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国的哲学家。在知识论上,洛克与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pragmatism)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会契约理论上做出重要贡献。他发展出了一套与托马斯·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不同的理论,主张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并且保障人民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时,其统治才有正当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时,社会契约才会成立,如果缺乏了这种同意,那么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权利。
洛克的思想对于后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且被广泛视为是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义者。他的著作也大为影响了伏尔泰和卢梭,以及许多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美国开国元勋。他的理论被反映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上。
洛克的精神哲学理论通常被视为是现代主义中“本体”以及自我理论的奠基者,也影响了后来大卫·休谟、让·雅各·卢梭、与伊曼努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洛克是第一个以连续的“意识”来定义自我概念的哲学家,他也提出了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与笛卡尔或基督教哲学不同的是,洛克认为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
在《政府论两篇》上篇中,洛克首选集中批判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君权神授和王位继承的观点。然后在下篇中,论述了国家一论和法律理论。
在新社会即将来临的前夜,洛克此书担负了为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的历史使命,对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正是洛克倡导的君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在君主立宪下,手工工厂才第一次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以致后来让位给大工业、蒸汽机和大工厂”。
洛克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他的政治法律学说不仅对英国,还对18世纪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直接的影响。他提倡的天赋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因而在资产阶级的历史文献如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波斯王居鲁士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 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 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 神的殿(只有他是 神)。愿 神与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
评分世界上大多数法律都存在着宗教的影子,类似于西方法律的天赋人权,人的权利是上帝赐予的,神圣不可侵犯。在大部分伊斯兰教民族的法律里也随处可见真主的影子。而对于中国来说,似乎当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被烙上封建主义的阶级烙印时,就已经注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
评分While both John Locke and Algernon Sidney agreed that an individual’s liberty in a society consists in living under laws he consents to, Locke and Sidney differed considerably on what constitutes consent and how to realize liberty. For Locke, an individual...
自由主义之父的经典著作
评分现在读起来可能里面的道理并不算太新颖了。可如果想到这书是写在一两百年前,而就算今天也并非人人--事实上可能是相当多的人--并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处境,洛克的伟大之处也就彰显无遗了。
评分起点
评分翻译得显得奇怪了点,也许应该去看商务印书馆那个版本的,但是手边也只有这一版的了。这是第一次真正读启蒙时代人们的文章,以前老是听着其他书的介绍,给我的感觉就是生硬地叫着口号,现在算是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想法。最近也在看政治哲学和逻辑,实际上政府论的下篇也存在逻辑有问题的地方;历来认为上篇的作用远逊下篇,我看就逻辑来讲上篇但是精彩多了(幸好了解一点圣经,要不然看起来完全抓瞎)。下篇的自然法,公民社会等提法都有洛克自己的假设和推论,算很全面了,但是也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大量且唯一引用一个人的一本著作,论述大多有理有据可以说服我,但有些地方实在让我有些疑心。whatever,它填补了我政治理念方面很多空白,由于积累不够就不多说了。
评分感觉翻译的有点啰嗦,读起来有点像绕口令,扣一星,但是作者的观点即使是在现在来看也不曾落伍。上篇主要是反驳『先祖论』的有关内容,因此粗粗略过看了下,下篇的政府论值得细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我这个无神论者看来,最终的一切的一切都归于至高无上的主这个让我感觉有点啼笑皆非,因此再扣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