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華夏,上下五韆年,通史著作不少,其中優秀者,往往既要史料翔實,又要文字優美,又或編寫方法有獨特創新。本套《中國通史》,將民國時期公認的幾位史學大傢的代錶作編輯整理後,集閤到一起。其中,呂思勉先生的文字中,引用的史料十分豐富,旁徵博引,大氣磅礴;張蔭麟先生則不圄於史籍,甚至把《詩經》《楚辭》《論語》中的詞句用得齣神入化,文字十分優美;而蔣廷黻先生則是在近代史研究上采用瞭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觀念,倡導原始檔案材料的收集,比如在寫李鴻章的外交活動時,就曾親自走訪李鴻章的舊部、助手、秘書等。
三位先生在史書的編寫上各有優點,集閤成套後,相信能夠給予讀者深刻而愉快的閱讀體驗。
張蔭麟:(1905~1942)
號素癡,廣東東莞人,著名學者、曆史學傢。生於官宦之傢,192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清華大學。同年獲公費到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西洋哲學史和社會學。留學4年,修完應學課程,未待期滿,已獲哲學博士學位,提前返國。1935年,應教育部之請,編寫高中曆史教材《中國史綱》。
梁啓超、錢穆、熊十力等史學名傢均給予過張蔭麟極高評價,認定其為新史學的領軍人物。為其時公認的史學天纔。
呂思勉:(1884~1957)
字誠之,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四大史學傢之一。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瀋陽高等師範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曆史係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任教。著作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先秦學術概率》等。
嚴耕望、顧頡剛、譚其驤等史學名傢倍為推崇呂思勉,公認其為史學大傢。
蔣廷黻:(1895~1965)
字綬章,筆名清泉,湖南邵陽(今邵東)人,中國著名史學傢、民國外交傢,1911年赴美求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3年迴國任南開大學第一任曆史係主任,與梁啓超一起成為南開大學史學的奠基者;1925年調入清華大學任曆史係主任,在任期間改革清華大學曆史係,建立起全國一流的史學陣營。著作有《中國近代史》。
費正清、何炳棣、郭廷以、馬勇、楊天石、雷頤等著名史學傢對蔣廷黻贊賞有緻,稱其“執中國近代史研究之牛耳”。
- 历史,是一个国家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哪怕是一个国家只有短短数十上百年的历史,那也是历史,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可以预防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这也就是古人曾说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当然无论一个人过去有多大的成就,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决不能作为现在骄傲的资本...
評分三位著者,之前只听过名字的只有吕思勉,因为不熟历史领域。待略查了三位的背景资料,发现蒋廷黻是西洋史出身的,感觉奇怪三人如何合写一部史书。看到评论里有人说此版本是“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中中国史纲的介绍抄袭出来。......是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吕思...
評分三位著者,之前只听过名字的只有吕思勉,因为不熟历史领域。待略查了三位的背景资料,发现蒋廷黻是西洋史出身的,感觉奇怪三人如何合写一部史书。看到评论里有人说此版本是“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中中国史纲的介绍抄袭出来。......是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吕思...
評分无论中外,历史总会给人留下无穷无尽的魅力。而人们对历史也总是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历史以这样那样的评价。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史”的定义是:“史,记事也。”“记事”可谓是历史给人的最大的印象。当然,历史的“主角”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那么多的人才...
評分历时半月初步通览这部“台海版”的《中国通史》,(同时读了《权力与特权一书》,两书共计一百万字。)主要费时的事情是给一些生字注音。我这个习惯是为了以后复览方便,如果诸位愿意学习,也是可以的。 在此之前,我读过两种中国通史类书籍,其中一种为“安师大版”的《中国通...
#新書駕到#磅礴的曆史感襲來。
评分拓寬瞭對中國曆史的瞭解,改變瞭一些既定的看法,認識到曆史涉及政治、經濟、思想、教育、社會等諸多方麵,乾貨很多,閱讀理解還是有難度,推薦
评分讀史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
评分通史又讀瞭一遍,學者文學功底自不可多言,但也有邏輯混亂、內容重復之嫌。多人寫書,觀點多於事實是優勢也是不足。還是上捲最好。
评分#新書駕到#喜歡中國曆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