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1909年出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33年大学毕业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1937年抗战爆发,闭门著书。1943年,任私立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讲师。1946年回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从1980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兼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并兼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现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
自甘人下,你不过永远在别人的画好的圈子里乱撞,永远走不远。 有人抱怨中哲书写的玄,那是因为研究没有做到家,不能因为目前研究不足就说中哲不好。 中国本身就是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中国有中国的特点,西方有西方的特点,为什么要用西方的那套话语去解释中国的一些哲学观点...
评分中国古代哲学历来没有总结的习惯,张先生此书始将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问题统一纲要,力在总结前贤历史,以推究今世之事。读完令人条脉清晰,不像冯氏,尤其是任式的哲学史,让人读之渐烦。
评分中国古代哲学历来没有总结的习惯,张先生此书始将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问题统一纲要,力在总结前贤历史,以推究今世之事。读完令人条脉清晰,不像冯氏,尤其是任式的哲学史,让人读之渐烦。
评分 评分张岱年先生的书不太好读,但是很好。 所谓不好读是不像林语堂先生的文章一样,如诗如画如散文,也就不会有诸如“必能忆及中国怎样同化外来民族之思想行为,怎样吸收外来民族之血胤”这样的高大上的用词。 张先生的书很朴实,《中国哲学大纲》是更纯粹的哲学,所以也就更好,...
非常朴素,不值一提。
评分非常朴素,不值一提。
评分读完上册,佩服张生的功力,将我原本觉得混沌不明的中国哲学梳理得如此清楚,但就我本人而言对中哲依旧没有研究兴趣,因为对它的研究太容易流于对历史人物的言语考证和概念辨析了,这对于当下的个人生存来说其实是有距离的。但也许是因为语言环境的关系,中国哲学里面讨论的那些范畴,比如“天”、“性”、“理”、“道德”、“心”……它们还是会时不时出现在日常汉语之中,有时候企图发挥着操控个人意识的作用,这是让我警惕的地方。我有必要将这两册书背下来,以防跌入古人曾失脚的陷阱。待读完下册和其他两个版本的教材再来写个人学习笔记。
评分张先生最好的一本书
评分读完上册,佩服张生的功力,将我原本觉得混沌不明的中国哲学梳理得如此清楚,但就我本人而言对中哲依旧没有研究兴趣,因为对它的研究太容易流于对历史人物的言语考证和概念辨析了,这对于当下的个人生存来说其实是有距离的。但也许是因为语言环境的关系,中国哲学里面讨论的那些范畴,比如“天”、“性”、“理”、“道德”、“心”……它们还是会时不时出现在日常汉语之中,有时候企图发挥着操控个人意识的作用,这是让我警惕的地方。我有必要将这两册书背下来,以防跌入古人曾失脚的陷阱。待读完下册和其他两个版本的教材再来写个人学习笔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