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人类学这门年轻而富朝气的学科正可提供宝贵的参照。它教会我们以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焕发更明亮的光彩。
这本独具特色、富有启发性的人类学导论,遵循以问题为基础的独特指导原则,每章都围绕一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用相关田野故事揭示身处田野的人类学家将会遇到的潜在问题、挑战和后果。透过亲身田野经历,与其才华横溢的个人教学风格,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学家所面对的核心概念与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人类学研究人类行为和观念的方法,并有机会在读过本书后,在本文化和异文化的生活中,继续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美)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dro,1946— ),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人类学系杰出教学教授。他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7年,先后荣获杰出教学校长奖、荣誉教授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族群关系、社会网络、灾难影响、环境人类学。
本书为人类学导论性教材,主要是方法论,不同于国内的理论性纲要,它更倾向于培养一种思维方式和实践技巧,书中有大量《人类学的笔记和问询》(<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方法引用和作者自身的田野事例作为补充参考,但总体来说毕竟作为一本教材,它还是比较枯...
评分人类学历史上是殖民者研究殖民地文化的工具。早期术语里有很多充满殖民色彩的词汇,如“他者”,类似于古代汉族口中的“蛮夷”。 作为教材,作者通过十一个问题阐述人类学研究方法,读起来并不枯燥。最后几章尤其有趣。现代观点认定为迷信的某些文化里仍现存的巫术,人类学视角...
评分 评分人类学历史上是殖民者研究殖民地文化的工具。早期术语里有很多充满殖民色彩的词汇,如“他者”,类似于古代汉族口中的“蛮夷”。 作为教材,作者通过十一个问题阐述人类学研究方法,读起来并不枯燥。最后几章尤其有趣。现代观点认定为迷信的某些文化里仍现存的巫术,人类学视角...
评分整本書討論了人類學研究人類行為和觀念的方法,並在最後以手機為引提供了人類學視角的實踐,是非常深入淺出且實用的一本教材。 第一章 概念性問題:什麼是文化? 對於什麼是文化,學界討論得已經足夠多了,人類學家對文化的定義為:文化是一群人通過習得,對所作所為和每件事物...
随便翻完,书还过得去…但很无感没兴趣。。。 人类学的基础是……生物学社会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地理等等……缺乏这些就无法拼成完整地图,翻过只能留下最基本概念。。。现在看就是无感………
评分一本上佳的人类学导论性教材,作者用通俗易懂的笔法和层次分明的结构,为人类学零基础的读者,讲述了人类学的主要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每一部分的介绍,都从作者自己的研究和生活实践出发进行论述,同时配有大量的鲜活案例。这不只是一本让你了解人类学是什么的书,也是一本有可能让你爱上人类学的好书。
评分非常有启发性的入门书,喜欢每章后面留的作业。
评分谢谢@SuriiiiM的生日礼物,每次坐三十分钟地铁刚好可以读完一章。围绕十一个人类学基本问题展开的导论,主要在于思考方式而非理论阐述。有一个蛮好玩的是作者认为在写作中减少使用(假装客观的)被动句,而增加关于“我”的描述是实现反身性思考的一种方式。
评分前段时间看了《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作者用人类学的知识调侃,非常有意思。所以,我也打算学一些人类学的基本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