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继《北方人的巴赫》、《管风琴手记》之后又一本谈音乐的书,让人惊喜的是,内容更为丰富且颇具价值。开篇第一部分当然还是作者的练琴笔记和对作品、音乐家的札记。这些文字是作者学琴、练琴、演奏、读书、听音乐会、看DVD中的真实感受,用她特有的细腻而丰富的语言描绘出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编译的一些音乐家的评论和分析文字,如兰多芙斯卡谈音乐,让我们可以看到大师是怎样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在音乐之外,本书第三部分还特别的讲述了管风琴的简史,并附有大量的管风琴照片。如果说教堂建筑是欧洲建筑的代表,那么管风琴就是教堂建筑的精华。这些照片足以让我们体会到管风琴建筑艺术的华美与辉煌。
马慧元,现定居加拿大。曾出版音乐随笔集《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作者学习钢琴、管风琴多年,是国内多家报刊杂志的撰稿人,常以“管风琴”署名在网络上发表音乐随笔。在国内关注音乐的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她的文字流畅、丰富,又有着同龄人中少有的成熟的气息。
网络里的管风琴 阿眉 说起来,我能读到《管风琴看听读》这本书,一大半要归功于网络。 两年前,有一天等人时拿本刚买的《万象》杂志打发时间,翻到《钢琴节花絮》一篇,忽然有个句子让我眼前一亮:“……装饰音是如此重要,它要轻轻飘浮,落得稳妥,要缠绵并且清脆,...
评分内容涉及音乐知识、演奏技术、人生思考、聆听感受。对文字的把握恰到好处,描述起来总是那么original。就算是临睡前看,也会越看越激动,欲罢不能。 读起来,有时笑,有时想掉眼泪。
评分内容涉及音乐知识、演奏技术、人生思考、聆听感受。对文字的把握恰到好处,描述起来总是那么original。就算是临睡前看,也会越看越激动,欲罢不能。 读起来,有时笑,有时想掉眼泪。
评分生日的早上没有巴赫听。 空空的办公室,上午9点,我的面前只有一本马慧元的<管风琴看听读>。 在我心里马慧元是个神奇的人,又做科学又懂音乐,科学是艰涩的计算机,音乐是艰涩的管风琴。似乎她做什么都要做得到位,抓住自己独有的点发散下去。高三大一的时候一度抓着马慧元的...
评分网络里的管风琴 阿眉 说起来,我能读到《管风琴看听读》这本书,一大半要归功于网络。 两年前,有一天等人时拿本刚买的《万象》杂志打发时间,翻到《钢琴节花絮》一篇,忽然有个句子让我眼前一亮:“……装饰音是如此重要,它要轻轻飘浮,落得稳妥,要缠绵并且清脆,...
还可以,里面有很多音乐上的演奏术语,还是很专业的。引用的名人文章挺好。受益匪浅。不过,是不是不要听一首什么什么曲子就感动得一塌糊涂。。。这样有点儿假了,还是恳切一点吧。不错的书。给四星。
评分非常喜欢,很有共鸣
评分从第117页开始,酣畅淋漓读下来的感觉真好,之前《北方人的巴赫》是一边读一边按图索骥找碟,累坏了。
评分她的文笔有种拙气,恰恰是动人可贵之处。越听越明白,那些汪洋恣意的文字其实基本和音乐无关,只属于写作者个人抒情的需要罢了。
评分读过她的《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很喜欢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