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修訂版)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美) 馬剋•捨恩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蔣宗強
出版時間:2018-1-15
價格:4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8361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個人管理
  • 心理
  • 焦慮
  • 馬剋·捨恩
  • 社會學
  • 社科
  • 生命科學
  • 生存本能
  • 心理陷阱
  • 自我認知
  • 行為模式
  • 進化錯配
  • 現代生活
  • 健康危機
  • 思維覺醒
  • 自我突破
  • 心理自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看這本書之前,請先想想你自己的生活。請問你是否很容易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而發脾氣?如果排隊時突然有人插隊,你是否會覺得很生氣?你是否一覺得飢餓或不安就立刻去找吃的?你是否無法自控地查看短信,或想著永遠也做不完的一堆事情,搞得自己身心俱疲,甚至幾乎崩潰?

在一個物質享受越來越多的世界中,我們的急躁、不適、焦慮和抑鬱也越來越嚴重。世界為我們提供瞭聯絡工具,卻導緻瞭一個悖論,即我們在技術上與外界建立瞭超強的聯絡,卻日益疏遠瞭我們的內心世界。

而我們在生活中應對挑戰的方式可能會誘發一些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這些很多都是人類過於敏感的生存本能導緻的。人類的生存本能與生俱來,那些在瞬間完成的生存反應力量強大,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行為模式、自我錶現方式、逆境處理模式、決策模式以及老化過程都具有很大影響。生存本能的主導,可能會導緻我們陷入一些不良的行為模式,從而對人體健康産生毀滅性的影響。但這些並非不可改變,通過引導人體體驗新的刺激,可以幫助它形成全新的、正常的神經網絡,我們也能由此重獲平和與安全感。

對於那些疲於應對現代生活、想在為時未晚之際找到解決辦法的人而言,本書不容錯過。

著者簡介

馬剋•捨恩(Marc Schoen)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執教課程涉及心身醫學、壓力環境下的行為決策與錶現等。除瞭為個人與組織提供私人診療服務以外,他還廣泛涉獵心理靈活性、堅韌性、催眠術以及行為錶現等方麵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電視、廣播、雜誌和報紙上得到瞭廣泛的報道。他現在居住於洛杉磯。

剋裏斯汀•洛貝格(Kristin Loberg)

職業作傢。參與寫作多本《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暢銷書,包括菲爾•托恩《第一誡》(Rule #1)和《投資迴收期》(Payback Time)、布倫達•沃森(Brenda Watson)的《35剋縴維食譜》(The Fiber 35 Diet)以及大衛•阿古斯博士(David B. Agus)的《疾病的終結》(The end of Illness)。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不適的本質
第1 章 21 世紀的生存者——將不適轉變為能量的新範式
第2章 舒適悖論——舒適世界中的不適
第3 章 平衡之道——平和與災難的微妙平衡
第4章 生存本能的位置——恐慌心理的生物學根源
第5 章 壞習慣的形成——迷戀階段、強迫階段和上癮階段
第6章 條件反射和習慣的起源
第7章 心理外化——物質享受的負麵作用
第二部分 生存的本質
第8 章 管理你的舒適區——15 個簡單的策略幫助你保持沉著冷靜
第9章 如何變“不適”為“舒適”——頑固的生存本能
第10 章 生存本能的作用——壓力下的決策藝術與錶現
結論
緻謝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不适的本质和生存的本质。分别讲述产生不适的原因和如何管理不适。核心内容:忍耐不适的能力于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对神经网络产生很大影响。 第一部分7章的核心观点包括:不适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产生不适感时,会形成一种新的神经...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不适的本质和生存的本质。分别讲述产生不适的原因和如何管理不适。核心内容:忍耐不适的能力于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对神经网络产生很大影响。 第一部分7章的核心观点包括:不适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产生不适感时,会形成一种新的神经...  

評分

1.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 2.珍惜和忍耐不完美;不要用外部标准衡量自我价值 3.限制感官通道感受到的刺激;减少同时刺激的感官数量 4.睡前让自己放松下来:听放松的音乐;早点睡觉。 5.学会放慢速度; 6.不要拖延; 7.不要强迫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8.接受不确定性; 9.戒掉容...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用即時滿足式的解決方案去安撫內心不適,從長遠來看會讓我們變得更加不適。 我們可以從3個層麵來理解這個結論: 日益敏感的生存本能,會對外界刺激形成過激反應,從而讓我們更容易産生焦慮、憤怒、恐慌等不適感; 一旦感到不適,我們就想通過即時滿足本能讓內心獲得舒適,但這會嬌慣生存本能,讓它變得更敏感、更容易被激發,陷入惡性循環; 當下的社會環境,每時每刻誘惑著我們“即時滿足”,讓我們更容易陷入上述惡性循環。

评分

一大半都在說原理,緩解方法說得比較淺顯,中心思想是要與焦慮共處,不是說讓你不舒服的都該被消滅,而是你是否可與之共處。痛苦難以避免,磨難可以選擇。

评分

以前心理學交我們如何擺脫焦慮獲得舒適,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隻需要掌握不適與舒適之間的平衡就好。

评分

簡明科普+積極心理,不簡潔

评分

2019年5月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