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葛兆光 學術史 隨筆 思想史 曆史 學術隨筆 民國 知識分子
发表于2024-12-22
餘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國傢與民族的動蕩不安,把所有學者拋進巨浪顛簸之中,把那個時代知識人的心靈撕得四分五裂。在這些學者身上,可以看到時代的吊詭、潮流的變遷和思想的動蕩,一個時代的學風與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霧中漸漸消失,學術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識與政治在彼此糾纏,理智與情感在相對 角力。盡管說餘音繞梁也可以“三日不絕”,但是“三日”之後呢?餘音或成絕響,總會裊裊遠去。
本書收錄瞭葛兆光教授紀念晚清民國以來16位已故學人的隨筆。這些人中,有的融入曆史的大動脈中,有的成瞭被遺忘的暗流。作者迴顧他們的經曆,探尋他們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的“變”與“不變”,捕捉思想史與學術史、時代與個人間那微妙的角力與交融。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與曆史係特聘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齣生於上海,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2006年至2013年擔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颱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校客座教授。 2009年獲選第一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全球學人”。著有《中國思想史》兩捲本、《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曆史論述》等。
寫史之人會心懷良知,良知會衍生齣同理心。同理心的人情味照耀在白紙黑字之間,動人溫暖。
評分餘音的題目也能說明此書的用意所在吧。上一代學人的為學態度一直都在那裏,隻是浮躁的社會讓當下的“學者”們功利化,“著書都為稻粱謀”,當追求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的時候,所謂的學術界就隻是一潭死水,沒有存在的意義。/ 葛對前輩的論述多有深思,多論及其思想內核,至於今人就多以迴憶瑣事居多瞭,不知是今不如昔,還是所謂的文人相輕。
評分餘音的題目也能說明此書的用意所在吧。上一代學人的為學態度一直都在那裏,隻是浮躁的社會讓當下的“學者”們功利化,“著書都為稻粱謀”,當追求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的時候,所謂的學術界就隻是一潭死水,沒有存在的意義。/ 葛對前輩的論述多有深思,多論及其思想內核,至於今人就多以迴憶瑣事居多瞭,不知是今不如昔,還是所謂的文人相輕。
評分葛兆光,北大文獻學77級研究生,清華大學曆史學教授,復旦大學教授。本書是他閱讀晚清民國學人的文章結集。這些學人包括瀋曾植、王國維、陳寅恪、顧頡剛,當然寫的最多的還是王國維與陳寅恪,這也是九十年代學術界的風氣,言必稱王國維、陳寅恪,不過呢,葛兆光卻沒有太多人雲亦雲,而是找到瞭不少材料,比如王國維的《餘論》和陳寅恪的一些書劄,這些資料將這些文章不限於抒情,而仍在學術史討論的框架下。他提齣的問題很有趣,假如中國可以穩定發展,是不是傳統學術也能開齣新花?其實這個假設新儒傢一直都在做,所謂返本開新。但是,作為曆史學者這些本不需要假設,也就是說這些問題不是問題,因為曆史沒有走遠。或許是為瞭迴避曆史,所以纔執拗地選擇瞭低音,這些低音到今天看起來未嘗不是高調瞭。無論理想如何,我們還要問現實?或許馬剋思更傳統
評分這書都標想讀。。。裏麵文章有你們沒看過的嗎。。。(理想國真心早該齣葛大師的東西瞭,巨高的知名度,學院派知識分子恐怕也就李零劉小楓能和他比比,極大的受眾人群,眾多學科學生都感興趣的議題,文章又都寫得好看,完爆大半目前理想國已經很好的選題,頗有暢銷學術隨筆潛質,另齣版年月早標瞭一年╮(╯▽╰)╭)
《余音》一书,是葛兆光先生的学术史随笔选,虽然不是学术论文,但是这些随笔中却渗透着葛兆光先生对一些重大学术史问题的思考,如何评价(晚清)民国学术?有关传统中国的文史研究,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叫“国学”?时代对于人文学者的影响如何?葛先生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给出...
評分年初在观察家书评上看到这本书,半年过去终于算是读完了。葛兆光先生是我童蒙时期就闻名的大家,但还是第一次通读他的作品。 作为一个文史门外汉,连爱好者都不能算,这本书虽然只是随笔,也确实很有陌生感。不是思想史、学术史的学生或是学者,这本书其实给我的是一个管窥,看...
評分年初在观察家书评上看到这本书,半年过去终于算是读完了。葛兆光先生是我童蒙时期就闻名的大家,但还是第一次通读他的作品。 作为一个文史门外汉,连爱好者都不能算,这本书虽然只是随笔,也确实很有陌生感。不是思想史、学术史的学生或是学者,这本书其实给我的是一个管窥,看...
評分大致翻览了这部随笔集,并不长,文章也很零散地写了近现代很多学人。有熟悉的人物如陈寅恪、顾颉刚,有不熟悉的如沈曾植。最引人深思的还是学术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关怀的目的。 《余音》这个名称本身就很耐人寻味,有着一种思想的矛盾在其中。若从好的方面理解,则晚清民国学人的...
評分晚清民国的学者文人光芒万丈,常常让我们心生一种无力感:任凭再怎么努力,也追他们不上。换句话说,即使当代学术有着更精密的方法理论和前所未有的技术加持,也似乎没有一位在学术名气、知识甚至“见识”上堪与胡适、王国维、陈寅恪等人相比肩的学者,更遑论晚清民国的大学者...
餘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