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知道音乐能治愈人了。我知道它拯救了我的生命,让我生存,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给我希望。”
詹姆斯·罗兹6岁时被学校体育老师强奸了。不止一次。
三十余年过去了,他依然被这一事件纠缠。在这本书中,他毫不掩饰地讲述了自己人生里每一个灼热的细节:性侵、借毒品和酒精逃避、自杀、精神病院里的强制治疗;初恋、婚姻、孩子的降临、离异、再次恋爱……
但真正让他与众不同的,是音乐。10岁时,在寄宿中学读书的罗兹听到了巴赫的《恰空》,之后疯狂地自学钢琴。音乐和钢琴陪伴着他,经过了数次重大身体修复手术、艰难的学生时代、低落阴沉的心理状态,还录了唱片、开了演奏会、写了这本书。音乐,是他的救赎;音乐,可以救命。
詹姆斯·罗兹(James Rhodes, 1975— )
38岁未成大名却写了自传,每章前面还用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为自己背书: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拉威尔……他到底是谁?
他曾在18岁时得到伦敦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的奖学金,却去到爱丁堡大学,完全放弃了钢琴弹奏且退学了一年。在巴黎的汉堡王打工12个月后,他去伦敦大学学院攻读心理学,随后在伦敦工作了五年。在毁灭性的精神崩溃致使他被精神疗养院收治之后,他再次拾起了钢琴。
他现在是一位备受赞扬的职业音乐会钢琴家、作者和电视主持人。他还录过五张唱片,但最享受的还是去世界各地的音乐厅现场演奏,对,穿着牛仔裤,在曲间与听众互动,讲讲跟曲子有关的故事,自己对曲子的理解。
这一切,都因为他年幼时不寻常的经历。
译者
周河清,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曾任编辑、作曲家助理、文案撰稿等。现教音乐、写稿子,供养三只猫和一条鱼。没什么喜欢不喜欢,就对做罗宋汤有点信心。
【重要的是音乐】 James Rhoes 每个人都是过往的囚徒,而未来则是唯一的救赎。 有人说中国在快速发展,在逐渐赶超西方国家。它奋力大步跨过那些被狠狠抛到后面的路,走向美好的前方。在我看来,这应该还有另一种意思,中国在某些方面走着西方的老路,踏入发展过程中极易走入...
评分也许,有的读者是被这本书的副标题“充满癫狂、药物与钢琴的前半生”所吸引,我是在2017年上海书展上遇到这本书时随手一翻时读到:,“它(拉威尔《钢琴三重奏》长达四个乐章,要求演奏家们有近乎超人般的精湛技艺,这是个旋转着色彩和梦幻的万花筒。他说他曾有过的唯一的爱慕...
评分讀這本書的過程,確實不太平靜,尤其前部分,會反映到自身,那些情緒的發作包括排解方式,都是望不見底的深淵啊... 但後面似乎顯得拖沓了些,不過「重要的是音樂」嘛!也正因如此,很想指出一點,在盛行喪文化的時代潮流中,文藝工作者如何不被帶偏?究竟是內在本質還是外部驅...
评分 评分- 每章搭配的音乐非常赞。虽然每一首我都颇熟,但是搭配书里的故事背景才更加感受到音乐里的情感和力量。这么说来我对古典音乐的表现力敏感度还是差很远。。。 - 每章开始的作曲家故事非常赞。无法想象这些人在经历这样的过去之后还能写出这样的音符。 - 作为钢琴家的脑残粉...
编辑很了不起,能把这样的书引进中国大陆,虽然不过只想利用作者是 Benedict Cumberbatch 的好朋友带一波营销节奏。
评分如果不喜欢作者不停不停不停地反刍他的被强奸,肠道手术,呕吐,吸毒,自残,精神病院——这书4/5都可以跳过去。重要的是音乐。
评分看完书我对作者能继续活下去还是很有信心的。这和音乐有联系,但没有因果关系。从他的生活崩溃始于重拾对音乐的热情之后来看,音乐对人的精神作用的确有唤起,但无法较长时间维系。
评分你能看到他们踯躅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低着头,紧闭眼睛,因旁人未予倾听而跌回糟糕、寂静的角落。感谢音乐照亮了很多本无法企及的地方。你,也尝试为“无法发声”的人们发声吧!❤️
评分如果不喜欢作者不停不停不停地反刍他的被强奸,肠道手术,呕吐,吸毒,自残,精神病院——这书4/5都可以跳过去。重要的是音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