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王阳明(1472—1509)

青年王阳明(1472—15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杜维明
出品人:
页数:233
译者:朱志方
出版时间:2017-10
价格:3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0730
丛书系列:三联精选(新)
图书标签:
  • 王阳明
  • 哲学
  • 传记
  • 杜维明
  • 理学
  • 海外汉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海外中国研究
  • 青年王阳明
  • 心学
  • 明代历史
  • 哲学思想
  • 儒家经典
  • 人物传记
  • 思想史
  • 中国哲学
  • 阳明心学
  • 文化名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五百年前的王阳明(守仁)是儒学传统中最活跃的思想家之一。他生活在十五六世纪的明代中国,其学说从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结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即使在当代中国仍然有着清澈的回响。

但是,阳明的青年时代动荡不安,两次会试落第;在道教的生长术和禅宗的出世实践中找寻生活的意义, 半途而废;申斥宦官刘瑾而被廷杖,当众受辱;流放贵州,在偏僻地区过着孤独而艰险的生活。

与多数有关王阳明的作品着力讨论起哲学思想的内涵不同,本书重在考察阳明思想形成的岁月,包含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书中展现出阳明人生有着普遍的启示意义,他通过真诚的努力,想实现一种人格理想,以超越社会和历史的限制。阳明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世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热切的人类关怀。

作者简介

杜维明(1940—)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位后,分别任教于普利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至2010年荣休,期间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1年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之邀,参加“文明对话”顾问委员会。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本书假定读者已经非常了解明代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也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本书所讨论的是儒学传统中一些持久争论的问题。”然而我完全不了解。 看标题以为本书晦涩难懂非常难读,没想到是传记这样的内容,甚至像小说一样生动。守仁仿佛成了我的朋友,见他饱经磨难,也见他...  

评分

《青年王阳明》提到王阳明高超写作技巧,尤其体现在诗句—— 他能够捕捉自然的美丽或人事中激动人心的瞬间,并以引喻、隐喻和暗喻的形式简洁地表达出来。 这种能力通过浸润于大量高度提炼和模拟的文学词句而养成。要获得这样的知识,日常交谈并不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阅读诗词...  

评分

本书对王阳明青少年时期的心路成长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分析其早期人生发展轨迹,展现其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重要阶段和关键转折点。虽然其中夹杂着作者一些主观和猜测的成分,但总体上不失为一部难得的走心之作。 作者治学认真严谨,并且能够感受到作者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

评分

2019年一句群发的新年祝福短信,我没有回复,2020年再重新翻到很是内疚。为什么远房亲戚间尽然那么生分,通过另外表弟的朋友圈才知道你很有可能过了,挨不到你的第二个本命鼠年春节。 “遇到伤心事,将是检验人的家庭联结的深度的最好时候……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  

评分

公元 1506 年,王阳明 34 岁,久已目睹现世儒学的腐陈僵化,读书学习本为提高自我修养,却成为当时的儒家文人、儒家学者、儒家官员求名利的手段,以「出仕」为核心的正统儒学离现实越来越远,新的儒学范式却迟迟未能出现」。儒家失去孔子时代曾点气象的清爽与灵动,王阳明遂与...  

用户评价

评分

从阳明个人经历探讨阳明学之生成,很好的入门书。

评分

终于读完了。不亏是论文,严谨。相比知道什么是知行合一,我觉得,知道知行合一是怎么来的更重要。此书就在讲这个。就好比,背下一个定理和证明一个定理的区别。

评分

早课:杜维明《青年王阳明》,第四章是重点,和陆象山、朱熹的思想辨析中,王阳明大悟之后的“格物”思想脉络呈现出来。知道“致良知”是什么,和知道它怎么来的,是两个一样重要的问题。

评分

多有体贴之语

评分

终于读完了。不亏是论文,严谨。相比知道什么是知行合一,我觉得,知道知行合一是怎么来的更重要。此书就在讲这个。就好比,背下一个定理和证明一个定理的区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