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礼物》这本书追溯了美国管理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在三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文化将一小部分低微的美国殖民者变成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本书主张,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是某个民族的纪律及精神特质。该民族就是美国的第一批欧洲移民——清教徒。
作者认为,目前商业社会的一切问题,皆源于商业本身背离了清教徒精神。他们提出警告,当美国疏远在19世纪和20世纪支撑其商业与经济成功的核心价值观时,也将自己未来的繁荣和稳定置于险境之中。
本书也研究了美国的管理文化如何普及到世界各地,特别探讨了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对后者的社会及制造业造成的影响。作者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应该叫作中日工业革命,因为它起源于日本、兴盛于中国。中国公司可能会在一代之内主导世界所有重大制造行业,甚至还有许多服务行业。
这是一部美国社会史,也是一部管理文化论。每一个关心资本主义体系或者身居高位的企业人都应该阅读。
肯尼斯·霍博,霍博兄弟中的哥哥。1926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终生致力于不同国家的制造业文化研究。他对美国工厂管理文化起源及其对战后日本管理文化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在制造与管理方面发表了众多影响深远的专业论文。肯尼斯和他弟弟威廉都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 鲁克的生前好友。他同时还是一位技艺出众的机械工程师,曾任宝洁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做过几十年商业管理和研究咨询工作,曾帮助爱尔兰政府和制造业重组,以适应共同市场的竞争,为经济奇迹“凯尔特之虎”的出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威廉·霍博, 霍博兄弟中的弟弟。生于1929年,现代语言学家、投资银行家,曾经作为保守党候选人当选过欧洲议会议员,为欧洲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指导。他是跨党派经济政策研究机构——伦敦财政研究学院的创办人、主席。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纽约W.R.Grace & Co.公司的金融分析师,后成为伦敦S.G.Warburg公司的总经理,现居伦敦。曾获雷鸟国际管理学院私募股权终身成就奖(2010)和《专业投资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杂志颁发的“年度交易奖”(1976)。
因为响马读书群友推荐,到图书馆借阅此书。群友对此书的评价总体而言是褒大于贬,我看后的感觉可能要反过来:可读性差强人意,但总体看还是有些浮于表面,尽管通篇在自贬美国,但全书还是明显的美国视角,带有显著的优越感。我这里说几点供大家讨论。 第一,关于书名。自从韦伯...
评分清教徒的文化影响着美国的公司文化,作者总结出了清教徒文化的四个要素:人间天国、亲力亲为、集体至上、经常团契。 清教徒文化的公司,不断由小的行动清单,自下而上整合为系统的行动清单。在不断的调整和使用中形成完善的行动清单,根据核对清单行动,而不是在...
评分一直以来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管理学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等等,而本书则有点颠覆了对大师的理解。更甚者对现在流行的商学院都给予了颠覆性的评价。 这本书我前半部分基本上是走马观花的看完的,但是从第十二章开始,开始了重头戏,...
评分什么是真正的清教徒精神? 1. 建设理想国的信念 2. 勤勉致富的工作伦理,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 3. 个人的活力与集体主义精神 4. 超凡的组织能力 美国奇迹背后的文化与精神逻辑,同时也不无忧虑、甚至辛辣地抨击了过往40年美国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形态的价值扭曲,尤其在组织管理...
回顾了管理学的部分历史,不同意作者的部分观点
评分培根告诉我们:粗浅地了解哲学,就会信奉无神主义;而深入地了解哲学,则会皈依宗教。
评分好书,强烈推荐,特别是如果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更是感触良多,之前总感觉很多实际工作中所谓的量化很扯淡,还总被排挤,哎
评分组织都由系统组成;直线职能(扁平化组织);自下而上;共治;技术才是企业的根本,管理与营销只是锦上添花
评分天堂(潮流),奉献(宣传),联合(组织),亲为(斗争),与其说清教徒精神,不如说是路德和加尔文追溯的使徒时代精神,即罗马自耕农文明对游牧一神教的改良,而罗马也是苏美尔被游牧阿卡德征服后扩散的城邦奴隶制,与地权文明的正负结合,完整原型还是在华夏。亮点在压轴25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