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与无限

总体与无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列维纳斯
出品人:
页数:340
译者:朱刚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7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72497
丛书系列:同文馆·哲学
图书标签:
  • 哲学
  • 列维纳斯
  • 现象学
  • 西方哲学
  • 法国
  • 伦理学
  • 工具书
  • 科普
  • 哲学
  • 思维
  • 无限
  • 整体
  • 存在
  • 宇宙
  • 系统
  • 认知
  • 时空
  • 统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著名现象学家列维纳斯的代表作,是其前期思想的核心,对现象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本书中,列维纳斯把西方传统的存在论哲学视作一种总体哲学。这种哲学以作为总体的存在为最终的意义来源,抹杀作为个体的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充满了对于他者的暴力。与这种总体哲学相反,列维纳斯通过对面容的现象学分析表明,在面容中呈现出来的他人标志着绝对的外在性,是真正的无限,不可还原为内在性。他进而证明,自我与他人的伦理关联既先于自我与他人的存在关系,也先于自我与对象的存在关系。在此意义上,伦理学先于存在论。本书最终表明,自我与他人之间有着一种不可还原的非同一性,自我与他人的面对面是存在中的终极关系。因此,哲学必然是“多元论”的,世界的本原是多元,是每一个表达着的自我。这多元之间则通过作为主体性的善良而最终走向和平。

作者简介

作者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生于立陶宛考纳斯,当代法国著名的犹太哲学家, 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伦理学家。他融汇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通过对传统认识论和存在论的批判,为西方哲学提供了思考异质、差异、他者性的重要路径,揭示了从伦理的维度重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其主要著作有:《从存在到存在者》《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时间与他者》《为他人的人道主义》等。

译者朱刚,1972年生,江苏宿迁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法国哲学和现象学。著有《本原与延异——德里达对本原形而上学的解构》《开端与未来——从现象学到解构》等,译有《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德里达著)等。

目录信息

总体与无限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同一与他者
第一章 形而上学与超越
第一节 对不可见者的欲望
第二节 总体的破裂
第三节 超越不是否定
第四节 形而上学先于存在论
第五节 作为无限观念的超越
第二章 分离与话语
第一节 非神论或意志
第二节 真理
第三节 话语
第四节 修辞与非正义
第五节 话语与伦理
第六节 形而上者与人
第七节 面对面,不可还原的关系
第三章 真理与正义
第一节 被质疑的自由
第二节 对自由的授权(l’investiture)或批判
第三节 真理预设正义
第四章 分离与绝对
第二部分 内在性与家政
第一章 分离作为生活
第一节 意向性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享用……(享受)。实现的观念
第三节 享受与独立
第四节 需要与身体性
第五节 作为自我之自我性的感受性
第六节 享受之自我既非生物学的亦非社会学的
第二章 享受与表象
第一节 表象与构造
第二节 享受与食物
第三节 元素与事物、用具
第四节 感性
第五节 元素的神秘格式
第三章 自我与依赖
第一节 快乐及其未来
第二节 对生活的爱
第三节 享受与分离
第四章 居所
第一节 居住
第二节 居住与女性
第三节 家与占有
第四节 占有与劳动
第五节 劳动、身体、意识
第六节 表象的自由与赠予
第五章 现象世界与表达
第一节 分离是一种家政
第二节 作品与表达
第三节 现象与存在
第三部分 面容与外在性
第一章 面容与感性
第二章 面容与伦理
第一节 面容与无限
第二节 面容与伦理
第三节 面容与理性
第四节 话语创建表示(含义)
第五节 语言与客观性
第六节 他人与诸他者
第七节 人之间的不对称性
第八节 意志与理性
第三章 伦理关系与时间
第一节 多元论与主体性
第二节 商业、历史关系与面容
第三节 意志与死亡
第四节 意志与时间:忍耐
第五节 意愿的真理
第四部分 超逾面容
第一章 爱的两可性
第二章 爱欲现象学
第三章 生育
第四章 爱欲中的主体性
第五章 超越与生育
第六章 子亲关系与兄弟关系(博爱)
第七章 时间的无限
结语
一、从相似到同一
二、存在是外在性
三、有限与无限
四、创造
五、外在性与语言
六、表达与形象
七、反对关于中性之物的哲学
八、主体性
九、主体性的维持——内在生活的现实和国家的现实——主体性的意义
十、超逾存在
十一、被授权的自由
十二、存在作为善良——自我——多元论——和平
术语对照表
专有名词对照表
译后记
附录 从“多元”到“无端”——理解列维纳斯哲学的一条线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和”(and - et - und) 作为题目既“和”又“不合”,这里暗示了自我中心的“整体”与从他者出发的“无限”,“自由”与“责任”,作为严格科学的形而上学和天启式元伦理学之间的张力。  

评分

当我端详着你的面容,我在思考坐在对面的你在想些什么?你的胳膊支着下巴,眼睛望向窗外,而窗外开始下起了小雨。这时你又望向了我,双眼比你的面容更赤裸,它没有太多目的,只是在那里透过空气与身体所固定的场所自我地表达着。于是我在你的身上便发现了一种无限,这无限并不...  

评分

“和”(and - et - und) 作为题目既“和”又“不合”,这里暗示了自我中心的“整体”与从他者出发的“无限”,“自由”与“责任”,作为严格科学的形而上学和天启式元伦理学之间的张力。  

评分

在鸡年和狗年春节衔接处写下列维纳斯的读后感,论外在性。 列维纳斯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存活下来并在现象学说中犀利的批判了海德格尔而不落口舌。他的“同一”是如何到达的?海德格尔和黑格尔的现象学说被政治家裁剪以利于统治的“正义”,也就是道德奠...  

评分

在鸡年和狗年春节衔接处写下列维纳斯的读后感,论外在性。 列维纳斯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存活下来并在现象学说中犀利的批判了海德格尔而不落口舌。他的“同一”是如何到达的?海德格尔和黑格尔的现象学说被政治家裁剪以利于统治的“正义”,也就是道德奠...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025.5 终于写完期末论文《面向他者的伦理学》的初稿,抬头看钟已经是凌晨2点了。毕竟已经打了6200个字,手已经瘫软,脑子已经转不动了。 就谢谢列维纳斯陪伴我走过的这个学期吧。他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哲学家了,从一定程度上他让我成为了更好的人。谢谢他带我看清了西方战争的形而上学根源,谢谢他教会我如何避免极权主义,尊重他人的他异性。他讲爱欲现象学很有趣,怼海德格尔怼得很欢。老列,晚安啦。

评分

如若咬文嚼字(在意逻辑或者翻译)那读起来的确如履泥潭;但如不求甚解、放开感受地将自己完全投入一种“面对面”的对话-----回忆奠基于这种自我向自身的返回,并好客地对外部以欢迎和敞开,那便真正能够处身进入了。自己这两三年,一直试图从内部掌握自己,把自己作为自我生产出来。但读这本书的过程,逐渐转向了从外部的同一性中掌握自己。于是,我从有一种“我在我的背后看到自己在行动”的总体感受,变为了一种侧视即一种外部视角从侧面横向地观看到“我在我的背后看到自己在行动”。

评分

我选择在今天读完这本书。不仅是因为《总体与无限》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两三本书之一,更因为这位经历过奥斯维辛的思想家比任何人、任何陶醉在共同体或理性的叙事的人都更尊重人性,现象学的“掩映”在面容处高升为黑夜中的孤星:向深埋在虚无中的我示意和诉说的温柔孤星。我没有办法写任何“推荐语”,因为《总体与无限》就是万中挑一的那种——会在无限的时间中反复被传颂的书中之书。

评分

字字玑珠。列维纳斯著作中翻译最好的一本。

评分

海德格尔式文风,好难读,有两部分蒙蔽跳了过去,看完再读勉强懂了。和卡夫卡有许多奇妙的共通之处,如对于语言的看法:存在者依靠语言才能通达显示为面容的绝对无限的他者,类似启示,语言在主体间性空间中艰难地加以扭结,此时语言具有神道的威力,所谓形式命题不过乃是附属品而已。/没想到对笛卡尔的再诠释能拿来质疑主体之确然性(及自由任意性),列维纳斯将我们带出确信为真的洞穴,真理有另一层含义:对存在的敬重,而理性自由奠基于此先在的结构中。/时间:针对牛顿的同质时间,强调内在性,前者往往和历史相关,因而将人送到普遍法则下缺席的审判,主体不能辩护(被审判的实际是作品),有一种多元时间模式。然而不止于此,针对海德格尔整体性的有限时间,生育为时间通往无限开辟道路。死不作为标志生的终结,而是邻近之威胁,蕴含着他者之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