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威廉·福克纳 美国 短篇小说 小说 美国文学 福克纳 外国文学 文学
发表于2025-02-02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精选了福克纳最有代表性的7个短篇,讲述了美国内战爆发后,南方的传统文化与北方价值观经历的巨大冲击与转变,用奇特而扭曲的语言描述了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没落的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冲突。
福克纳的绝大多数长篇和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郡(Yoknapatawpha County)中,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其主要脉络是约克纳帕塔法郡中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系中共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和短篇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虚构地点之一,原型是他故乡所在的拉斐特郡(Lafayette)。
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1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声音与疯狂》(又译《喧哗与骚动》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1949年,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不知道是不是译者不一样的原因,这本短篇读起来轻了很多。
评分阅读之前本已做好难啃的准备,没想到福克纳的几个短篇故事意外流畅而且不乏深度,和长篇相比完全没有意识流的炫技和晦涩,立意却殊途同归,像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缩略的影子。
评分大家好我是这本书的责编。译者是个很厉害的人,也是个很有趣的人,他为了译这本书掉了不少头发,交稿之后我基本改不出什么错别字标点之外的问题,嗯。
评分适应不了这个翻译,可能是为了突出美式方言,结果读起来……一股子东北味。有时候看到里面的“啊?哈?啥?”我脑子里不知道为很么浮现的都是美剧里黑人的rap……
评分七个短篇,鲜有雷同,文体上多姿多彩,却有南方文学共同的根源,人与家庭、土地、风俗习惯、社会传统剪不断的关联几乎在每一个故事中都有体现:《烧马棚》和《兵哥俩》同样是孩童视角,因为叙事人称的不同呈现出不同调子,前者深沉,后者轻快;同名短篇篇幅最短,但哥特气质十分迷人;《夕阳》和《干旱的九月》从种族关系的内部和外部去审视黑人和女性的生存状况,在批判性之外,更多的是对情绪的呈现,黑人女性的恐惧,白人女性的迷惑,白人男性的愤怒,所有人的这些情感像弥漫在小城空气中的一层薄雾,似乎可以传染;《瞧》是一篇政治讽刺小品,在书中别具一格,有调侃“政治正确”的味道;《反串》的戏剧性最强,有菲茨杰拉德式的奇思妙想和主题设计,结尾的写法让我看到了一个率性的福克纳。一本完美的短篇小说集,翻译大赞~
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老小姐不惜杀死心上人。爱情给人的除了力量,还有别的什么吗?当然有。这篇小说就告诉我们,爱情还给人以极端残忍的勇气。这勇气使得一个女人可以杀人,用死亡来为爱情保鲜。是的,当时间不再前进,一切只停留在最美好的时刻,正是每一个幻想爱情的姑娘的最...
评分 评分美国作家William Faulkner的短篇小说A Rose For Emily中的玫瑰,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鬼魅也最感伤的一朵(the most haunting yet the most sentimental),然而实际上小说从头到尾,都没有这朵花儿的出现。福克纳献给艾米莉小姐的玫瑰,其实是唱给约克纳帕塌法世系逝去往昔...
评分 评分摘自《名作欣赏》 作者:陈惠良 杨毅华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和他的大部分小说一样,这篇小说以美国南方为背景,南方的传统文化是作家的心灵家园和创作源泉。在他的笔下,美国南方只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