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社会

健全的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犹太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逃避自由》、《自为的人》、《精神分析与宗教》、《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等。弗洛姆十分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融汇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艾里希·弗洛姆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314
译者:孙恺祥
出版时间:2011-9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5400
丛书系列:译文心理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弗洛姆 
  • 社会学 
  • 艾里希·弗洛姆 
  • 心理 
  • 社会 
  • 美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健全的社会》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的一次有力的探索。

精神健康的问题是否只涉及某些“不适应”社会的个体?社会作为整体是否会患上精神病?对此,弗洛姆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现代社会使人们与自己创造的事物、自己建立的组织、其他人,甚至自己疏离开来。现代资本主义造就了“可支配的人格”。对这种趋势放任自流的结果将是为异化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失常的社会。在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各种社会组织方案后,弗洛姆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在理想的社会中,个人不再是达成其他人的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幸福是社会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的经济增长不应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在精神健全的社会中,个人应当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

作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对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看法与传统的弗洛伊德派的观点有根本的区别。后者将性欲视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基本动力。对此,弗洛姆明确提出: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植根于他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自人类生存的特殊环境。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的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1、他们认为,在一个社会中,精神健康的问题只涉及某些“不适应”的个体,而不涉及文化本身可能存在的不适应的情况。本书要讨论的是后者,即,不是研究个体的病理,而是研究普遍的病理,尤其是当今西方社会的病理。 2、如果一个人无法获得自由,没有自发性,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  

评分

评分

一般来说,我们会以社会标准衡量个人;一个人是否正常要看他能否适应社会,发挥其社会功能。但我们总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假如社会本身就不正常,那它的标准能证明什么呢? 「精神健康的特点是:有爱与创造性,能够脱离同部族及土地的乱伦关系;有自我身份感,这种身份感来自自...  

评分

一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列举人源于自身处境的五种主要需求。 首先是交往的需求。也就是和他人建立关系,摆脱孤独和不安,有点类似马斯洛说的安全需求和爱及归属感需求的结合。人为什么要寻求和他人的联系呢?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有前后两条路可走。...  

用户评价

评分

只看前四章就足够了。一评论甚佳:对于心理学家来说,他过于“社会学”了;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他又过于“实在论者”了;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他太“唯意志主义”了;而对于神学家来说,他又太“人文主义”了。

评分

弗洛姆三经典最后读的一本,也是最宏观的一本,个人感觉有些经济问题弗洛姆的驾驭能力略显粗陋,但是在论及异化和人的文化精神层面的问题上还是十分精彩的,十九世纪人们在避免成为奴隶,二十世纪避免成为机器人,诚然。在论及社会主义是时代病解药的时候没有提到天朝,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还是译本有删节。

评分

多少人削足适履

评分

弗洛姆对上世纪50五十年代社会出现的“精神病症”的分析有所道理,但是对人类健全社会的描绘显然带上了自己的影子而呈现出一种过分理想主义的色彩,其所提到的改革方式在今天看来也缺乏现实意义。

评分

略读,完全就是当今的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