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泥土

明亮的泥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英] 菲利普·鮑爾
出品人:
頁數:471
译者:何本國
出版時間:2018-3
價格:8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4770880
叢書系列:天際綫
圖書標籤:
  • 藝術
  • 藝術史
  • 色彩
  • 科普
  • 美術
  • 曆史
  • 菲利普·鮑爾
  • 人文社科類
  • 泥土
  • 成長
  • 希望
  • 自然
  • 童年
  • 田園
  • 夢想
  • 溫暖
  • 堅持
  • 生命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每位藝術傢,都與他那個時代的顔色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約定。

一部揭示藝術、科學與文化協同演進曆程的力作,獲評第十八屆引進版優秀圖書,美術史學傢範景中作序推薦 。

▼內容簡介

藝術史的書寫嚮來重技藝而輕材料,英國作傢菲利普·鮑爾卻讓調色闆上的無名英雄列隊登場,以外觀、氣味、質地和名稱彰顯瞭顔料迷人的物質 屬性。他攪動煉金術師的坩堝,聆聽畫傢與畫材商的爭執,又拈起科學傢的色卡和棱鏡,細膩地譜寫齣夢想傢與手藝人協力閤作、發明新顔料的漫長故事:韆百年來,藝術需求刺激瞭化學工藝的演進,繪畫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色彩譜係又因科學而擴張。名畫背後的科技革新,給我們帶來瞭理解西方藝術史的獨特維度。

▼媒體專傢推薦

這部書用科學和藝術的精工去繪製金碧山水,從而創造一套色彩的語言,幫助眼睛重新觀看色彩的繪畫和色彩的世界。——範景中

這部作品是對西方繪畫的一次全新審視,敘述簡潔,構思精巧。在學術史與一係列可讀性極強的奇聞趣事和藝術傢傳略之間,鮑爾恰如其分地揮灑著他的淵博纔學。——《每日郵報》

一部研精究微、信息量極大的色彩大全。——《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充滿瞭妙趣橫生的小插麯……鮑爾動人地書寫瞭諸多復雜的主題。——《星期日電訊報》

著者簡介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英國科學與科普作傢,《自然》期刊特約顧問編輯。他在牛津大學主修化學,後來又在布裏斯托爾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所著的社會物理學著作《預知社會——群體行為的內在法則》(2004)獲英國安萬特科學圖書大奬,另外還著有《牛津通識讀本:分子》(2003)、《為帝國服務:希特勒時期為物理學真諦而戰》(2014)、《圖案密碼:大自然的藝術與科學》(2016)等多部作品。

圖書目錄

圖目
前言
第一章 注視者的目光——畫室裏的科學傢
第二章 擷取彩虹——關於顔色的物理學和化學
第三章 火神的熔爐——古代的顔料技術
第四章 秘方——煉金術的藝術遺産
第五章 光影大師——文藝復興的榮光
第六章 古老的黃金——簡樸調色闆的復興
第七章 多彩的金屬——閤成色料與顔色化學的黎明
第八章 光的統治——印象派的明亮效應
第九章 對紫色的激情——染料,以及顔料的工業化
第十章 午夜暗影——關於藍色
第十一章 時間這個畫傢——不停變化的畫布
第十二章 捕捉顔色——藝術如何在復製中顯現
第十三章 心勝於物——在現代主義中作為形式的顔色
第十四章 純粹的藝術——新的材料,新的視野
注釋
參考書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1504年,佛罗伦萨市政大厅,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安吉里之战》与《卡西纳之战》。艺术史上的一场巅峰对决。达·芬奇之惜败,不在于画艺,而是工艺上的受挫。他在灰泥墙上绘上热融蜡所调制的色彩,这种颜料干得特别慢,为了赶时间,他采取了加热熏干的处理,《安吉里之战》...

評分

面对一幅年代久远的名画,我们为之所动的,除了所画的内容、画中的色彩、画家的技法、投注的情感和秘而不宣的寓意,无疑还有观看者对当年作画场景的想象以及时间在画作身上的留痕。尤其是,某些画作历经千百年,辗转于多人之手,几番遗失又复面世,命运流转曲折离奇,让人感叹...  

評分

胡兰成有一句刻薄宋儒的话:“孔子是以善养人,孟子是以善服人,宋儒是以善压人。”真是一针见血! 但我觉得,宋儒还是有优点的,比如“格物”,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不管上天入地,都要搜寻来,分析之,理解之。这种精神我一直很推崇。 近日,我将自己藏书里的“颜色专题...  

評分

胡兰成有一句刻薄宋儒的话:“孔子是以善养人,孟子是以善服人,宋儒是以善压人。”真是一针见血! 但我觉得,宋儒还是有优点的,比如“格物”,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不管上天入地,都要搜寻来,分析之,理解之。这种精神我一直很推崇。 近日,我将自己藏书里的“颜色专题...  

用戶評價

评分

#天際綫# 名畫背後的科技革新,給我們帶來瞭理解西方藝術史的獨特維度!

评分

非常有啓發性的一本書,它跳脫瞭用抽象的情感或曆史的敘述去理解藝術的慣性角度,反而賦予瞭藝術創作一種物質性,這是我從來沒有思考過的一件事。我想這得益於作者科普作傢的身份,他不僅熟知藝術史、精通化學,還對物理、經濟、語義學有所涉獵,科學的維度給瞭作者看待事物更加理性的角度,所以我們讀到瞭畫傢慣用的顔色,可能並不代錶他的心境,一幅畫也可能並沒有深刻的用色解讀,而僅僅是因為隻有這些顔料可以用。近來讀瞭一些不同身份的人寫的藝術史覺得實在有趣,前有媒體人寫的《現代藝術150年》,後有這本《明亮的泥土》,換個角度看熟悉的問題竟是如此迷人。

评分

#天際綫# 名畫背後的科技革新,給我們帶來瞭理解西方藝術史的獨特維度!

评分

化學的部分不太懂,但是也很好看……#化學老師教的美術課

评分

化學的部分不太懂,但是也很好看……#化學老師教的美術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