伦理的维度重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其主要著作有:《从存在到存在者》《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时间与他者》《为他人的人道主义》等。
译者朱刚,1972年生,江苏宿迁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法国哲学和现象学。著有《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开端与未来——从现象学到解构》等,译有《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德里达著)等。
在鸡年和狗年春节衔接处写下列维纳斯的读后感,论外在性。 列维纳斯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存活下来并在现象学说中犀利的批判了海德格尔而不落口舌。他的“同一”是如何到达的?海德格尔和黑格尔的现象学说被政治家裁剪以利于统治的“正义”,也就是道德奠...
评分9月份我看到了此书的书讯,当时我的心情十分兴奋与讶异。这就像一个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样。因为在这之前,对于我这样一个守候故纸堆的人来说,我的愿望无非就是期待我欣赏的,喜爱的作品有中译本面世。那列维纳斯的全集是我最为期待的梦想。但这个梦是非常奢侈的,因为...
评分“和”(and - et - und) 作为题目既“和”又“不合”,这里暗示了自我中心的“整体”与从他者出发的“无限”,“自由”与“责任”,作为严格科学的形而上学和天启式元伦理学之间的张力。
评分在鸡年和狗年春节衔接处写下列维纳斯的读后感,论外在性。 列维纳斯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存活下来并在现象学说中犀利的批判了海德格尔而不落口舌。他的“同一”是如何到达的?海德格尔和黑格尔的现象学说被政治家裁剪以利于统治的“正义”,也就是道德奠...
评分2019#025.5 终于写完期末论文《面向他者的伦理学》的初稿,抬头看钟已经是凌晨2点了。毕竟已经打了6200个字,手已经瘫软,脑子已经转不动了。 就谢谢列维纳斯陪伴我走过的这个学期吧。他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哲学家了,从一定程度上他让我成为了更好的人。谢谢他带我看清了西方战争的形而上学根源,谢谢他教会我如何避免极权主义,尊重他人的他异性。他讲爱欲现象学很有趣,怼海德格尔怼得很欢。老列,晚安啦。
评分别跟我说你读懂了列维纳斯,我觉得拿列维纳斯的话片断性来支持自己的想法也是很幼稚的。列维纳斯把“自我”的范围定义为“同一在自我中的同一化”,很拗口吧,这是他一种固定语法。一个名词也要定义为“泛指,形而上学的过程,绝对定义”三个方面。其目的就是---一切都在我的支配之下。
评分这本书被翻译,且翻译的如此用心,是哲学书籍中译本历史中的大事件。天书般的风格,与犹太教结合的考察,既不同于鼻祖胡塞尔,也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密室系现象学者列维纳斯,带你用心考察关于爱的问题。
评分光为写本科毕业论文念了一部分已经快痛苦死了。。朱老师功德无量
评分莱维纳斯的文风就是想到哪写哪,美曰信手拈来行云流水其实神来鬼去不知所云。老师讳曰“九九归一”一以贯之,其实车轱辘话缺少条理。因为做了好几次报告所以强行梳理了文本。实在不堪卒读。把这些枝蔓芟除,实质性的论述并没有多少。其浩浩洋洋可谓之淫。 真是某种修辞术的典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