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知沉沦的编年史

灵知沉沦的编年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林国华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33
译者: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5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719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思想史
  • 林国华
  • 哲学
  • 灵知主义
  • 神秘主义
  • 诺斯替
  • 犹太教
  • 灵知沉沦
  • 编年史
  • 哲学
  • 神秘主义
  • 存在主义
  • 精神探索
  • 意识流
  • 人性剖析
  • 时间叙事
  • 自我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灵知沉沦的编年史》堪称《搁浅的心灵》的姊妹篇,它既是紧紧围绕《搁浅的心灵》展开的评述,又有自成一体的思想线索。

本书首先从灵知传统及其最深刻的领袖——马西昂的学说入手,为马克·里拉针对现代反动的思考引入了一幕参照背景。无论是对以陶伯斯和巴迪欧为代表的、从保罗教义中寻找灵感和支援的神学激进主义叙事的考察里,还是对以沃格林、罗森茨威格、施特劳斯为代表的激进反动派的思考轨迹的再分析中,林国华与里拉都构成了持续的思想对勘。与此同时,本书自身也形成了清晰贯通的脉络。林国华以灵知传统及其演变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犹太议题在反动理念中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古代灵知派的“拯救论”如何参与现代思想史,激进左派和激进右派又何以会在反动事业上产生交集。透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理性传统、犹太律法传统和基督教福音传统为骨干的欧洲“正典”秩序与作为“异端负典”出现的灵知传统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复杂互动与缠斗。

作者简介

林国华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精通英语、 法语、德语、拉丁语,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攻读西方古典政治学、法哲学、国际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国图志系列丛书”主创。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西方政治哲学史、圣经史、罗马史、国际法古典理论等。主要著作有《在灵泊深处》《诗歌与历史:政治哲学的古典风格》《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主题研究》等。

目录信息


一、缘起
二、莱米·布拉格的启示
三、灵知传统
四、马西昂
五、再论灵知传统(兼论近代天文革命)
六、再论马西昂(爱与正义的分裂)
七、关于“消极自由”的插话
八、马克·里拉的学术进路:灵知沉沦的编年史
九、积极的负典(陶伯斯、巴迪欧)
十、封闭的正典(赫尔曼·柯恩、罗森茨威格)
十一、无情的正典守护者(沃格林)
十二、冷漠的正典(施特劳斯)
结语:“Once upon a Time…”
附录:关于希腊悲剧、灵知暴君、霍布斯与自由主义等议题的对话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来我学力不逮,对《灵知沉沦编年史》一书应当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不过,阅读之后产生的眩晕感让我鼓足勇气谈几句读后感。 这是一本精妙的,对已知历史脉络进行了直指本质的耙梳,具有强烈的史诗性。正是因为时间的跨度太大,作者使用了星际穿越式的手法,以几个着墨不多的...  

评分

评分

林国华那满是槽点的雄文真是佛了。 就说两条,你们自己掂量他们写的是罗森茨威格与柯恩还是啥。 柯亨几近偏执的信仰再次向他确证了犹太教赖以生存的古老基础:对弥赛亚降临的希望。这种希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虚假的弥赛亚和真正的弥赛亚同样古老。罗森茨维格认为,柯亨盼望的...  

评分

超验秩序在希伯来《圣经》中得到最彻底的表述,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该秩序与自然秩序的关系,是和解还是冲突?两种答案分别指向对世界截然不同的优劣评判,并奠定了保守正典抑或激进负典的两条思想进路。这限定了所谓“犹太人问题”的基本语境。通过对柯亨和罗森茨维格的...  

评分

林国华那满是槽点的雄文真是佛了。 就说两条,你们自己掂量他们写的是罗森茨威格与柯恩还是啥。 柯亨几近偏执的信仰再次向他确证了犹太教赖以生存的古老基础:对弥赛亚降临的希望。这种希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虚假的弥赛亚和真正的弥赛亚同样古老。罗森茨维格认为,柯亨盼望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有人敢批判罗森茨威格?前年那本摩西已经够搞笑了,当时出版社约了某人写书评,找咱聊了不少后还真写稿子里去了。今年这又再来?先搞清楚,柯恩比罗森茨威格更难,这两人只能写评述不能写批判……还特么翻到我条目底下跳,实名一星伺候。林国华,里拉报道出了偏差,你写文引用也是同责吧?

评分

里拉用“搁浅的心灵”,意思更侧重于,这些怀旧的保守主义者,看到的世界是一艘巨大航船的废墟,他们的心灵停留在对过往黄金时代的怀念上。但是林国华这里的搁浅,是指刚向灵知层面起锚的航船,由于方向调转向无望的此世,因此注定在灾难中搁浅。尽管是一篇“序”,但林国华对罗森茨维格等人的分析看起来与里拉的分析简直不是平行而仅仅是在对象上偶然交叉的两个文本。anyway,弃世的灵知作为严肃概念很迷人。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人非四禅缚,地绝一尘喧。

评分

里拉用“搁浅的心灵”,意思更侧重于,这些怀旧的保守主义者,看到的世界是一艘巨大航船的废墟,他们的心灵停留在对过往黄金时代的怀念上。但是林国华这里的搁浅,是指刚向灵知层面起锚的航船,由于方向调转向无望的此世,因此注定在灾难中搁浅。尽管是一篇“序”,但林国华对罗森茨维格等人的分析看起来与里拉的分析简直不是平行而仅仅是在对象上偶然交叉的两个文本。anyway,弃世的灵知作为严肃概念很迷人。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人非四禅缚,地绝一尘喧。

评分

从米沃什的《被俘的心灵》到比我的天才女友多一个l的里拉的《鲁莽的心灵》和《搁浅的心灵》(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加上艾伦·布鲁姆的“封闭的心灵”,等等),刻画了灵性秩序与尘世秩序迎面相撞的灾难现场,在其中,宛如丢勒和老布鲁盖尔笔下的“十字架苦路”(Calvary)上的悲惨风景,这是一条无比坎坷、无比纠结的精神苦路,一部令人柔肠百转的灵知沉沦的现代编年史。毋庸置疑,马克·里拉期待他的读者把他视为一个编修现代心灵苦史的史学家。保罗—马西昂是横亘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最强悍的负典联盟。陶伯斯和巴迪欧是对正典的反动,罗森茨威格、沃格林和施特劳斯则是对负典反动的再反动。施特劳斯的门徒尽其所能地仿效施特劳斯,这是一群被希腊爱欲和罗马血气感染的异教共和派门徒,他们对世界的贪恋和介入与施特劳斯犹太性格格不入。

评分

说真的,既然讨论这样的主题,不如认真读读圣经以及研究教会史,写这种虚头巴脑花里胡哨的干啥,到头来不过是博人眼球的噱头。准确的地方都是老生常谈,想创新的地方细节上不准确,一般人早就死在天花乱坠的修辞和走马观花式的思想史流水账中,扒拉之后仔细一看发现根本没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