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现代自由主义的危机为出发点,重新反思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和脉络。作者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重新放回到它具体的历史处境之中。通过对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等五位西方早期现代政治哲学家的研究,作者试图指出,早期现代政治哲学家所面临的困境是基督教教会与世俗政治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长期混乱和战争。为了消除这一冲突他们不得不将政治同一切超出政治之上和之外的宗教和道德等彻底分离,一方面使国家变成一个无关宗教和道德的公共权力,另一方面将宗教和道德世俗化等变成一个纯粹的私人选择。这场现代政治哲学“革命”的发起者是马基雅维里。随后在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等后继者那里,这场革命不断地推进,并且最终得以完成。现代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正是这场现代政治哲学革命的结果。
吴增定,男,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德国哲学和政治哲学,已发表著作《尼采与柏拉图主义》(2005年)、《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2012年)、《斯宾诺莎的理性启蒙》(2012年)、《<敌基督>讲稿》(2012年)等,此外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利维坦”这个词汇出自希伯来圣经,意思是怪兽。霍布斯将利维坦比作国家,那么这书名的意思就是“国家的道德困境”。本书的前言里就已经写了,关于国家主义的讨论基本上是“一场针对国家的堂吉诃德式的道德审判”,而“这场道德审判一定会以对国家的否定而告终”。...
评分先提出晚近对于国家的彻底否定的情势背后的推手是舶来品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预设了公私二分性,个人信仰与自由全都被纳入私人领域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国家必然成为一种去道德化的中立的管理机构,就成为了利维坦,即暴力机器。这种机构不是为了保护自由,而是作为...
评分先提出晚近对于国家的彻底否定的情势背后的推手是舶来品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这种思想预设了公私二分性,个人信仰与自由全都被纳入私人领域中,这样就直接导致国家必然成为一种去道德化的中立的管理机构,就成为了利维坦,即暴力机器。这种机构不是为了保护自由,而是作为...
评分有了国家的观念,才会讨论国家的政权,进而才会讨论为何超验神奇宗教会导致人漠视现实的国家统一,历史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国家。一种是我们常见的现代民族国家,体现为利维坦的军事武力对国民带来的的保护感,他的特征包括具体的本土和边界以及通过国民教科书编订和阅兵等活动增...
评分自由主义的基本命题:政教分离、公私分明(来自于中世纪政治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国家是必要的恶,国家权力来自于公民的让渡。 问题:以国家护公民之基本权利,却不给国家以道德正当性;国家权力越大,民众反抗的可能性也越大,陷入悖谬。 因此从马基雅维利开始,现代政治哲...
“所以对我们来说,真正的任务并不是在承认现代政治哲学的前提之下对它进行修补和改造,而是能够获得一种超出现代/甚至超出西方文明的更高哲学视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反思并且超越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对立抑或分离。”(158)果然还是要搭配三次浪潮来读的么
评分“所以对我们来说,真正的任务并不是在承认现代政治哲学的前提之下对它进行修补和改造,而是能够获得一种超出现代/甚至超出西方文明的更高哲学视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反思并且超越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对立抑或分离。”(158)果然还是要搭配三次浪潮来读的么
评分对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早期现代政治哲学观点做了基本的阐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平和。涉及国家的正当性、政治与宗教、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家庭与教育等问题,在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评分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给人一种“这其实是教材吧”的错觉=/
评分通过国家的去道德化这个核心问题,串联起五位核心的政治哲学家。介绍了他们著作的主要思想,梳理了观念的演变历史。条理清晰,行文流畅,对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哲学家们的问题意识和他们的主要思想有很大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