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親人

大地上的親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 | 颱海齣版社
作者:黃燈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3-1
價格:CNY 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8069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紀實
  • 社會學
  • 農村
  • 鄉村筆記
  • 黃燈
  • 城鄉
  • 鄉村
  • 理想國
  • 鄉村
  • 親情
  • 土地
  • 記憶
  • 生活
  • 中國
  • 散文
  • 人文
  • 鄉土
  • 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6年春節前夕,一篇名為《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的文章,以一個農村兒媳的視角,記述瞭生活在湖北農村的婆傢三代人的命運變遷,引發瞭全國鄉村問題大討論。藉此契機,作者黃燈將十三年來未中斷的鄉村書寫重新結構、寫成此書,詳細記錄瞭婆傢、自己傢、外婆傢所在的三個村莊傢族的人世浮沉。黃燈對自己親人真實、詳盡、深入的記錄和剖析,為國人思考鄉村問題、中國社會問題,提供瞭寶貴的樣本。

黃燈在書中展現的三個村莊——豐三村、鳳形村、隘口村,橫跨湖南、湖北兩省,盡管彼此看似毫無關聯、相距遙遠,但生活於此的親人因為擁有共同的“農民身份”,他們麵對的挑戰和危機幾乎如齣一轍。在三十年來的社會轉型過程中,現代性裹挾城市的麵具,徹底滲透到村莊、滲透到生活於此地人群。黃燈藉由親人的遭遇,試圖展現齣身為農的親人和命運抗爭的復雜圖景,追問中國村莊的來路與去嚮,也藉此袒露內心的不解與睏惑。在黃燈筆下,鄉村不再是寄寓鄉愁的載體,而是一個知識分子傾其智識、關懷於其中的“問題的場域”——凸顯真相、直麵問題、尋找可能。

著者簡介

黃燈,女,湖南汨羅人。200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係,獲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係,獲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廣東金融學院。主要從事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業餘寫作隨筆,曾獲2016年《十月》雜誌“琦君散文奬”。個人微信公眾號:黃燈記。

圖書目錄

自 序 用文字重建與親人的精神聯係 i
第一章 嫁入豐三村
一 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 003
二 我的婆婆和繼父 024
三 兄弟姐妹的生存軌跡 046
四 第三代的齣路:打工記之一 070
五 在慣性中滑行的生存 106
第二章 生在鳳形村
一 故鄉:現代化進程中的村落命運 125
二 素描:村莊裏的親人 152
三 齣租屋裏的叔叔輩:打工記之二 162
四 堂弟、錶弟的隱匿青春:打工記之三 184
五 蹲守村莊的父親 211
第三章 長在隘口村
一 村莊文化的根及80年代的日常生活 235
二 活力與隱憂,村莊當下的精神麵影 260
三 我的同齡錶兄妹:打工記之四 271
四 二舅眼中的村莊變遷 298
結 語 如何直麵親人 32
後 記 跨越時空的鄉村書寫/黃燈 339
迴望我傢三代農民/楊勝剛 347
附 錄 書中主要人物關係錶 357
2006—2016年訪談明細 36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到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顺藤摸瓜”看起了这本书。也许因为自己也是农村人,看到其中的一些叙述,便颇有共鸣,让我想起童年在村里生活的一些片段,以及成年后每次回去见闻、听闻或亲身经历的事情。东部省份的农村,因着地缘优势及社会底蕴(福建依山傍海,人多地少,福建人...  

評分

读到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顺藤摸瓜”看起了这本书。也许因为自己也是农村人,看到其中的一些叙述,便颇有共鸣,让我想起童年在村里生活的一些片段,以及成年后每次回去见闻、听闻或亲身经历的事情。东部省份的农村,因着地缘优势及社会底蕴(福建依山傍海,人多地少,福建人...  

評分

采写 | 杨司奇 灾难之下,写作何为?个体何为?这是每个手中执笔的人所面临的困惑。生于湖南的学者黄灯,曾经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湖北丰三村、湖南凤形村、隘口村这三个村庄中几个家族的人世浮沉、命运变迁,她试图用手中的笔,展现出身为农的亲人和命运抗争的复杂图...  

評分

2016年年初,黄灯突然火了。 她在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中,将丈夫出生成长的丰三村置于文字的手术刀下,冷静克制地进行剖析。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成为“爆款”文章,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关注,也成为了谈论“返乡书写”时一个不可绕开的标志性事件。黄灯...  

評分

每一个凤凰男或者凤凰女生命中都有着不能承受之重,这重或是他们的兄弟姐妹,或是他们的父母,或是他们身后根深叶茂的家族。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他们不得不背起这份重担,而这些“重”自觉不自觉都会将他们视作生活中最后的希望,甚至是唯一的希望。 《大地上的亲人》讲述...  

用戶評價

评分

盡管農村齣生的讀書人通過個人努力得以改變身份,但隻要和齣生的傢庭還存在各種血肉聯係,那份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和人格上的屈辱感,就會滲透生活的方方麵麵。(第11頁) 每一個離開農村的遊子都該讀讀,但最好不要讀。

评分

開始看得很興奮,看瞭幾篇文章後覺得,說來說去都是那些傢裏的事,而且看得齣來,黃燈不是一個有天賦的寫作者,而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學者和寫作者,用的一些大詞未必精確,而她又習慣性地用大詞。我覺得要更深度地瞭解鄉村莫如讀《金翼》和費孝通。而她說的那些經曆,我們每傢都有,沒有稀奇。所以一篇文章如此還好,如果是一本書的文章都很同質化,便有水平問題瞭。

评分

沉重,所以看得慢,纔能緩解那種窒息

评分

太沉重瞭,但的確是這樣。讀的時候感覺像站在一口廢井口往裏窺探,不由想起自己在井底待過的日子。不敢想象另一種可能。但如今老傢這樣的人生還在重復。楊勝剛先生最後的話更是讓同樣齣身鄉村的我感慨不已。

评分

三星半,寫的真實也很有觀照自己的內心,但我總覺得缺瞭點什麼,像流水賬?不像。像記述類散文?又不止於此。但總歸又沒有那麼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