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贡布罗维奇 小说 波兰 波兰文学 文学 外国小说 长篇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发表于2025-02-02
费尔迪杜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二十世纪荒诞文学经典名著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成名作
写作就是艺术家为了自己的个性和荣誉跟大众进行的一场战斗。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
三十岁的尤瑟夫从睡梦中惊醒,知道这又是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的一天。然而,他看见“自己”就在对面站着。 愤怒的尤瑟夫拿出纸笔,决心创造出真正的自己。平科教授来访,在谈话间,尤瑟夫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小,平科教授则越来越大,最终尤瑟夫变成了十几岁的少年,被平科教授重新带回学校,历经一番“奇遇”:与顽劣的同学一起学拉丁文,一起追求新潮女孩祖塔,一起逃离城市、逃向田野,却又落入庄园主姨父的魔掌。尤瑟夫领悟到,想把自己变幼稚化的,不仅仅是平科教授……
——————
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米兰•昆德拉
贡布罗维奇是博尔赫斯的对立面,是波拉尼奥的教父。谁会想到一个波兰移民会成为一位如此卓越的拉美作家呢?
——依兰•斯塔文斯(拉美文学教授)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Witold Gombrowicz, 1904-1969),波兰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被米兰•昆德拉誉为“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卡夫卡、穆齐尔、布鲁赫并称为“中欧四杰”。
贡布罗维奇出生于波兰,曾在华沙大学学习法学,后赴法国深造两年。1939年横渡大西洋到阿根廷后,适逢二战爆发,滞留南美达二十四年之久。1963年获得福特基金会全年奖金,在柏林逗留。1964年,他到法国南部的旺斯定居,1967年获得国际文学奖。1969年7月24日,贡布罗维奇在旺斯辞世。
贡布罗维奇用母语写作,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由于他不接受二战后的政治体系,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不得在波兰出版,直到1986年,波兰才开始出版了他的作品。
在我生命的中途我进入了一座幽暗的森林。更糟糕的是这座森林苍翠碧绿。
评分贡布罗维奇刻画了一个滑稽却不低俗、冷漠却不自私、叛逆却不偏激、精明却不世俗的男孩,借助于这个不成熟与成熟之间的视角,捕捉生活中形形色色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物,用滑稽可笑、荒谬绝伦的语言表现出来,把严肃的人生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杂在一起。这种在语言运用上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在遣词造句粗俗,尽用些空洞无物、既不连贯又晦涩难懂或毫无意义乃至看似用词不当不太通顺的词句,竟然起到了剥落下现实世界“模式”化媚态的作用。而今天随处可见一本正经的废话连篇、矫揉造作与喋喋不休,他们带给我们的启发却甚至不会比一个小孩不经意地、异想天开地提问更多……有趣的是,在我写下这段评论的同时发现,它也在针对我自己。
评分大疯B最真情实感的一次 “我们的生命力是一种永恒的不成熟性”
评分已购。出版于1937年的成名作,早期的作品,能看出贡布罗维奇那时创作的热情,都融到荒诞跳脱的故事中去了。到了后来,《色》里面,明显沉淀了下来。嗯,已翻译成中文的贡小说中,只剩他的处女作《巴卡卡伊大街》未读,不知塞在哪里了,目前最喜欢《色》,找机会把《宇宙》寻出来重读。
评分太过私人话语了,开始觉得有趣的东西经过繁复的实验性文字与过激的情感发泄后显得莽撞,无尽的讽刺还是会招致厌倦。总的来说还是喜欢的,但让人不喜欢的原因也很明确了。
以叛逆的姿态进入文坛,将游戏性与实验性作为鲜明特征,贡布罗维奇在他自创词《费尔迪杜凯》的语境下完成了对现实夸张的涂饰,情节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单纯的匣子,一个个有棱有角的匣子里装满了即将溢出了的惊奇和混乱,一种看似十分锐利的对立实则是一团混乱的对抗。 一个总...
评分 评分作者:曾园 当人们去读一本日记时可能就具备了敏锐的目光——在一本日记中,作家和读者进行了没有任何隔阂的交流。1953年,滞留阿根廷14年的波兰小说家维托德·贡布罗维奇可能正是怀着这个信念,也许还带着绝望的心情开始写他的日记。日记的内容主要是陈述他的立场,一番关于...
评分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这个问题根本没办法回答。因为我可以说没怎么“看懂”。而问题是作品行文又没什么隐晦难懂之处。也只有承认自我水平有限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康斯坦丁姨父在谈到敏透斯与小厮结交时,起先认为是“男色”反而不仅不介意,还摆出一种“从饭店堂...
评分以叛逆的姿态进入文坛,将游戏性与实验性作为鲜明特征,贡布罗维奇在他自创词《费尔迪杜凯》的语境下完成了对现实夸张的涂饰,情节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单纯的匣子,一个个有棱有角的匣子里装满了即将溢出了的惊奇和混乱,一种看似十分锐利的对立实则是一团混乱的对抗。 一个总...
费尔迪杜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