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觸摸的事物

我可以觸摸的事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美]華萊士·史蒂文斯
出品人:
頁數:407
译者:馬永波
出版時間:2018-8
價格:6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6048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詩歌
  • 華萊士·史蒂文斯
  • 詩集
  • 美國
  • 文學
  • 外國文學
  • 美國文學
  • 觸摸
  • 感知
  • 自然
  • 生活
  • 物品
  • 童年
  • 探索
  • 成長
  • 簡單
  • 真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美國普利策詩歌奬得主史蒂文斯最全麵的詩文集,

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傢馬永波十年精心譯作。

本書是國內迄今關於華萊士•史蒂文斯的最為全麵的詩文集。本書由詩歌、文論、隨筆、筆記、日記與書信五部分,以及作者年錶組成。第一輯“詩歌”富於形而上的思考,力求以審美代替信仰缺失留下的巨大空白。第二輯“文論”犀利深刻,且充滿詩人天然的敏感性,往往於不經意處透齣智慧的洞見。第三輯“隨筆”包括作者答媒體問和受奬詞等來自第一曆史現場的資料,闡釋瞭關於“現代性”等重要詩學問題的觀點。第四輯“筆記”是藝術性極強的一個部分,作者綺麗宏大的想象世界在這一輯中得以淋灕盡緻的體現。第五輯“書信”則主要收錄瞭作者寫給妻子艾爾西和卡洛斯•威廉斯等詩人的重要信件,給讀者提供瞭另一條瞭解史蒂文斯的途徑。

編輯推薦:

華萊士•史蒂文斯是美國著名現代主義詩人,有“詩人中的詩人”“批評傢的詩人”之譽。史蒂文斯的詩歌多以探討想象與詩歌的關係為主題,具有深沉的哲思;而史蒂文斯對詩論更有獨到的見解。本書收錄史蒂文斯80餘首詩歌、7篇詩論、40篇隨筆、10餘篇日記與書信。讓我們在史蒂文斯暢論詩歌與繪畫、哲學的關係中,在史蒂文斯寫給同時代詩人的日記和書信中,領略這位大詩人的連珠妙語,感受詩歌的獨特魅力。

媒體評論:

史蒂文斯是美國現代最優秀、最具代錶性的詩人。

——哈羅德•布魯姆 美國著名文學教授,美國“耶魯學派”批評傢

史蒂文斯在保羅•剋利和塞尚的作品中,看到瞭他如何成為現代主義詩人。

——海倫•文德勒 哈佛大學金斯利•伯特講座教授,美國政府人文領域最高奬國傢人文基金奬得主

追尋史蒂文斯詩裏的蛻變,可以發現史蒂文斯是顯著的“沒有信仰的詩人”,他大部分的詩,都是一種有關信仰的冥想和新的存在的理由的尋索,仿佛是一首龐大的“論詩藝”的詩,尋索和肯定地麵上的世界,肯定物之為物自身具足這個事實。

——葉維廉 中西比較詩學泰鬥級學者

著者簡介

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美國著名的現代主義詩人,有“詩人中的詩人”“批評傢的詩人”之譽。齣生於在賓夕法尼亞州裏丁,就讀於哈佛大學,後進入紐約大學,大部分生涯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保險公司度過。1955年,獲得美國普利策詩歌奬。代錶作有《詩集》(Collected Poems)、《冰淇淋皇帝》(The Emperor of Ice-Cream)、《必要的天使》(The Necessary Angel )等。

馬永波,1964年生,當代詩人,翻譯傢,文藝學博士後。20世紀80年代末緻力西方現當代文學翻譯與研究,係英美後現代主義詩歌主要翻譯傢和研究者。齣版譯著《約翰•阿什貝利詩選》《艾米•洛厄爾詩選》《惠特曼散文選》等。現任教於南京理工大學詩學研究中心。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最高虛構筆記: 詩
不是有關事物的思想而是事物本身
布蘭奇·麥卡锡
星期天早晨
彼得·昆士彈琴
銀耕童

十點鍾的幻滅
六幅有意味的風景
一座紀念碑的碑文
天堂之門的蠕蟲們
看一隻黑鳥的十三種方式
在卡羅萊納
粗俗的逸聞
壇子軼事
微不足道的裸體開始一次春天的航行
塔拉普薩的星星
來自西瓜棚的聖歌
這個三月的太陽
月亮的釋義
對單調的解剖
鞦的副歌
勇  士
基韋斯特的秩序觀
沒有天使的傍晚
讀  者
重述的羅曼司
嬰兒宮
詩是一種毀滅的力量
我們氣候的詩
紫光中的哈特福德
這杯水
混亂鑒賞傢
有船的風景
越來越不人性,哦野蠻的鬼魂
憑自身光綫閱讀的啓明星
運動中的混亂和不在運動中的混亂
飛行員的墜落
房子靜悄悄,世界平靜
來自沒藥山的晚歌
詞語造就的人
人扛東西
好人無形
紅  蕨
貓群覆蓋的群山
一個鄉村修女
巨大的紅衣人讀書
這大瀑布的孤獨
在對立的元素中
艱難時世
一個細節的過程
很多人在一條溪流中沐浴
一個老人入睡瞭
事物平凡的感覺
實用智慧的消遣
一個孩子睡在自己的生命中
去巴士的路上
當你離開房間
真實是最莊嚴的想象的運動
一個晴朗的日子沒有記憶
純粹的存在
第二輯 必要的天使: 文論
前  言
高貴的騎士和詞語的聲音
作為陽剛詩人的青春形象
三個理論片斷
關於瑪麗安妮·摩爾的一首詩
類比的效果
想象作為價值
詩歌與繪畫的關係
第三輯 真實的拓印: 隨筆
二月的一天
有關籬笆問題的社論
四種性格
關於《冰淇淋皇帝》
威廉姆斯
一份答捲
瑪莎·錢皮恩
一個要緊的詩人
紀念哈麗特·門羅
詩歌中的非理性因素
一份答捲
有關詩歌的一則筆記
嚮 T. S. 艾略特緻敬
有關讓·拉巴斯科的筆記
美國文學的形勢:七個問題
關於詩歌教授職位(備忘錄)
為《這是我最好的》(This Is My Best)所做的筆記
墓誌銘
塞繆爾·弗倫奇·莫爾斯《歲時》(Time of Year)序言
曾經有一隻母雞
典  禮
一份答捲
真實的拓印
嚮亨利·丘奇緻敬
塑造者
1948 年美國文學的狀況:七個問題
有關詩歌中意義的一點評論
馬塞爾?格羅邁爾
迴答一份問捲
萊昂—保爾?法爾格三件作品的意譯
美國詩歌協會金質奬章受奬詞
國傢圖書奬詩歌奬受奬詞
接受巴德學院榮譽學位的演說詞
兩三個觀念
哲學選集
有關《最美的片段》的筆記
拉烏爾·杜菲
給《紐約先鋒論壇報》書評版的自述
國傢圖書奬詩歌奬受奬詞
給索爾·貝婁《痛苦與所得》 的一個腳注
關於瓦爾特·惠特曼
第四輯 幾個有關美的主題: 筆記
無標題筆記(十四行詩的標題)
大  綱
箴  言
幾個有關美的主題
詩歌素材
第五輯 親愛的艾爾西: 日記與書信
1898 年 12 月 27 日
1900 年 6 月 15 日
1901 年 3 月 2 日
1902 年 8 月 10 日
1903 年 9 月 3 日
緻艾爾西·莫爾,1909 年 1 月 21 日
緻艾爾西·莫爾,1909 年 3 月 18 日
緻愛麗絲·科爾賓·亨德森,1922 年 3 月 27 日
緻愛麗絲·科爾賓·亨德森,1922 年 11 月 27 日
緻瑪麗安妮·摩爾,1925 年 11 月 19 日
緻羅納德·蘭尼·拉蒂默,1935 年 11 月 26 日
緻萊昂納多·C. 凡·蓋澤爾,1937 年 12 月 31 日
緻 C. L. 多特瑞,1941 年 11 月 24 日
緻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1942 年 1 月 22 日
緻珍妮·麥剋法蘭斯·通,1943 年 11 月 2 日
緻約瑟·羅德裏圭茲·費奧,1945 年 6 月 20 日
緻查爾斯·諾曼,1945 年 11 月 9 日
緻艾倫·退特,1948 年 4 月 6 日
緻托馬斯·麥格裏維,1948 年 12 月 8 日
緻芭芭拉·丘奇,1950 年 4 月 27 日
緻羅伯特·派剋,1954 年 12 月 28 日
緻塞繆爾·弗倫奇·莫爾斯,1955 年 7 月 5 日
收起全部↑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二十世纪的大诗人里,史蒂文斯的私人生活是最让人好奇的。 他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毕生关注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同时给自己的家庭挣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另一方面,他有意跟外界保持距离,决不允许别人打扰自己的生活。在晚年,他谢绝过哈佛大学聘请他当诗歌教授的邀请。当文学...  

評分

在图书馆,读了史蒂文斯几首诗,一篇文论,五篇随笔。 读他的文论(《作为阳刚诗人的青春形象》)令我昏昏欲睡,我既无法静心读懂他的诗歌哲学,也不能欣赏他的诗歌理论——“如果哲学家的结局是绝望,诗人的结局就是圆满。”——我无法理性地认同他这样的假设性设定,作为诗人...

評分

在图书馆,读了史蒂文斯几首诗,一篇文论,五篇随笔。 读他的文论(《作为阳刚诗人的青春形象》)令我昏昏欲睡,我既无法静心读懂他的诗歌哲学,也不能欣赏他的诗歌理论——“如果哲学家的结局是绝望,诗人的结局就是圆满。”——我无法理性地认同他这样的假设性设定,作为诗人...

評分

在史蒂文斯那里思想与情感始终是统一的,都处在一种平静的真理中,现实只是像夏天般揭开它们的帷幕,仅仅只是边缘,就已经了解了它的中心,它永远处在一种风平浪静中,一种生灭无常却被秩序所笼罩的轮回。 对于他,夏夜像一个完美的是思想。《房子静悄悄,世界平静》。史蒂文斯...  

評分

在图书馆,读了史蒂文斯几首诗,一篇文论,五篇随笔。 读他的文论(《作为阳刚诗人的青春形象》)令我昏昏欲睡,我既无法静心读懂他的诗歌哲学,也不能欣赏他的诗歌理论——“如果哲学家的结局是绝望,诗人的结局就是圆满。”——我无法理性地认同他这样的假设性设定,作为诗人...

用戶評價

评分

感謝某先生教我讀他

评分

史蒂文斯,一個為詩定義最多的詩人。今讀其《我可以觸摸的事物》,頌其詩,讀其文,方知詩何為神聖也。據說,每個人天生都會帶幾分神性的,故小時候通靈,各種超自然。後來於人事的紛雜中磨掉棱角,泯然眾人矣。偶爾寫點詩,溝通一下天地,觸動一下天機,積聚自然山川之力,和神討價還價。此詩之功用也。史蒂文斯一直認為詩歌是政治的反麵,隻有個人是詩歌的來源,作為個體他必須保持自由。又說詩人是天生的,不是造就的。即使是被造就也一定是齣生不久後被造就的。最有可能做到這點的人似乎是那種完美的正常造物,被詩歌所觸動的人,富有智慧的人,他的興趣和悲憫錶明詩歌於他是意義重大的。——而史蒂文斯就是這樣的詩人。

评分

全書分為五部分:1.詩,史蒂文斯的詩接近純詩,重點看他的意象和節奏;2.文論,全書最精彩的部分,詩歌評論還是詩人自己寫得好,大緻觀點圍繞想象與真實展開;3.隨筆,很雜,其中幾篇演講真好,關於詩歌的見解;4.筆記,簡短的句子,應該是思想的記錄,有些不錯;5.日記和書信,隨便看看就好瞭。這本書真好啊,閱讀摘抄瞭六韆多字!

评分

好書,雖然感覺密度不如瓦雷裏《文藝雜談》。而且思想連貫性不夠,能明顯感覺到作者思考與停止的節拍。但是卓越的詩人都會問鼎哲學。雖然哲學傢多少都會認為哲學與詩不能共存,雖然哲學也會被認為狂癲的一種形式。但是如史蒂文斯所言,如果我們的終極目的僅僅隻是在追逐一種相似性的話,那就太可怕瞭。不是因為這樣你看不到真實,而是你看到的是遍布的相似性。是不同的意誌讓我們悲觀讓我們創造,而不是相似性。

评分

寫詩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觀念,強大的觀念不需要麵麵俱到,也不需要成為一套理論體係,因為它本身足夠強大得使人自信,你會發現它不僅僅以一種詩歌實踐進行的,它是生命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