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生命之为文学

尼采:生命之为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作者:[美] 亚历山大•内哈马斯
出品人:启真馆
页数:273
译者:郝苑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4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1634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尼采
  • 哲学
  • 传记
  • 亚历山大·内哈马斯
  • 尼采及其研究
  • 文学
  • 视角主义
  • 尼采研究
  • 尼采
  • 生命哲学
  • 文学批评
  • 存在主义
  • 西方哲学
  • 思想史
  • 精神分析
  • 超人理论
  • 意志到权力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尼采:生命之为文学》中,内哈马斯将尼采的作品与其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认为尼采将生命视为文学作品,写作本身则是一种自我塑造的过程,通过写作,尼采将自己的人生转化为一个用以承载其价值观的、特立独行的文学形象。在研究尼采的著作中,这是一本观点独特、论述精辟的作品,澄清了尼采思想研究中的诸多疑点,采用近乎文学批评的方式,从另一个层面向读者完整展现出尼采的思想脉络。

这个新的研究是引人入胜的,它在双重意义上将尼采的思想描绘为“文学”:第一,内哈马斯认为,在尼采看来,这个世界就好像是一个文学的文本;第二,他断言,尼采作为一位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文学角色……其研究的根据得到了有力的论证。它为我们对尼采的理解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它为当代“文学”研究时常对尼采做出的肤浅引用增添了实质性的内容。——《今日诗学》

任何对尼采感兴趣的人都肯定想阅读这本书……内哈马斯运用他自己的解释理论,推论出一个完整而又融贯的“尼采”。尼采今后的读者无法对这个“尼采”无动于衷。——《伦敦书评》

哲学家与任何对哲学感兴趣的人都应当……欢迎亚历山大•内哈马斯对这个“作家特质最强的哲学家”所做的简练而又有挑战性的解释……我们必须关注这本魅力非凡的著作。——《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内哈马斯(Alexander Nehamas, 1946—),美国著名学者、教授,1990年起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哲学和比较文学课程。他的研究兴趣广泛,包括古希腊哲学、艺术哲学、文学理论等。《尼采:生命之为文学》一书为他带来广泛的声誉,该书深入考察了尼采著作中的矛盾并致力于解决这些矛盾,认为尼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承载其价值观的文学形象。近年来,他提倡哲学应当为人们提供某种生活方式,这使他拥有更高的知名度。他的其他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The Art of Living: Socratic Reflections from Plato to Foucault)、《真之美》(Virtues of Authenticity: Essays on Plato and Socrates)、《幸福的承诺》(Only a Promise of Happiness: The Place of Beauty in a World of Art)等。

目录信息

导  论  1
第一部分 世界
第一章 最为多样的风格技巧 13
第二章 作为生命条件的非真理 45
第三章 事物是其效果的总和 81
第四章 自然反对某些也是自然的东西 116
第二部分 自我
第五章 此生——你永恒的生命  153
第六章 一个人如何成其所是 186
第七章 超善恶 221
关于文本与翻译的注释  260
索引  262
译后记  27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哲学家是独自一人的,他是神和野兽的混合体。肯定命运,创生自己。是作者,也是作者的角色。

评分

比在德勒兹那里探析得更深刻的尼采,不过是不一样的好。视角主义的开阔(想及齐泽克的视差),多元解释(想象和幻象)带来的自由。在这种自由中,风格得以联合并生发效果——如果可以,活得真正是你自己,且是无悔的。作者还总是抓着尼采悖论的小尾巴不放(严肃的,也觉得很精彩)......还有,记住了那一句,“写作也是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是非常沉重的话。

评分

将生命视为一种文学,提供了一种融贯的整体式解读。对超善恶部分不太满意。

评分

迄今为止最喜欢的尼采思想阐释。第一章,在比较各种理论家对尼采风格的分析之后,作者提出,尼采的众多风格有待于通过他与苏格拉底的关系来说明:它是尼采持续不断地对抗苏格拉底及哲学的关键部分。第二章,分析了尼采视角主义的两个观点:真理是一种价值和没有事实只有解释。并详细分析了,如果所有的实践都是解释性的与负载价值的,那么我们都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想法,并由此改变我们的人生。第三章,分析了事情是其效果的总和。第四章,详细分析了谱系学,他的立场和福柯的类似,都认为起源并没有那么重要,并指赞颂起源是形而上学的后发新芽。这里和本雅明对起源的分析可以对比阅读。第五章,作者提供了自己对永恒复归的独特理解:如果我的人生将再次出现,那么,它只能以相同的方式出现。第六章,梳理尼采对于创造自我与成其所是的内在矛盾,并

评分

比较文学教授所做的尼采阐释,文论味儿简直有点过于浓厚,每每遇到棘手问题就搬出(甚至是非常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比照。作为理解的辅助自然可以,说尼采在写作时对此有强烈自觉就太独断了。好在小毛病并不影响整体思路,通过文学艺术的模型来理解尼采也是正确的大方向。相对于理性与同一的表象,文学所衍生出的变动与诱惑便凸显出独特的意义,尼采所创立的是一种与此类似的哲学,“让碎片,谜团和意外融为一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