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罗伯特·伯德
出品人: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页数:325
译者:金晓宇
出版时间:2018-6
价格: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000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影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电影理论
  • 电影研究
  • 塔可夫斯基
  • 俄罗斯
  • 艺术
  • 2018
  • 塔可夫斯基
  • 电影艺术
  • 视觉美学
  • 叙事结构
  • 苏联电影
  • 导演思想
  • 电影哲学
  • 光影语言
  • 情感表达
  • 电影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作品以开放的叙事结构和舒缓忧郁的气氛,对当代欧洲电影风格形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无可代替的地位。然而,他的名字在有关电影的通俗和学术著述中都出奇地罕见。罗伯特•伯德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堪称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在塔可夫斯基电影世界的入口,伯德窸窣翻动着难得一见的俄语文献,追溯那些尘封的岁月,然后带领读者穿越电影世界中一条条幽深的密道,凭借“土、火、水、气”四种电影的元素忽明忽暗的光亮,探寻一个个神秘诡谲的角落,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本书涉及塔可夫斯基的主要电影作品,论述范围广,资料翔实,内附一百多幅珍贵影像,书后更有长文导读。在这里,你面对的不是晦涩难懂的电影,而是引人入胜的解谜游戏。

★内容介绍

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中,罗伯特•伯德详述了塔可夫斯基的主要电影作品——《伊万的童年》《安德烈•鲁布廖夫》《索拉里斯》《镜子》《潜行者》《乡愁》和《牺牲》,指出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是基于对土、火、水、气四种基本元素的检视或颂扬,电影的元素与孕育着可能性的时间的统一感是分不开的,而电影强化了人类体验中的这种统一感。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是电影的元素使自然的元素得以存在。伯德诗性的语言与深刻的哲思就像缓缓诉说的画外音,为读者开启了一次别样的观影之旅,更为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的美学原则提供了一次全新的研究。

★名人推荐

“有关该电影导演在文献上的重大贡献。罗伯特•伯德完全熟悉英语读者难以获得的俄语文献,他对电影构造的细微差别有着非凡的敏感度。”——P. 亚当斯•希特尼(普林斯顿大学视觉艺术教授)

★媒体评论

“这本深刻流畅的书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具有洞察力,思想清晰。”——《俄罗斯与苏联电影研究》

“令人印象深刻的解释性研究。”——《电影人》

“他(伯德)广泛涉猎文献,从经典俄语文学与哲学到当代视觉艺术,令人耳目一新……”——《视与听》

“对塔可夫斯基研究领域的一次非常受欢迎的贡献。”——《加拿大斯拉夫语文集》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罗伯特•伯德(Robert Bird),芝加哥大学斯拉夫语言与文学系、电影与媒体系教授,毕业于耶鲁斯拉夫语言与文学系。著有《俄国普洛斯彼罗》《安德烈•鲁布廖夫》《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他所著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传记即将出版。伯德目前正在撰写一系列关于苏联文学与电影中比例模型的文章。

★译者介绍:

金晓宇(1972— ),生于天津。自由译者,从事翻译二十多年。英译中图书有《船热》《诱惑者》《写作人生》《嘻哈这门生意》《剧院里最好的座位》和《十首歌里的摇滚史》等;日译中图书有《狗女婿上门》《和语言漫步的日记》《飞魂》和《丝绸之路纪行》等。现居杭州。

目录信息

缩写i
引言:电影的元素001

1体制027
2空间061
3银幕087

4话语和影像113
5故事133
6想象154

7感官183
8时间208
9镜头234

10气氛257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生平年表276
参考文献280
全部影片目录/演职员表291
文献目录297
致谢301
图片致谢302
中英文名称对照表303
附录:电影的“元”素31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中译本的腰封上,赫然写着“一本书读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以我向来对腰封的态度,很容易就将这句话当成是出版方例行公事的吹捧。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我错了, 首先必须承认,做到“读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

评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元素 赵松 在电影被资本深度绑架并不断堕落的今天,要是还能有幸在电影院里的大银幕上看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比如《安德烈·鲁布廖夫》、《潜行者》或是《乡愁》等等,就会深切地觉得,它们其实既属于过去,又属于遥远的未来,却不属于当下这个时...  

评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元素 赵松 在电影被资本深度绑架并不断堕落的今天,要是还能有幸在电影院里的大银幕上看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比如《安德烈·鲁布廖夫》、《潜行者》或是《乡愁》等等,就会深切地觉得,它们其实既属于过去,又属于遥远的未来,却不属于当下这个时...  

评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元素 赵松 在电影被资本深度绑架并不断堕落的今天,要是还能有幸在电影院里的大银幕上看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比如《安德烈·鲁布廖夫》、《潜行者》或是《乡愁》等等,就会深切地觉得,它们其实既属于过去,又属于遥远的未来,却不属于当下这个时...  

评分

在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中译本的腰封上,赫然写着“一本书读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以我向来对腰封的态度,很容易就将这句话当成是出版方例行公事的吹捧。读完这本书,才知道我错了, 首先必须承认,做到“读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

用户评价

评分

用巴舍拉的論點套進塔可夫斯基,塔氏的感官性直根於蘇俄文化

评分

攀越过原文本的艰深与翻译设置的重重障碍,仍能感受到丰厚甚至磅礴的收获满足感,另辟蹊径地以跨界姿态拆解老塔电影中诸多元素组成及其功能,考据丰富严谨,赞美然而也并不讳言天才弊病。1、三重诗学空间——家、自然、神庙/教堂构成其电影空间,通过摄影机与观众/角色的视线(自身的凝视与银幕的交互)交叉形成;2、早期作品中洋溢着苏联式想象,后期则更注重于探索多层次的个人体验和记忆;3、时间的连续性保存了拍摄对象的具体生命和情感内容;4、塔氏长镜与巴赞式长镜的联系和区分,老塔更偏于时空(隐秘)的缝合与折叠;5、对爱森斯坦式蒙太奇的驳斥、回归与创新,老塔主张镜头的切换/组合是时间/自然的内在力量作用;6、对文学、哲学、绘画、其他经典影片的引用,齐泽克多次出镜;7、惊喜的是,多次论述电影作为媒介的内在张力。

评分

强硬撑着看了一半,生气了!冒火!翻译实在是烂烂烂...

评分

提供一种流于表面与杀死艺术之间的理论视野

评分

土火水气,空间与时间,体制内外,诗意与俳句,指出塔可夫斯基自己在《雕刻时光》中的妄自尊大,细致分析镜头语言、场面调度和音效,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塔氏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