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傅斯年 王汎森 傳記 思想史 知識分子 近代史 曆史 學術史
发表于2025-05-29
傅斯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那是一個解放的時代,那是一個失範的時代;那是一個充滿著無限可能的時代,那是一個讓人無所適從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將一代知識分子陷入瞭種種的兩難。傅斯年便是身處其中的個體。
作為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學者、政治傢、社會批評傢以及學界領袖的傅斯年,是20世紀中國最有影響、色彩最 豐富的人物之一。作者利用颱灣史語所珍貴的“傅斯年檔案”和《傅斯年全集》等第一手材料深入研究,在整個時代思想、學術的脈絡下看傅斯年的人生道路,更是藉由傅斯年一窺一代知識人的思想、心態的起伏變化,以求將傅斯年的個案帶到中國現代思想史中兩個更廣泛的主題上來,即五四青年的文化反傳統主義的産生和發展,以及在中國建立一個學術社會進程中的成功與挫摺。
增訂本新增附錄一篇,討論192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論爭。
王汎森(1958— ),曆史學傢,颱灣中研院院士。曾任曆史語言研究所所長(2003—2009) ,特聘研究員。颱灣雲林人。就讀於颱灣大學曆史係、曆史研究所。 1993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同時升任史語所副研究員、研究員任教於颱大曆史係及颱灣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主要從事思想史、學術史及史學史研究。
23)在動蕩不安、劇烈變化的時代,一個思考者總是在理想信念與現實睏境的撕扯中艱難掙紮。傅斯年正是“五四青年”在中國近代曆史與政治中,自我掙紮與撕扯的典型案例。王汎森寫道:在愛國主義名義下,一個民族主義者可能在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之間、在右翼狂熱主義與左翼極端主義之間搖擺不定。在難以預料的巨變激流之下,對這樣的民族主義者而言,愛國主義永遠是終極動力。 貫穿於傅斯年一生的思想曆程尤其如此。齣生於最保守的地區,受到特彆傳統的教育,他被期望成為傳統學術的薪火傳人。傅斯年1918年令人驚訝地轉嚮新文化運動…… 在傅斯年的晚年,他反思“五四”,反思所有曾經批判和相信的理念,這正是時代巨變帶給一個個體生命的撕扯。 我嚮來認為,隻有那些經曆過無數次自我撕扯和掙紮,不斷根據思考進行自我更新的人,纔值得尊敬
評分本書很好體現瞭王汎森學問傢的特色,還不像後期作品那樣炫技式地跨學科雜耍。他把傅斯年放在“後傳統”、“後科舉”、“後古史辨”的時代下來討論。通過傅斯年看這一代知識人的思想、心態的起伏變化。那一代知識分子常常陷入所謂的“兩難”中,這種“兩難”的主要來源是由於傅斯年這一代人正處於一個傳統秩序全麵崩潰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中,舊的規範已經失去瞭約束力,但新的規範和倫理尚未建立。這樣的時代既是解放的時代也是無所適從的時代,各種論述在爭奪話語場,企圖成為領導性論述並獲取群聚效應,從而建立新秩序。那麼,為何鬍、傅等人會使實證色彩的曆史考證派成為文化界的一時主流?一方麵是與西方的科學精神接榫,另一麵也是受清學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在後傳統時代,人們心中急切地想掌握客觀而確定之物,拒絕韋伯般充滿問題和緊張的體係。
評分二十世紀真是人類曆史上最為復雜的一個世紀,任何一個個體都需要經過兩個世紀以上的意識交叉,文明消受,苦難曆練。一些重大事件還未來得及光芒的全然釋放,另一個重大事件又隨之應運而來,讓後來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評分男神的書,自然是齣版便購藏
評分各個部分處理都遊刃有餘,清晰,流暢,優美,思考近代史的脈絡很有餘氏特色。有點牽扯到最近思考,西方似乎也極少進入並真正理解東方的思維世界。也許,多元、自由、平等的踐行與個體的經曆、智識和所受教育有更大關係。
编者按 12月6日,常识报刊亭邀请到四川大学郭书愚教授与彭志远同学与我们共同阅读《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期望能重拾这位曾被刻意遗忘的,立志“归骨于田横之岛”的史人。 今天是傅斯年先生逝世六十五周年的日子,我们将主讲人彭志远同学的讲稿原文分享在...
評分话说,三十年前,毛主席还是个图书管理员,受五四文化影响,来到北京。 这时的傅斯年,已经是知名学生运动的领袖,而且并非不学无术,学业也非常好。 毛崇拜傅斯年,可惜傅斯年太忙,没时间和这个湖南佬聊国家,世界,哲学和未来。 两个人的命运就此错开。 傅斯年来自孔孟之乡...
評分 評分 評分去年端午渡口书店放了一次中研院史语所的纪录片我才第一次知道傅斯年的名字。片子讲成立于1928年的史语所因时代动荡,历九次迁徙,最终于1954年定址台北南港。 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筹设全国性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请当时的大学学院院长蔡元培兼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傅斯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