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豚出版社
作者:沈昌文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5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021328
丛书系列:海豚社小精装系列
图书标签:
  • 沈昌文
  • 回忆录
  • 海豚出版社
  • 随笔
  • 出版
  • 散文
  • 文化
  • 散文随笔
  • 哲学
  • 情感
  • 人生
  • 散文
  • 思考
  • 心境
  • 宁静
  • 成长
  • 感悟
  • 自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过书,他成为中国大陆文化界的重要推手;透过他,可以看懂中国大陆六十年来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的变化。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著名出版家、文化人沈昌文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部回忆录。该书详细地记录了沈昌文如何从上海银楼里一个初中都没有读完的“小伙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各种机遇,而一步步地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和《读书》杂志主编,以及退休后的生活与出版活动。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同时,它也可看作是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个缩影。书中披露了当代出版史上不少不为人知的细节,具有丰富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沈昌文,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1996年1月退休。著有《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知道》,译作有《控诉法西斯》、《列宁对全世界妇女的遗教》、《阿多拉茨基选集》(部分)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二十年上海生活
3.“棚户”里的“小赤佬”
9.“银楼”里的小伙计
12.成为了小“仆欧”
15.地下共产党的小崇拜者
19.漫无目标的自学生涯
22.对文化的兴趣和妄图钻进三联书店
25.当年的三联书店
30.冒牌大学生
36.在上海二十年生活的回顾
第二章 从校对开始的翻身
41. 四十个月的校对生涯
44.阶级斗争和健康斗争的第一课
48.翻身记
52.“名存实亡”的三联书店
58.“急用先学”和得遇明师
63.在反右派风暴里的自我丑化
67.炼钢战士和话剧明星
72.为“反修”作后勤
78.开始结识“废物”
第三章 文革中的记忆
85.印象深刻的“夫人同志”
88.想不到火会烧到自己身上
91.想办法活下去
95.到农村去
98. 回京,混入“批林批孔”的革命队伍
103.斗批作者——“文革”中的一大快事
105.稿费——文革期间的一大纠纷
107.“文革”中某些书的殊荣
109.林彪事件的影响
第四章 “二主”之下的一把手
113.新领域里“二主”下的一仆
116.党支部书记、一把手……
118.大胆的举措
122.《读书无禁区》及以后
129.“哪壶水不开提哪壶”和“跪着造反”
133.厚积薄发,行而有文
144.无能,无为,无我
151.来自上层不知因由的关照
154.范用所提的“自治”
157.竭诚为读者服务
第五章 十年总经理
163.恢复三联书店
168.五朵金花
172.知青政策的因祸得福
174.办公室里的红烧肉
176.往海外开拓
185.“向后看”
191.台湾这块“试验田”
196.朱枫的故事
198.《文化:中国与世界》
201.在外地的开拓
204.盖大楼,找接班
第六章 “退休”后的天地
211.最后的恩怨
213.“将错就错”的牺牲品
216.恢复光明以后
219.“新世纪万有文库”
222.新《万象》
227.“书趣文丛”和《吕叔湘全集》
230.不良于行而工于“跃”的郝明义
233.朱德庸和几米
第七章 “脉望”的故事
237.嗜“臭”成癖,喜“肥”成性
240.为兴趣而读书
242.邓丽君和季姐
245.在“潜水”中讨生活
248.防止“被遗弃”
250.茶余饭后逛北京
252.与老人惜别
结 语
257. 天天还在想“知道”
后 记
261. 秘书、书房与气功——沈昌文访问记
附 录
291 附录一:关于改进人民出版社工作状况的报告
299. 附录二:胡愈之:关于创议兴办“群言堂”的一封信
304. 附录三:沈昌文生平及相关历史、出版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林颐 “无能无为无我”,这是知名文化刊物《读书》的办刊宗旨。笔者近日阅读沈昌文自传《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由感慨,这六个字,用来概括沈昌文这位《读书》前掌门人的人生经历,似乎也颇妥帖。 沈昌文是世家出身,可惜到他这一辈儿已经败落了,幼年失怙,全家蜗居棚户区...  

评分

沈昌文将自己的回忆录名为《也无风雨也无晴》,撷自苏轼的《定风波》,东坡原为豁达语,沈昌文自然是极认同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前半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这才是题眼所在,回首、萧瑟、归去,方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事实上,在回首之前,早已饱尝风吹和雨...  

评分

沈昌文先生今年83岁了,早就到了写回忆录的年纪。他八十大寿时出了本《八十溯往》,收了一些零散的回忆文章,被人讥讽“寿多则辱”;次年台湾大块文化就出了这本《也无风雨也无晴》,今年有了布面精装的海豚版。 书封是孔雀蓝,当中有老沈的漫画小人像,背着双肩包,手拎两捆...  

评分

为什么给一星? 那是因为读完之后,对曾经的老师口里的出版业的前辈、祖师爷、巨擘沈昌文先生,人生旅程很成功,可以说从一个小瘪三自学成才成为了一个高级干部,名利双收。这种奋斗历程,可以说算是成功学的样板,当今的奋斗青年,想成功,我觉得读读这本书,远胜一吨毒鸡汤!...

评分

《也无风雨也无晴》,捧在手中厚实的一本,其中承载的也是厚重的历史。书中记录的不只是沈昌文老先生一个人的回忆,也是一部中国的近代史,更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里面是中国式小人物在历史浪潮中的起伏兴衰,更是整个时代的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号。 在上...  

用户评价

评分

果然比之前那个日本人写的好。大概是这本书里有感情。作者是彻底的实用主义,从小家境不好,似乎一生都在为过好日子挣扎。我的确有点失望,因为没有看到他对书的热爱。不过生活所迫,他能这样也很好了。还提了一句他的初恋,喜爱艺术的女孩子,可惜早逝。

评分

沈昌文,这个名字最早还是在《城市画报》里看过,这本书算是他的自传吧,就好像《行者思之》算是一个人的法制史一样,这本书算是一个人的出版史,沈公不避讳自己做假账,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为了苟且而活的检举行为,畅快,总比道德卫士来的真切,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回溯了我许多年少读物的诞生历程,比如:蔡志忠、茨威格、房龙等等,牛逼的是沈公三联大厦的建成、和胡乔木、胡德平、俞晓群的交集,和范用的交恶

评分

卑之无甚高论,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

评分

4折,这书才对得起这价格

评分

沈公是一位有故事的出版人,他的故事很耐读。书制作得也很出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