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器:緻用一生的日本廚具護養術》是一本日本生活良品手冊,也是一本精緻生活實用指南。
日本專業選品人日野明子造訪瞭9名手藝人、24傢器物工坊,以原木、金屬、陶土為序,嚴選24種優質廚房器物,深入解讀器物的使用和護養,分享手藝人對器物的獨到見解。
不同素材的器物有著迥異的氣質,護養的需求也因此有差異。對待用心選擇的美好廚具,如何感受其個性,因材施護,並在使用過程中養齣獨一無二的美,是至關重要的。
認真生活,從養器物開始。
手藝人的護養之道:
裸木匠人川端健夫:從“漂亮有型”到“方便好用”的徹悟。
滴生捨漆師小田島勇:對於漆器,經常使用並清洗纔是護養的上佳之策。
陶藝傢井山三希子:開片物規則可循,是器物使用的極緻之姿。
砂鍋手藝人山本忠正:沒有器物可以像砂鍋一樣,使用之初和用慣之後會齣現雲泥之彆。
南部鐵器手藝人成田理俊:火灼手敲造就美麗的鐵鍋。
鍛鐵平底鍋手藝人及源鑄造:車間裏也有手工製造。
銅鍋手藝人水野正美:抱著對器物的敬意,在一口鍋上敲打數萬錘。
鋼製廚刀手藝人鈴木康人:不鋒利的刀具沒有任何存在意義。
竹籃手藝人久保一幸:卓爾不群的美來自用心地準備。
日野明子
日本專業選品人,器物采購師。1967年齣生於神奈川縣,大學期間開始對日本工藝製品産生興趣,畢業後曾就職於鬆屋商事株式會社。1997年創辦“木瓜工作室”,目的是建立器物創作者與銷售者之間的橋梁,進行器物采購、展覽策劃、工藝推廣等工作。著有《器之手帖》。
譯者 吳迪
七十年代初生於湖北,學生生涯在東北,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文化專業。現旅居日本。
譯作有《做衣服》(山本耀司著)、《好物100》(鬆浦彌太郎 、伊藤正子著)、《深夜食堂 嚴選之味》(飯島奈美、安倍夜郎著)等。
世间万物,当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无不寄托着手创者的期望。期望展示它的美,期望体现它的用。最终,有些成为精品,穿越时空流传至今,被珍贵保藏;有些成为良品,时时用心使用收存,良久不灭;有些则渐破渐缺,被弃置鄙篓。 垃圾与良品,并非先天注定,更多在于后天主人的一念之...
評分 評分“从前都是可以从母亲或祖母那里学到的平常事情,最近却已呈失传之势。”日本专业选品人、器物采购师日野明子在《养器》一书的开篇如是说。因为工作的关系,日野得以结交很多优秀的“手艺人”,从器物制作者那里学习如何养护器物,倒有种“知子莫若父”的感觉。 其实,养器如育...
和《收納》一樣全文背誦
评分用的時候隨便用,齣瞭問題及時養,跟放養的娃一樣嘛
评分百看不厭,閑來無事就拿手裏翻兩頁感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评分買這本書原是想當作實用的工具書,養護一下傢裏和工作室的各種材質器具,結果意料之外的好看。 一步步實踐具體的操作方法,對材質的瞭解加深,對生活本身也在這些繁榮的操作之間變得鄭重其事瞭起來。 平時生活裏很多東西,多是鬍亂使用,壞瞭就扔再換新的,網購發達效率極高,甚至不用等待當天即到。 然而當一樣東西用起來就想是一輩子的時候,會産生鄭重其事之感,好好珍惜,悉心養護,用心對待。 原木、陶土、金屬、織物,皆如是。 人亦如是。
评分喜歡這樣的一本小書,介紹瞭一些生活器物的使用保養方法,但又不像一般的像教科書一樣的庸俗,我覺得這類書要寫的好一定是在字裏行間透露著溫情,透露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精製生活的追求,以及一種日本的崇物的審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