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威廉斯的成名之作
◆文化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
◆英国新左翼的奠基名著
···
【内容简介】
《文化与社会》是雷蒙·威廉斯的成名作,1958年首次出版后已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国文字,被誉为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之作,文化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
本书以“文化”以及围绕 其展开的“工业”“民主”“阶级”“艺术”四个关键词为主题,分析了四十位活跃于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叶英国的著名作家和思想家。从伯克到休姆,从柯勒律治到奥威尔,通过分析他们对工业革命以及文化问题的不同论述,威廉斯梳理了文化观念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勾勒出了影响20世纪文化思潮的重要传统。
···
所有对英国思想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
——《政治科学季刊》
《文化与社会》将包裹着现代政治学的各种意识形态层层剥离。这部从独立左翼的立场出发写就的关于英国1780—1950年“文化”概念的批评史,理应是当代价值讨论的核心。
——哈罗德·罗森伯格(美国作家、艺术批评家)
···
【编辑推荐】
◆雷蒙·威廉斯是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其研究架通了美学与社会经济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主流文学思想以及现代与后现代世界。
◆《文化与社会》是雷蒙·威廉斯的成名作,1958年首次出版后已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国文字,被誉为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之作,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
◆本书围绕“工业”“民主”“阶级”“艺术”四个关键词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种知识考古式的回溯梳理,极为深入细致,从一个整体上寻找到最易被忽视的缝隙和肌理。
◆本书涉及四十多位英国著名作家、思想家,伯克、边沁、卡莱尔、柯尔律治、劳伦斯、艾略特、奥威尔……帮助大众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名家的理论和作品,一直以来也为相关领域的学生和学者提供着研究启发、理论支持和写作范本。
◆中文精装版首次推出,内封采用烙烫工艺,简约精美,排版舒朗清晰,值得收藏。
【作者简介】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
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二战”后至1961年,任教于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 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教授,直至去世。
雷蒙·威廉斯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其研究架通了美学与社会经济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主流文学思想以及现代与后现代世界。其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乡村与城市》《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等。
···
【译者简介】
高晓玲
1974年生,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及思想的研究。著有《情感也是一种知识:乔治·艾略特的情感认识论》。
一年前读书会presentation这本书 大家都表示没听懂 前两天自己去看presentation的提纲 发现也看不懂了。。。 于是就重新复习了一下,把读书笔记用圆润的风格写了出来,当然了限于思想深度有限,领悟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概括,无从跟作者或者作者论述的...
评分文化与社会 追溯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之祖——Raymond Williams 精到的文化研究论著——《文化与社会》 通过对18-19世纪文学、思想史上重要人物生动的描述,串联起作者所始终关注的有关“文化”发展的脉络。全书因“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定义而紧凑明确,却又不带有主题先行的牵...
评分文化与社会 追溯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之祖——Raymond Williams 精到的文化研究论著——《文化与社会》 通过对18-19世纪文学、思想史上重要人物生动的描述,串联起作者所始终关注的有关“文化”发展的脉络。全书因“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定义而紧凑明确,却又不带有主题先行的牵...
评分Tedious in the 19th century, but methods are shining ever since. Prefernce and reconstructions can always be doubted, but what's most great is his pierce into several cultural celebrities: David Herbert Lawrence and George Orwell. Thus conclusions turn to b...
评分愚以为,读到《文学与社会》才真正发现威廉斯之所以牛的原因,关键就在于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出入文学、政治、历史等文献的才能以及始终坚持不放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然而伊格尔顿的著作中几乎处处都能看见威廉斯的身影,尤其能看见这本《文化与社会》的身影。不知道是受老师...
与其说是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不如说更接近一部以文化观念为线索的思想史著作。威廉斯试图从英国左翼文学传统中析出文化观念的变迁路径,在其中分辨精英与大众、文化与文明变化中的位置。在这条道路上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对工业主义的批判,无论是功利的理性的抑或浪漫的经验的。结论部分威廉斯终于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包括群众/大众范畴作为观察方式、大众传播作为支配工具、技术的中性化、有效沟通、有效共同体等等,信息量巨大。。。另外,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原来取自TS艾略特的说法。。。
评分本书是对文化与社会的变迁中其相互的作用进行的概括以及详尽的举例 对于文化研究学术方面可能是必不可少要读的 但对于因为文学被吸引想要参看其中不光是对于政治和社会学还同时是有名的文学作家来看的同学们前半段可能开始读时可能会花时间长一些 后段读到二十世纪之后建议可以同时拿来作者另一本现代悲剧同时读 比如威廉斯对劳伦斯的评价等两书对作家提到的有重叠的部分 但是只是相同的人 分析的角度是从文化和悲剧文学两个不同的角度展开的 两者互补读不下去的时候可以交叉来读也别有趣味
评分条分缕析,实在是好书…………不读了,感觉后面有点无趣,毕竟对英国思想不是很了解。读到第100页了
评分业余爱好者本人表示非常爱。中间有一部分好难(是我不了解英国思想史的缘故= =||)。劳伦斯部分读得津津有味。结论满分——“我们必须按我们自己的情感生活,但是只有承认其他人也有他们自己的情感,并且共同努力保持成长通道畅通无阻,我们才能获得充分的生活。但是,在传承和反应的伟大模式下,不可能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这才是我们实际的人性尺度,而不是任何特定的美德意象。”【中途因为图书馆的原因只借了北大91年旧版,旧版读了十几页不太习惯就又换回了该版,但后半部分翻译读起来有些涩,想找北大91版来对比,尤其想看看总论怎么翻。
评分文化研究必读 #那些年啃过的教科书 精装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