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六六年的卢梭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前进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4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1
价格:CNY 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222797
丛书系列: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图书标签:
  • 卢梭
  • 法国史
  • 历史
  • 哲学
  • 启蒙运动
  • 政治哲学
  • 徐前进
  • 法国
  • 卢梭
  • 思想
  • 哲学
  • 启蒙运动
  • 18世纪
  • 法国
  • 自由
  • 平等
  • 社会契约
  • 个人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卢梭是启蒙思想家”,这是个充满现代理想主义的断语,会掩盖历史分析的诸多可能。他是旧制度、启蒙与革命时代的人,一个科学、迷信与伦理边界上的孤独者。生前他在变形,从启蒙哲学家到浪漫派,去世后又有两个卢梭,一个是生命意义的,一个是政治意义的。卢梭是现代解释学里的变形体,他的故事在历史的大时刻会有不同版本。18世纪的法国,制度、风俗与人心是打不破的循环,文字悬空,知识体系分裂,理想无力改观现实,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生存理性交叠。革命家要冲散一切,却时时有无力感。个体的确定身份是不是旧制度的出路?什么能赋予个体以确定的身份?旧制度进退无路时,从普遍的破碎感里生长的理想既给人希望,又让人绝望,能否从卢梭生前身后的命运起伏中发现法国现代历史的悲剧性?“一七六六年的卢梭”是一个包含诸多可能性的起点。

作者简介

徐前进,法国史青年学者,先后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国史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

目录信息

人 物…………………………………………………………………………………………第5页
前 言…………………………………………………………………………………………第7页
第一章 卢梭的病
——生命意义的卢梭
第二章 1766年卢梭休谟之争
——启蒙时代公共舆论的缺陷
第三章 卢梭与文学共和国
——启蒙兴衰与理想主义者的命运
第四章 法国革命时代的卢梭形象
——政治意义的卢梭
结论 卢梭变形记
附录一 《卢梭通信全集》中的身体话语…………………………………………………
附录二 卢梭肖像画的演变图1-13
参考书目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段时间花最长时间读的一本书,作者针对卢梭问题,对18世纪的法国时代精神进行了一场严厉又不失美感的批判。 因为对法国大革命期间背景知识的缺乏,读起来还蛮吃力,但的确会被作者列举的繁琐史料档案和层层递进的批判逻辑吸引,虽然因为章节成文时间不同,话题的过渡并不够流...  

评分

这段时间花最长时间读的一本书,作者针对卢梭问题,对18世纪的法国时代精神进行了一场严厉又不失美感的批判。 因为对法国大革命期间背景知识的缺乏,读起来还蛮吃力,但的确会被作者列举的繁琐史料档案和层层递进的批判逻辑吸引,虽然因为章节成文时间不同,话题的过渡并不够流...  

评分

这两天在读《一七六六的卢梭》,书中用笔触将卢梭,这位十八世纪的思想家,从冰冷的史书,和激昂的革命宣言中抽离出来。又用文字一点点解剖卢梭的灵魂,正如人们当年解剖他的肉体。一笔笔,带着好奇,带着分析,又蕴着一丝同情,一丝理解。 卢梭的一生,是寂寞的,痛苦的,更是...  

评分

这两天在读《一七六六的卢梭》,书中用笔触将卢梭,这位十八世纪的思想家,从冰冷的史书,和激昂的革命宣言中抽离出来。又用文字一点点解剖卢梭的灵魂,正如人们当年解剖他的肉体。一笔笔,带着好奇,带着分析,又蕴着一丝同情,一丝理解。 卢梭的一生,是寂寞的,痛苦的,更是...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诚如刘苏里先生所言,这算得上是国内最好的卢梭研究作品,也是完全可以和国际学术界相对话的力作。作者徐前进先生多年来深耕法国史研究,严格的史学训练和良好的外语能力,使得他几乎穷尽了关于卢梭生平和思想的第一手档案、史料和文献资料,从容展现卢梭复杂的生命轨迹与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思想历程,其文献搜集的完备程度和材料的辨析解读能力让人叹为观止。尽管才是作者的第一本书,但可谓是“一出生就风华正茂”。长此以往,作者必将成为法国史和法国思想研究的顶级学者。

评分

最喜欢的还是卢梭与休谟之争那章,一个正常人无法使神经病变成正常人,而一个神经病却能轻易让正常人也变成神经病。而且作者的笔调很有特点,似乎能感受到连绵的阴雨~

评分

最喜欢的还是卢梭与休谟之争那章,一个正常人无法使神经病变成正常人,而一个神经病却能轻易让正常人也变成神经病。而且作者的笔调很有特点,似乎能感受到连绵的阴雨~

评分

有点失望。作者在史料上做得很多,但并不够好,几个论点背后的论证极不清晰,使用概念时也不够精确(所谓“生存理性”云云)。文笔稍显堆砌。

评分

过誉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