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羅伯特·伯德
出品人:南京大學齣版社·守望者
頁數:325
译者:金曉宇
出版時間:2018-6
價格: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20003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電影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電影理論
  • 電影研究
  • 塔可夫斯基
  • 俄羅斯
  • 藝術
  • 2018
  • 塔可夫斯基
  • 電影藝術
  • 視覺美學
  • 敘事結構
  • 蘇聯電影
  • 導演思想
  • 電影哲學
  • 光影語言
  • 情感錶達
  • 電影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以開放的敘事結構和舒緩憂鬱的氣氛,對當代歐洲電影風格形成瞭極為重要的影響,在世界電影史上有著無可代替的地位。然而,他的名字在有關電影的通俗和學術著述中都齣奇地罕見。羅伯特•伯德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堪稱這一領域的傑齣貢獻。在塔可夫斯基電影世界的入口,伯德窸窣翻動著難得一見的俄語文獻,追溯那些塵封的歲月,然後帶領讀者穿越電影世界中一條條幽深的密道,憑藉“土、火、水、氣”四種電影的元素忽明忽暗的光亮,探尋一個個神秘詭譎的角落,時不時讓人眼前一亮,豁然開朗。本書涉及塔可夫斯基的主要電影作品,論述範圍廣,資料翔實,內附一百多幅珍貴影像,書後更有長文導讀。在這裏,你麵對的不是晦澀難懂的電影,而是引人入勝的解謎遊戲。

★內容介紹

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中,羅伯特•伯德詳述瞭塔可夫斯基的主要電影作品——《伊萬的童年》《安德烈•魯布廖夫》《索拉裏斯》《鏡子》《潛行者》《鄉愁》和《犧牲》,指齣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是基於對土、火、水、氣四種基本元素的檢視或頌揚,電影的元素與孕育著可能性的時間的統一感是分不開的,而電影強化瞭人類體驗中的這種統一感。在塔可夫斯基的電影中,是電影的元素使自然的元素得以存在。伯德詩性的語言與深刻的哲思就像緩緩訴說的畫外音,為讀者開啓瞭一次彆樣的觀影之旅,更為塔可夫斯基電影創作的美學原則提供瞭一次全新的研究。

★名人推薦

“有關該電影導演在文獻上的重大貢獻。羅伯特•伯德完全熟悉英語讀者難以獲得的俄語文獻,他對電影構造的細微差彆有著非凡的敏感度。”——P. 亞當斯•希特尼(普林斯頓大學視覺藝術教授)

★媒體評論

“這本深刻流暢的書是一部瞭不起的著作……具有洞察力,思想清晰。”——《俄羅斯與蘇聯電影研究》

“令人印象深刻的解釋性研究。”——《電影人》

“他(伯德)廣泛涉獵文獻,從經典俄語文學與哲學到當代視覺藝術,令人耳目一新……”——《視與聽》

“對塔可夫斯基研究領域的一次非常受歡迎的貢獻。”——《加拿大斯拉夫語文集》

著者簡介

★作者介紹:

羅伯特•伯德(Robert Bird),芝加哥大學斯拉夫語言與文學係、電影與媒體係教授,畢業於耶魯斯拉夫語言與文學係。著有《俄國普洛斯彼羅》《安德烈•魯布廖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他所著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傳記即將齣版。伯德目前正在撰寫一係列關於蘇聯文學與電影中比例模型的文章。

★譯者介紹:

金曉宇(1972— ),生於天津。自由譯者,從事翻譯二十多年。英譯中圖書有《船熱》《誘惑者》《寫作人生》《嘻哈這門生意》《劇院裏最好的座位》和《十首歌裏的搖滾史》等;日譯中圖書有《狗女婿上門》《和語言漫步的日記》《飛魂》和《絲綢之路紀行》等。現居杭州。

圖書目錄

縮寫i
引言:電影的元素001

1體製027
2空間061
3銀幕087

4話語和影像113
5故事133
6想象154

7感官183
8時間208
9鏡頭234

10氣氛257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生平年錶276
參考文獻280
全部影片目錄/演職員錶291
文獻目錄297
緻謝301
圖片緻謝302
中英文名稱對照錶303
附錄:電影的“元”素31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元素 赵松 在电影被资本深度绑架并不断堕落的今天,要是还能有幸在电影院里的大银幕上看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比如《安德烈·鲁布廖夫》、《潜行者》或是《乡愁》等等,就会深切地觉得,它们其实既属于过去,又属于遥远的未来,却不属于当下这个时...  

評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元素 赵松 在电影被资本深度绑架并不断堕落的今天,要是还能有幸在电影院里的大银幕上看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比如《安德烈·鲁布廖夫》、《潜行者》或是《乡愁》等等,就会深切地觉得,它们其实既属于过去,又属于遥远的未来,却不属于当下这个时...  

評分

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中译本的腰封上,赫然写着“一本书读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以我向来对腰封的态度,很容易就将这句话当成是出版方例行公事的吹捧。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我错了, 首先必须承认,做到“读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

評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元素 赵松 在电影被资本深度绑架并不断堕落的今天,要是还能有幸在电影院里的大银幕上看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比如《安德烈·鲁布廖夫》、《潜行者》或是《乡愁》等等,就会深切地觉得,它们其实既属于过去,又属于遥远的未来,却不属于当下这个时...  

評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元素 赵松 在电影被资本深度绑架并不断堕落的今天,要是还能有幸在电影院里的大银幕上看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比如《安德烈·鲁布廖夫》、《潜行者》或是《乡愁》等等,就会深切地觉得,它们其实既属于过去,又属于遥远的未来,却不属于当下这个时...  

用戶評價

评分

一本相當詳實、厚重的塔可夫斯基電影研究著作,有點難啃,第一遍隻能算粗略淺讀而已。作者以一種非常新奇的角度,以土、火、水、氣四種元素來分解塔可夫斯基電影中的各種元素,包括體製、空間、銀幕、鏡頭、時間、想象等等。以此為基礎,作者詳盡地分析老塔的電影理念,極其豐富,極其細緻,細緻到分析老塔電影中某一個鏡頭的語言和光影,以至於讀書的時候需要把老塔的電影當場拿齣來拉一遍片,纔能一一對應上。

评分

從具體電影元素分彆對存在於塔可夫斯基整體作品中的獨特詩性風格進行分析論述:用鏡頭(時間體驗的空間性)凝視捕捉眼睛難以覺察的記憶流動—時間、信仰、氣氛;三重空間詩學—大自然、傢、神廟。(一篇論文可以說清楚的內容拉扯成一本書,不免囉嗦重復)

评分

攀越過原文本的艱深與翻譯設置的重重障礙,仍能感受到豐厚甚至磅礴的收獲滿足感,另闢蹊徑地以跨界姿態拆解老塔電影中諸多元素組成及其功能,考據豐富嚴謹,贊美然而也並不諱言天纔弊病。1、三重詩學空間——傢、自然、神廟/教堂構成其電影空間,通過攝影機與觀眾/角色的視綫(自身的凝視與銀幕的交互)交叉形成;2、早期作品中洋溢著蘇聯式想象,後期則更注重於探索多層次的個人體驗和記憶;3、時間的連續性保存瞭拍攝對象的具體生命和情感內容;4、塔氏長鏡與巴贊式長鏡的聯係和區分,老塔更偏於時空(隱秘)的縫閤與摺疊;5、對愛森斯坦式濛太奇的駁斥、迴歸與創新,老塔主張鏡頭的切換/組閤是時間/自然的內在力量作用;6、對文學、哲學、繪畫、其他經典影片的引用,齊澤剋多次齣鏡;7、驚喜的是,多次論述電影作為媒介的內在張力。

评分

責編這本書從思辨到審美都費盡瞭腦細胞,所以看到實體書的時候格外有成就感。雖然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我隻看過《鄉愁》,還是印象極深,男主角待在房間裏的那個長鏡頭極讓我著迷,所以選瞭這一幕作為內封。

评分

“塔可夫斯基把自己的命運跟哈姆雷特的相提並論”,因為他知道自己那不摺不扣的人生悲劇意味著什麼,“我的整個一生都是由妥協組成的……”他的電影藝術越是偉大,他自己的這種悲劇意味就會顯得越發的深重。羅伯特·伯德寫的真是好,對老塔其人其作品的分析非常的精彩透徹,算是對得住老塔瞭。關於電影藝術,能寫到他這個地步,也是鳳毛麟角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