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班

討論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 馬丁·海德格爾
出品人:
頁數:540
译者:王誌宏
出版時間:2018-5
價格:13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59876
叢書系列:海德格爾文集
圖書標籤:
  • 哲學
  • 海德格爾
  • 赫拉剋利特
  • *北京·商務印書館*
  • 西方哲學
  • 海德格爾文集
  • 文集第15捲
  • 德國
  • 討論班
  • 數學
  • 學術
  • 講座
  • 教育
  • 研討
  • 學習
  • 課程
  • 思維
  • 方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海德格爾全集》第15捲,是《全集》第一部分(生前齣版著作)中一捲以“討論班”(Seminare)命名的,其獨特之處在於討論班參與者對文本作齣的貢獻。在眾多的參與者之中,歐根•芬剋憑藉其對赫拉剋利特的闡釋而獲得瞭突齣的位置。讀者在這裏的對話中遇到的海德格爾是作為談話主持者和參與者的海德格爾,作為在“事情之權威(Autorität der Sache)”中的教授者與先行-學習者的海德格爾。這些記錄常常從參與者每次的討論中獲得其固有的生命力,這就是將討論班與講座課以及公開齣版的寫作區分開來的另一個文本特點。

全書主要收錄瞭三個討論班的材料:1、海德格爾與歐根•芬剋共同主持的1966/1967年鼕季學期討論班《赫拉剋利特》記錄,這個記錄稿最初由讓•波弗勒(Jean Beaufret)譯成法文齣版;2、海德格爾與法國友人共同主持的《四個討論班》(1966-1973年),首先也以法文版齣版的;3、《蘇黎世討論班》,是作者在蘇黎世大學做完報告之後的一次談話的報道(1951年11月6日)。

著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著名哲學傢,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錶之一。

譯者王誌宏,1973年生,200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齣版專著《事實性與時間》(雲南人民齣版社,2011),《悅學集》(雲南科技齣版社,2012),發錶論文30餘篇。曾翻譯譯著《存在的政治》(與人閤譯)《時間的政治》《現代性的睏境》《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以上商務印書館)《恐怖時代的哲學》(華夏齣版社)等。

譯者石磊,雲南昆明人,1991年生,同濟大學人文學院2016級博士生,目前在讀。發錶有:“現象學中的移情”(載於《哲學分析》),“論居住”(譯文,載於《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圖書目錄

馬丁·海德格爾-歐根·芬剋:赫拉剋利特
第一次:[討論班的]推進方式。——從殘篇64開始(相關殘篇:41,1,50,47)。
第二次:解釋學的循環。——[一]與:[一切]之間的關係(相關殘篇:1,7,80,10,29,30,41,53,90,100,102,108,144)。
第三次:[一切一整體][一切一存在者]。——對於殘篇7的不同解釋(相關殘篇67)。——[一切爬行者](殘篇11)。——季節的到時特徵(殘篇100)。
第四次:”[太陽],Ft光黑夜][界限]。(相關殘篇:94,120,99,3,6,57,106,123)。
第五次:一種思辨解釋的難題。:永遠的活火]和時間?(殘篇30)。
第六次:[火]和[一切](相關殘篇:30,124,66,76,31)。
第七次:闡釋者的差異:存在的真理(殘篇16)或者宇宙學的視角(殘篇64)。——赫拉剋利特和思想之實事。——尚未形而上學和不再形而上學。——黑格爾與古希臘的關係。——丌up6sTp。1Ta,[火的轉變]和破曉(相關殘篇:31,76)。
第八次:生與死的交錯(相關殘篇:76,36,77)。——凡人和諸神的關係(相關殘篇:62,67,88)。
第九次:不死者:終有一死者(殘篇62)。[唯一智慧](相關殘篇:32,90)。
第十次:諸神和凡人之間的持久敞開性(殘篇62)。黑格爾的“思辨”。——黑格爾和赫拉剋利特的關係。——生一死(相關殘篇:88,62)。
第十一次:黑格爾的“邏輯”。——“意識”和“此在”。——人之本質在光明和黑夜之間的位置(相關殘篇:26,10)。
第十二次:睡與夢。——[點燃、觸動]的模棱兩可(相關殘篇:26,99,55)。
第十三次:死亡關聯,等待-希望(相關殘篇:27,28)。——各種“對立”及其“轉變”(相關殘篇:111,126,8,48,51)。——結尾的問題:希臘人之為挑戰。
編者後記(弗裏德裏希一威廉姆·馮·海爾曼)
譯後記(王誌宏)
四個討論班
1966年勒·托爾討論班
1968年勒·托爾討論班
1969年勒·托爾討論班
1973年策林根討論班
補遺
思想的來源
巴門尼德·[渾圓的、不跳動的真理之心髒]
德譯者後記(1977年)
附錄
蘇黎世討論班
1951年11月6日的談話
本捲編者後記(庫爾特·奧赫瓦特)
譯後記(石磊)
中文版校者說明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發散思維大師,粉絲們速來膜拜

评分

德國哲學和赫拉剋利特哲學之間的特殊關聯和特殊淵源

评分

火是允許時間的時間本身

评分

“芬剋的赫拉剋利特闡釋從火走嚮邏各斯,而我(海德格爾)則從邏各斯走嚮火。” ——好吧,我更願意跟隨從火走嚮邏各斯之路。

评分

德國哲學和赫拉剋利特哲學之間的特殊關聯和特殊淵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