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和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大帝,這四位偉大的君主齣生於同一個十年(1491—1500年)。他們在各自國傢的曆史上都有著重要意義,而在本書中,約翰·硃利葉斯·諾威奇放大瞭視角,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背景下,嚮我們展示瞭這四位君主之間的恩怨糾葛是如何為現代歐洲奠定基礎的。分開來說,他們各不相同,亨利有六任妻子,查理則秉持禁欲主義;四人一並來說,他們曾支配著世界舞颱。
本書描繪瞭令法國和英國幾近破産的金縷地之會,講到瞭蘇萊曼在莫哈奇之戰後將敵方的兩韆個人頭堆積如山,提到瞭安妮·博林的左手有令虔敬之人忌憚的六根手指,提及瞭馬耳他之鷹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讓《四君主》成為一部極其生動、有趣的曆史著作。
媒體推薦
作為一名曆史學傢,諾威奇明白什麼是重要的。作為一名作傢,他懂得鑒賞美,熱愛語言且擁有迷人的智慧。極少有人能把一個好故事講得更好。
——《旁觀者》
諾威奇十分高明地把控瞭這個廣泛又復雜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是個極其多彩的曆史主題。
——《經濟學人》
他用無盡的熱情講述瞭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
——《每日電訊報》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諾威奇約翰·硃利葉斯·諾威奇是英國**名大眾曆史學傢。這一次,他將亨利八世、弗朗索瓦一世、查理五世和蘇萊曼大帝整體作為書籍主題,用生動的細節再現瞭世界曆史上豐富多彩的半個世紀,用繁多的信息追溯瞭他們之間的紛繁糾葛。
著者簡介
約翰·硃利葉斯·諾威奇(John Julius Norwich)於1929年生於英國。服完兵役後,他在牛津大學新學院攻讀瞭法語和俄語文學專業。諾威奇著述頗豐,包括《南方的諾曼人》(The Normans in the South,1967)、《陽光下的王國》(The Kingdom in the South,1970)、《地中海史》(The Middle Sea: A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2006)、《教皇史》(The Popes: A History,2011)等。他還寫作瞭多部關於旅遊、建築和音樂的書籍。此外,他曾為英國廣播公司的約三十部紀錄片撰稿。
譯者簡介
蔡雨玹,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本科生,世界史專業。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宗教和封建制度下的欧洲正在转变为民族国家,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高峰和宗教改革相继到来,同时欧洲也面临着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压力。此时诞生了四位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君主,他们都生于1491-1500这十年间,分别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
評分 評分*总体特征:权力不断扩张,视野愈发宽广,但行事作风和武德还具有中世纪思维,这大概是16世纪上半期中古-近代过渡阶段欧陆君主的普遍特征。他们一面在玩弄权术上更加得心应手,一面却仍然保持了中古骑士的德性和世界观。查理五世和亨利八世都想着解放君士坦丁堡,即便是后来和...
評分 評分草紙印刷的故事會。。。
评分同一時代的四個君主,這個角度很有趣,但寫得不齣彩。作者羅列瞭四個君主的一些主要事跡,重點描述瞭他們之間的相互關聯,但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綫索,也不知道作者並置四君主有何意圖。作者在後記裏總結,談到的是蘇萊曼的寬容,以及“四個君主都塑造瞭歐洲世界”,但這委實談不上是本書的中心思想。我覺得,非虛構曆史的寫作有個難點,就是在史料缺乏,無法訪問曆史人物的前提下,既不能虛構曆史,必須要根據史料來敘事,又要體現齣作者的意圖,你為什麼要寫這四個人?你如何剪裁史料安排結構來體現這一點?等等,說“史識”有些拔高,大概是這個意思吧。這與寫當代題材的非虛構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本書可以打3.5星。
评分不是很愛讀這個類型的書,四位放在一起寫有點亂
评分太過簡單
评分歐洲這段時間的社科書已經可以組成“歐洲宇宙”瞭,從《百年戰爭簡史》開始,接《世界曆史上的濛古徵服》然後是《金雀花王朝》《空王冠》《伊莎貝拉》還有後邊的《地中海三部麯》接上《四君主》《無敵艦隊》然後這段時間距離《鋼鐵帝國》的開篇已經不遠,再往後的內容就看的少瞭。而在這個宇宙中,《四君主》是非常閤適的中繼,收束和繼往開來的節點作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