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的对象
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剖析关羽形象的变迁过程
………………
※内容简介※
《三国志》中的豪杰,为什么会被人们作为商业之神来崇拜呢?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的对象,本书试图分析关羽形象的这一变迁过程,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新尝试。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关羽作为商业之神受到华人的笃信和供奉。《三国志》中的武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信仰对象呢?对“义”和“信”的尊崇是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本书以此为线索,考察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关羽,及其在民众心目中成为“义”和“信”的象征的过程。
渡边义浩,1962 年生于东京。毕业于筑波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人类学研究科,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大东文化大学教授,专长为中国古代史。任日本三国志学会事务局长,致力于东汉国家与儒教的关系研究以及《后汉书》的翻译,并积极从事《三国志》的相关研究和普及工作。著有《东汉国家的统治与儒教》《三国政权结与“名士”》《后汉书全译》《诸葛孔明:虚像与实像》《儒教与中国:两千年正统思想的起源》《三国志》等。
中国文化中最有名的IP有两个: 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关二爷 尽管和那只一会儿和白晶晶谈恋爱,一会儿想要暴打师傅的猴子相比较,关羽这个名字似乎在现代影视中较少出现,偶尔出现的时候,也不是主角,比如《赤壁》这样的大片,当然了,马三立的相声中,那段著名的《关公战秦琼...
评分结语 《三国志》英雄关羽得到的评价,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很高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关羽十分傲慢且自尊心过强,由此导致失败,并为他未能完全发挥武勇的一生而感伤。但被陈寿称为“万人之敌”的武勇,在后世形成了传说。关羽凭借其武勇在唐代成为位于其战死之地的玉泉寺...
评分文|轻禅 《三国演义》看过好多遍,如此不厌其烦的看这部分电视剧,说起来还是因为其中的人物,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让人记忆犹新。对于关羽这个人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意失荆州之后他拔剑自刎。如此气场与决绝,让人感到悲壮之余,竟也让人生出几分敬重。这是演义里的关羽,真...
评分中国文化中最有名的IP有两个: 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关二爷 尽管和那只一会儿和白晶晶谈恋爱,一会儿想要暴打师傅的猴子相比较,关羽这个名字似乎在现代影视中较少出现,偶尔出现的时候,也不是主角,比如《赤壁》这样的大片,当然了,马三立的相声中,那段著名的《关公战秦琼...
评分1 “眉似卧蚕丹凤眼,面如重枣通红。钢刀偃月舞青龙,战袍穿绿锦,美号是髯公。”当看到这段描述,你大概已经猜出来了吧。没错,他就是关羽,被民间称为关公。 提起关公,想必大家不会太陌生,他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也是《三国演义》中的文学人物。他是忠义的最佳阐释...
200頁的書讀了那麼久,我感覺自己對不起關羽,爛桃花真是阻人進步。前面三國志和演義那部分,對於熟悉的人來說可能新意不大,但從關羽身後開始講述的其與晉商、政府、民間的關係。短小精悍卻很有價值。最後說一句,我是後浪的課金粉。
评分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的对象,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剖析关羽形象的变迁过程
评分从《三国志》中只有953个字传记的“壮缪候”,到宋明儒生心目中忠臣烈士的代表,再到《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深明大义的武神。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晋商、儒释道三教、汉族乃至异族统治者争相利用,民间社会、国家权力与宗教思想令人眼花缭乱的互动和角力被“关帝”展现得巨细靡遗、精彩纷呈
评分一本非常精彩的通俗性思想史和传播史读物,立足于《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不同文献的对比考证和谱系梳理,详细考察关羽从一个真实历史人物,到政权和民间共同推崇的财神、武神乃至全圣之人等信仰对象的演化历程。写作手法类似于彼得.伯克的《制造路易十四》,但比后者更浅显易懂。值得推荐。
评分下至洪兴的古惑仔,上至O记的大警司,为啥关公这么抢手,黑白两道都要拜他?黑社会没有告诉我,警察也没有告诉,偏偏这个日本人告诉了我。他将这红脸大汉的前世今生剖析得底裤都不剩:原来,关羽这种享两边香火的和稀泥作风,从千年前就开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