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选举

反对选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比利时] 达维德·范雷布鲁克
出品人:
页数:200
译者:甘欢
出版时间:2018-7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28780
丛书系列:甲骨文丛书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民主
  • 政治
  • 社会学
  • 甲骨文丛书
  • 选举
  • 社会
  • 甲骨文
  • 政治
  • 选举
  • 批判
  • 民主
  • 社会评论
  • 思想
  • 反对
  • 权力
  • 自由
  • 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他们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只有在选举的期间,才是自由的

☆☆一旦选举结束,他们就是奴隶

代议制民主已身陷困境,这一点越来越显而易见。如今,西方国家的投票率越来越低,政党成员越来越少,政客们越来越倾向于根据选举日期来调整策略,结果就是,西方社会患上了达维德•范雷布鲁克所称的“民主疲劳综合征”。该如何医治这一疾病呢?范雷布鲁克在本书中给出了分析和答案。

作者简介

达维德•范雷布鲁克(1971~),比利时非虚构作家、剧作家、诗人。先后出版了畅销书《瘟疫》(De Plaag,2008)、《任务与白蚁的灵魂》(Missie & Die siel van die Mier,2011)、《刚果:一部历史》(Congo. Een geschiedenis,2011)等。其中《刚果:一部历史》是他最成功的著作,荣获2012年美第奇奖(le prix Médicis),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症状
狂热与怀疑:民主的悖论
合法性的危机:支持率下滑
效率的危机:活力下降
第二章 诊断
政客的过错:民粹主义
民主制的过错:技术专家治国
代议民主制的过错:直接民主
选举代议民主制的过错:一种新的诊断
第三章 病发机理
民主制的程序:抽签(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
贵族制的程序:选举(18世纪)
选举的民主化(19世纪和20世纪)
第四章 良药
抽签挑选的强势回归:协商民主(20世纪末)
民主实践的革新(2004~2013年)
未来的民主创新:以抽签模式为基础的立法机构
以抽签为基础的民主蓝图
呼吁双代表制
结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民主的合法性与效率越来越低,作者将这种时代病症命名为“民主疲劳综合征”,作者将病因归纳为四,:政客的过错,民主制的过错,代议民主制的过错,以及选举代议民主制的过错。本书作者着重讨论第四种病因及病理机制,作者所质疑的是被视为现代民主根基的选举制度。将民主局限...  

评分

“人们青睐民主这一思想,但不喜欢已被付诸实践的民主”↔️政客对公民的不信任 第一部分 危机 民主制力求在二者之间达成平衡: 效率(活力)↔️合法性(公民赞同度) 合法性危机: 1⃣️选民弃票 2⃣️选举的不稳定性(选民无坚定的党派立场,政府仅能得到一...  

评分

评分

“人们青睐民主这一思想,但不喜欢已被付诸实践的民主”↔️政客对公民的不信任 第一部分 危机 民主制力求在二者之间达成平衡: 效率(活力)↔️合法性(公民赞同度) 合法性危机: 1⃣️选民弃票 2⃣️选举的不稳定性(选民无坚定的党派立场,政府仅能得到一...  

评分

这是一本颠覆固有观念的书。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也对世界未来体制式的趋热有那么一点点的思考,这主要是源于西欧的混乱、中东部分国家的更迭、台湾政局,以及中国模式的发展,虽然还不至于动摇对主流政体的信心,也难免会思考在新的形式下,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对过去体制下的影响...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062: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掷地有声,作者从民主制的缘起来探讨民主制的悖论:创造选举制度的初衷是实现民主,但选举正在成为民主的绊脚石,从而不断摧毁民主。在如今这个狂热、怀疑而躁动的时代,民主合法性与效率之间逐渐失衡, 选举更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大利益集团竞争的舞台。通过对民主制的历史回顾,作者提出抽签式民主与选举式民主相结合的“双代表制”,这样一种新的或者说复古的民主制度,是否能真的达到合法与效率的平衡,从而拯救西方的民主危机,我持保留态度,且双代表制在可操作层面也存在颇多问题,更多地关注于全民参与的公平性,未必能解决当下的困境。

评分

并不是反对选举,而是改良局限于选举代议制的当代民主。作者洞见西方各国的民主疲劳综合症,从效率性与合理性上论述当今民主实施过程中的积弊,认为以选举实现的代议制民主为贵族式民主,在效率性和合理性上都存在瑕疵,既不能平均分配政治机会,也不顺应当代民主的横向化时代趋势,导致当今西方民主面临各种危机。当今媒介与技术的发展让个体均可以成为自由发言平台,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以抽签代表制的形式改良选举制民主,用双代表制的模式治疗西方民主,并根据普遍存在的质疑声,提出了解决抽签制效率问题的几个方案。虽是粗略的论述,但大致提出了一个看似有效的激进方案,结构精致逻辑清晰,阅读性高。读完只能无力的感叹西方政治思想已经比我们领先几个时代…暂且观望罢。

评分

抽签改变命运(误),很有意思。抽签确实能够实现政治上的机会均等。不过如何摆脱僵化的政党政治和代议制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高效治理的方式有待考察。最后那部分放在某些大国总是很可疑的...

评分

观点很鲜明,不过感觉最有价值的是作者点出了当下这个时代政治体制的危机感,以及如何更有效地重新激发其活力,让我想起韦伯在一百年前也曾设想如何推动陷入困局的政治机器。作者在此虽然将选举视为过时的事物和贵族制的残余,但事实上最终他提议的灵感也源于甚至更古老的抽签制。问题是,这能确保公平、带来活力,却不见得提高效率。这个激进的建议后效如何实难预料,但可想它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属于自己的新问题。

评分

每次看到这种书,我就想,“怎么没有被禁”“是不是审查机构审查不过来”,在我的观念里,我们国家没有政治,政治是一小撮人关起门来的密谋,大部分公民是不参与的。如果说西方式的民主已经流于形式化(这倒是真的),成为精英阶层用金钱轻易左右的逐利游戏,中国式民主就是“你敢不投我票你自己看着办”,叫威吓型民主。但民主也是经历过的,小时候选班干部,大家兴高采烈,谁的发言精彩选谁,飙的虽然是演技,倒也还是民主的形式。可本书提出的观点是颠覆性的,我们一直把民主跟选举划等号了,其实选举并非民主,真正的民主是雅典时期亚里士多德他们所主张的抽签式民主。抽签才是真民主。作者进行了详尽的观念引导,也表明走到抽签这一步是需要时间的,必须一步一步来。关键点是我们不要被选举的形式遮敝了耳目,而忽视政治真正需要的效率和合法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