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喬治·奧威爾奬、漢娜·阿倫特奬得主葉禮庭的從政自述
◆從哈佛教授到加拿大自由黨黨魁,這條路究竟有多險阻?
◆比《紙牌屋》更真實的政壇浮沉記,無比坦誠動人的失敗者箴言錄
◆一個政壇局外人的從政冒險,一個理想主義者對民主的反思
···
【內容簡介】
“全世界的課堂上布置給學生閱讀的政治理論,大都不 是那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人寫的,而是剩下的失敗者寫的。”
2005年,執教哈佛的著名學者葉禮庭突然決定迴到加拿大投身政治。2009年,他如願齣任加拿大自由黨黨魁,期望能率領自由黨取代當時的保守黨政府,並成為下屆總理。但棘手問題接踵而至:民眾對自由黨的信任度連年下跌,眾議院中黨派傾軋嚴重,競爭對手彆有用心地攻擊與抹黑,媒體常常有意麯解他的言論。2011年競選總理慘敗後,葉禮庭重迴書齋,開始反思這段短暫的政治生涯。
選民總是非理性的?候選人都是靠不住的?政治是金錢與權力的骯髒遊戲?在這本失意政治傢的迴憶錄中,葉禮庭試圖澄清這些關於選舉製度和民主傳統的誤解,並對當今殘酷的、高度對抗化的現代民主政治做齣深刻而清晰的剖析。
···
【名人及媒體推薦】
對迷失在現代政治的民主迷宮中的讀者來說,本書猶如一枚指南針。
——馬裏奧·巴爾加斯·略薩(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
我的書架上有很多成功政治精英的迴憶錄,他們的書裏都是玫瑰色的勝利記錄。葉禮庭的這本書卻截然不同,它講述瞭一個關於謙遜、自我發現和人與人之間的紐帶的故事。
——安妮-瑪麗·施勞特(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
本書對民主政治現實的洞見精妙而機智,我相信對那些試圖理解民主的可能性和政治的現代流變的讀者來說,本書非常重要。
——馬剋·斯蒂爾斯(牛津大學教授)
·
葉禮庭是一個卓越的人。本書是一部獨特的迴憶錄,他的學識、同情和智慧支撐其走過那段混亂而艱苦的從政歲月。他的筆觸優美而真實,關於如何在充滿缺陷和潛能的現代民主中開闢一條新的道路,我不知道還有哪本書比這本書寫得更好。
——羅伊·斯圖爾特(英國政治傢、外交官)
·
本書觀點敏銳,觀察犀利,筆調辛辣,是一本對現代政治飽含希望的迴憶錄。
——《衛報》
·
本書留給讀者一種悵然若失感,很大程度上不是為瞭葉禮庭在政治上的失利,因為正如他在書中所說,失敗在最早開始時已經注定。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現代政治中逐漸消逝的文明,作者將這種情景描繪得栩栩如生。
——《紐約書評》
·
從沒有讀過如此坦白的從政者自述。
——《華爾街日報》
·
葉禮庭也許不是一位特彆成功的政治傢,但他無疑是一位極好的作傢和政治觀察者。
——《溫哥華太陽報》
·
《火與燼》是對當下政治狀態的有力明證,是對政治生活的危險和愉悅的警世通言,這是任何有誌開始一段政治生涯的讀者必讀的啓濛書。
——《多倫多星報》
葉禮庭 Michael Ignatieff (1947- )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敏銳的政治傢、知識分子之一。葉禮庭曾任教於劍橋大學、多倫多大學、哈佛大學等校,也曾擔任戰地記者和政治評論員多年,齣任多國政府顧問,提供人權、民主、公共安全和國際事務 方麵的深刻洞見。其文章多 見於《紐約書評》《金融時報》《新共和》等媒體,另著有《伯林傳》《血緣與歸屬》《戰士的榮耀》《陌生人的需求》等作品。1987年,他的傢族迴憶錄《俄羅斯相冊》獲得加拿大文學最高榮譽——總督奬;2001年,獲喬治·奧威爾奬;2003年,獲漢娜·阿倫特奬;2009—2011年間,齣任加拿大自由黨黨魁;2016年11月,獲得加拿大平民最高榮譽——加拿大勛章;2016年至今,擔任中歐大學校長。漢娜·阿倫特奬評委會認為,葉禮庭對現實世界尤其是動蕩地區的變化有著深切的體察,他的文章將政治要務與人權事務聯係起來,提醒人們肩負起後“冷戰”時代中新的責任。
譯者 黃天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清華大學全球政治與經濟雙碩士在讀。
//本文已列入“看书必须写书评”系列计划 大概是翻的最快的一本书了。。记录一段有意思的片段,权作笔记。 第35页。 要知道,倘若你没能在国家深陷泥沼时伴它生死与共,就别想在日后谋求一官半职。 第36页。 讲故事是每个政治人物不得不做的功课。对于每个参选公职的候选人...
評分虽然反复强调自己问心无愧,但叶礼庭还是承认,他在政坛上摸爬滚打这几年,纯属“颠倒了以往的人生”。 他本是才华出众的学者,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顶级学府里有过讲席;他又是相貌堂堂的外交家,被多家政府聘为高参,座上客常满,谈笑皆鸿儒。十多年前就引进大陆的学术传记...
評分一位熟稔政治学知识的学者,是否也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政治活动家?那些对政治理论的深刻解读,又能否在政治实践中得到良好应用?加拿大政治学教授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以自己丰富的教研经历与短暂的政治生涯,对以上问题作出了最真实的回答:“政治学家”和“政治家”是两...
評分Michael Ignatieff我很久以前就知道,后来才发现他有一个中文姓名叫叶礼庭。以前写论文的时候看过他写的文章,是十足的学术风格。但是想不到作者居然是个政界人士,还竞选过加拿大总理一职。读了书之后才知道,原来作者也是政治世家,父亲祖父辈都曾经在加拿大政府担当要职。这...
評分我不是一个喜欢政治的人,但是这部书真的写得很好。 作者叶礼庭,一位加拿大籍人权、民主、公共安全、国际事务方面的专家,回顾和反思其作为哈佛大学卡尔人权政策学院院长辞职,回到加拿大,竞选自由党议员、党魁成功,接着竞选加拿大总理失败的经历。作者简介本身就很有看头,...
葉禮庭寫得頗為誠懇,如果願意,這完全可以作為一本鼓舞人心的高級雞湯。他的遭遇正好印證前一段時間讀過的《朝服》:在政治生活中,把握機遇萬分重要。一個優秀的理論傢,可能隻是一個末流的實乾者;而書寫政治、深入反思的人往往是那些失敗者。然而作者文末仍然對政治生活懷有積極的熱忱,鼓勵那些想要投身其中的年輕人。如果早些年讀,我或許會感到鼓舞與振奮――然而現在讀來,隻剩下隔岸的羨慕。
评分“政治”幾乎成瞭“骯髒”的代名詞,“政治傢”已經聲名狼藉,但追根溯源,政治是為瞭共同體的善,我想世界上大概沒有比這更高尚、更難實現的目標瞭。葉禮庭竟然真的想要踐行這個政治理想,即便最後失敗瞭,他依然對此深信不疑。黃同學說譯到最後譯哭瞭,我還嘲笑他,結果現在看最後一章還是會戳淚點。
评分在政治已經同骯髒齷齪的輿論遊戲或是虛僞空洞的宏大詞匯劃上等價符號的當下,這本為政治祛魅的政壇浮沉錄顯得格外真誠可貴。正如葉禮庭敗選後在齣租車上聽到的那番話,政治應該是某種“可以塑造生命形態的、混閤瞭意誌和機遇的奇怪組閤”,是一種惡毒與高尚共存的剋裏斯瑪氏的藝術,在這場殘酷的遊戲中政客們要“在背負世俗與罪惡的同時,堅守忠誠和無畏”,為瞭最高尚的目標不惜弄髒雙手,靠著人類狡猾且無情的惡習來追求正義和尊嚴。
评分“我會勸你把政治看作一種上天的召喚。……這個詞準確地把握住瞭政治最睏難的地方——在背負世俗和罪惡的同時,堅守忠誠和無畏。……犬儒主義者會對這種視野下的政治不以為然,覺得它不過是一種妄自尊大的錯覺,但對我這樣曾親身投入政治的人而言,它便是真理。”馬剋斯·韋伯確實感召瞭一代代學人!
评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失敗實踐,看到最後為之動容。“在理論研究上不計成敗的率直、縝密、意誌力,以及對獨創性的敏銳探尋——這些都是理論追求道路上寶貴的品質,同時也成瞭政治實踐中纍贅的劣勢。要想在政界獲得成功,謹慎和掩飾纔是最重要的製勝法寶,這一點說明,上述的理論傢之所以大都在實踐上失利,正是因為他們沒能按照黨派紀律的指不緘默不言,或是沒能在應該阿諛奉承的時候張口說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