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

瀋從文的後半生(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張新穎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4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8-2
價格:CNY 6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6202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傳記
  • 瀋從文
  • 張新穎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文學
  • 理想國
  • 曆史
  • *上海三聯書店*
  • 瀋從文 生平 傳記 文學 曆史 人物 中國文學 後半生 增訂版 作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部“感動瀋從文傢人”的瀋從文傳記,一部令《活著》作者“感慨萬分”的人物傳記,一部獲得中國國傢圖書館“文津奬”的新經典傳記(增訂版)。

瀋從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訂版”,新增《瀋從文的後半生:這是什麼樣的故事》(絕境的故事,個人和時代關係的故事,創造力的故事,愛的故事,時間勝利的故事),並首次收入瀋從文作為“絕筆”的《一點記錄——給幾個熟人》。

瀋從文,生於1902年,逝於1988年。“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諾貝爾文學奬的有力的候選人。”不少人喜歡這樣的說法,以此來加重對瀋從文的崇仰和錶達遺憾。《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認為,這固然是個很大的遺憾,不過實在說來,獲奬與否並沒有多麼重要。重要的是,對瀋從文的認識,能走到多遠多深。1988年,遠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重新發現”瀋從文的工作仍將繼續……

從1948年始,瀋從文在時代大轉摺關口的精神危機和從崩潰中的恢復,成為他後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業的起點。《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這部著作由此起筆,沿著他生命的坎坷曆程,翔實敘述他的社會遭遇、個人選擇和內心生活,敘述他為始終不肯放棄的物質文化史和雜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齣。

《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這部傳記,特彆著力於呈現瀋從文後半生漫長而未曾間斷的精神活動。在時代的劇烈變動中,這種連續、細密、復雜的個人精神活動,清晰見證瞭一個弱小個人的全力掙紮,一個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顯現的強大勇氣和信心,一個“有情”的知識者對曆史文化長河的深沉而莊嚴的愛——一如他愛傢鄉的那條長河,曾經不知疲倦地抒寫那條河的故事,他的後半生甘受屈辱和艱難,不知疲倦地抒寫曆史文化長河的故事。

著者簡介

張新穎,1967年生於山東,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瀋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瀋從文九講》、《瀋從文與二十世紀中國》等;當代文學批評集《棲居與遊牧之地》、《雙重見證》、《無能文學的力量》、《置身其中》、《斜行綫》等;隨筆集《迷戀記》、《此生》、《有情》、《風吹小集》、《讀書這麼好的事》等。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文學評論傢奬(2006年)、第一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傢奬(2008年)、第六屆魯迅文學奬(2014年)、第十屆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2015年)等多種奬項。

圖書目錄

[題記] 萬韆人在曆史中而動……
[說明]
[上部] 1948—1965
第一章 轉摺關口的精神危機和從崩潰中的恢復
一、恢復“年青”,“重新安排”
二、“癡人”之“夢”,“收拾殘破”
三、“紅綠燈”,“我們一代若乾人必然結果”
四、神經已發展到“最高點”上,“不毀也會瘋去”
五、“悲劇轉入謐靜”,“大悲”
六、“把一隻大而且舊的船作調頭努力”
七、理解“囈語狂言”,理解“恢復”和“重鑄我”
八、為什麼選擇曆史文物研究

第二章 革命大學
一、“理論測驗在丙丁之間,且不會扭秧歌”
二、《老同誌》
三、“提一提莫作踐瘋人,就很好瞭”

第三章 “明白生命的隔絕,理解之無可望”
一、“因為明白生命的隔絕,理解之無可望”
二、“時代十分活潑,文壇實在太呆闆!”
三、三兄弟

第四章 川行土改:“群”、“單獨”的生命、“有情”的傳統
一、到“群”裏去
二、自己想寫的作品,想做的研究
三、對存在有瞭理會,對人生有瞭理會
四、生日
五、時代的鑼鼓聲,被土地的平靜所吸收
六、用溫習舊年來過舊年
七、“有情”的傳統
八、尾聲

第五章 雜亂的工作,紛擾的事
一、搬傢、檢查
二、一個解說員和一個參觀者的故事
三、“外行”之“雜”
四、跛者不忘履
五、調動而未動

第六章 行行重行行
一、濟南:“沒有人知道我是乾什麼的,我自己倒知道”
二、南京、蘇州:“三姑爺來瞭!”
三、上海:“天不變,地不變,陳蘊珍可愛處也不會大變”
四、長沙:“除看《三裏灣》也看看《湘行散記》”
五、湘西:“許多都像變瞭又像不變”
六、上海: 黃浦江裏的艒艒船

第七章 “老去”的文學,“不算是學問”的學問
一、“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瞭”
二、長子被劃成“右派”,“心中十分難過”
三、“不算是學問”的學問,“生命力還充沛的一種象徵”

第八章 “好辛苦的戰鬥”和“抽象的抒情”
一、長篇寫作計劃的實施,老和病
二、服裝史計劃的開始
三、九妹
四、汪曾祺:“至少還有兩個讀者”
五、《抽象的抒情》
六、昧於“大時代”,執迷“小煩瑣”
七、江西行(一):“白頭學作詩”
八、江西行(二):設想一部生活迴憶錄
九、人與事
十、隔世

第九章 大動蕩前:“臨深履薄,深懷憂懼”
一、“一行行看下去,一字字改下去”
二、“無聊”及其轉嚮
三、《中國古代服飾資料》
四、“臨深履薄,深懷憂懼”

[下部] 1966—1988

第十章 大字報、檢查交代、抄傢、批判會
一、大字報
二、檢查交代
三、抄傢
四、批判會

第十一章 “連根拔除”前的日子
一、傢人各有其難
二、“總得要個非黨對立麵”
三、“白日驚沙迷眼前”
四、“解放”
五、告彆
六、“連根拔除”

第十二章 湖北乾校:遷移無定中“麻醉”痛苦、抵抗愚蠢
一、452高地
二、遷移雙溪
三、文化史與詩
四、請求和答復,暴雨襲擊下的屋子
五、“改業”之思、重病住院、申請
六、貧農大院的小房間和紙上的六十個展櫃
七、丹江

第十三章 “還得好好活在人間”
一、“不升天,不下地,還得好好活在人間”
二、“還有人記得我們啊!”
三、“令人痛苦”
四、改善
五、生活中添瞭些活潑氣氛
六、著急

第十四章 以“忘我”來恢復人的“潛伏能力”
一、“小處”和“大處”
二、南方之旅
三、有忙不完的事是“幸運”
四、傷害
五、以“忘我”來恢復人的“潛伏能力”
六、舊人舊事新識
七、漸行漸遠
八、避震南行

第十五章 “齣土”時期
一、“穩住自己”
二、離開博物館,調入社科院
三、往來
四、擔心
五、齣版、住房
六、費解
七、“我總算活過來瞭”

第十六章 “一個健康的選擇”之後
一、美國的講演
二、他鄉舊友新知
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四、張兆和的工作
五、八十歲的驚喜

第十七章 生命的完成
一、猶及迴鄉聽楚聲
二、日本之行
三、病
四、想象中的電影
五、小房間裏的來客
六、老淚
七、最後的文字,最後的話
八、告彆
九、逐漸完整起來的瀋從文世界
十、張兆和

[附錄一] 死亡的誘惑,求生的掙紮:瀋從文作為“絕筆”的《一點記錄——給幾個熟人》

[附錄二] 瀋從文的後半生:這是什麼樣的故事

主要參考書目

初版後記

增訂版後記

[影像] 瀋從文走過的路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1956年底沈从文在上海出差时画的速写。外白渡桥上人潮汹涌,“是红旗的海,歌声的海,锣鼓的海”,而远远的江面上停着一艘小小的舢板,上面的人兀自不醒。沈从文后来记录,舢板上的人被吵醒后,也只是自顾自拿网兜捞鱼虾。他感慨道:“虽那么小,那么跳动—...  

評分

評分

对时间的感觉与思考蔓延在沈从文的文字中,而我相信,任何对于自我生命状态有所觉察的人,其思考最终会落脚于时间的维度,因为,存在像寄居蟹一般占据着时间之壳。 缭绕于死亡、循环、永生的话语,都源自时间这一终极问题所引发的焦虑感。死亡是托尔斯泰或者福克纳的命题,幼...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似乎隻是摘編瞭瀋從文的文字,但自有一股力量拉住讀者,好看!

评分

瀋老告訴我,自由就是自己給自己的活著找理由。

评分

一個天性敏感而又與周遭思潮格格不入的人,到底應該怎麼麵對自己的生活?自殺是一個重要的點,而後居然,居然從中完成瞭自我。不能說這是那段曆史的原因——更多人被摧毀被撕碎就再也無法發齣自己的聲音。隻能說,他在艱難睏苦之中發掘齣瞭自己的源泉。瓶瓶罐罐花花鳥鳥,寄托的正是他曾在湘西人物曆史中的一片深情。活得愈老愈通透,不但見於初始的心誌之堅,而且見於八十年代後的澹泊心境。

评分

這本書會成為我今後人生的一個支柱。真好。一個人如何自我拯救?以沉浸和專注去抵禦時代的荒謬與虛無,以豐沛的感情去感受與錶達,以務實的行動力去嘗試和創造。

评分

可以說研究者不低於被研究者。 在現代文學領域狐假虎威、招搖撞騙的人不少, 張新穎是清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