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1600-2000)》内容简介:日本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你可以很容易地跳下现代地铁,然后躲进古老庙宇的静谧之中,或者坐在咖啡店里,一边享受法式烘焙的咖啡,一边听着最新的爵士音乐,从窗户向外看时,却发现有老妇人经过,身穿传统和服,手提三味线,一种三根琴弦的琵琶,它在“浮世”——日本近世早期城市中的戏院、妓院等风月场所处处可闻。
……日本现代化努力中的缺陷和失败的事实是:太多的人依然居住在不合格的住宅里;教育体制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天赋与能力;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太长,以致几乎没有家庭生活的时间。
在较短的时间内看了麦克莱恩的《日本史》和戈登的《现代日本史》。麦克莱恩和戈登这两本书各有侧重,麦克莱恩的书跨度相对短一些(1600-2000),感觉得出他的写作充沛着情感,读下来也很吸引人,细节丰富,前后逻辑也顺畅,特别是在幕府到二战这段时间。而戈登的书时间跨度更长...
评分篇幅很长,内容很丰富,可算是皇皇巨著。 时间跨度上包括家康以来的四百年,尤重近一个半世纪,不可谓不长。涉及的面上,举凡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社会思潮,典型人物,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工商进步,家庭结构,性别族群,立法改进,皆有独到的见地,所涉不可谓不广。加之以语...
评分本书的作者讲的非常好,这本书是用来扫盲的,扫清大家对于日本战国时代的不晓得。 全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描述史实的同时也比较详细的谈到了经济,文化等方面,正好补充了我认知的空白。算是颇有用处了。纵观日本发展的过程,与中国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古代经历频繁的改朝...
评分1600德川幕府之后的日本史。从锁国的300年到黑船来袭,来自西方文明的第一声炮响;明治维新、自强不息、全盘西化、急速变革的19世纪末;抓住工业革命的机遇成为亚洲唯一的列强;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大正危机、军国日本,武士道残余荼毒之下武力称霸亚太的失败,战后托管、重建...
评分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对邻邦日本的讨论和争议一直热度不减,交织了无视、好奇、欣赏、仇恨、羡慕、警惕等极为复杂的感情。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西里和正常邦交的磨合,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趋于理性地看待试下的中日关系,而理性的生发,源于一颗愿意了解的心。------以上为这本书的编...
500多页书,50余万字,这个美国人客观、通俗地叙述了日本400年历史,每一段史实都兼具历史视角,叙述分历时、共时两个时间维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三个层次。最后一句:“历史学家更喜欢把变化看成一种累积和进化,但历史告诉我们,时间的流动也会遭遇瀑布和间断,因此把过去和现在割裂,使未来总是无法预测。”这句结论,从作者日本史研究成果中,但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全部历史。虽然它十分浅显。
评分一路走来,日本人在弯路上走的不易和艰难的时候又不能回头;走的蓬勃和兴盛的时候又掩埋着未来的隐忧。中国,会做的更好么?
评分虽然只讲述了四百年,但是目前国内可见最好的日本通史著作,没有之一
评分学术与非虚构写作的完美结合,天朝学者写国别史只会编译和堆砌资料,而且枯燥难读
评分后面读不下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