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生活

老北京的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金受申
出品人:
页数:5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31
价格: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0118926
丛书系列:大家京范
图书标签:
  • 老北京
  • 民俗
  • 金受申
  • 历史
  • 掌故
  • 传统文化
  • 晚清民初
  • 文化
  • 老北京
  • 生活
  • 民俗
  • 胡同
  • 京味
  • 历史
  • 文化
  • 记忆
  • 市井
  • 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老北京的生活》是北京民俗学家、掌故大家、曲艺研究专家金受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六部分记述了老北京的四季时令、婚丧礼俗、吃喝忆旧、消遣娱乐、旧京百业、下层剪影等风物人情,文笔质朴自然、幽默活泼,是读者了解老北京民俗文化、历史掌故的必读书目。

金受申写老北京,不仅内容广泛,而且文笔生动,请欣赏他回忆自己小时候摸鱼的一段文字:

笔者在民初时,常同二三学友,出东直门到自来水厂后身洗澡,浴乎马坑,风乎土城,渴则找井台,来个“撅尾巴馆”。我每次马坑洗澡时,必由东直门瓮城盆铺买鱼罐,准备摸鱼。苟不得鱼,必向盆铺退罐。铺长一老翁,爱我稚小,看见我们空罐回来时,必笑着说:“快来,快来,退给你钱!”

金受申喜饮酒,且酒量颇丰、酒友颇多。他自己曾经说过,纪文达(纪晓岚)的“有酒须及生前饮,莫待作鬼徒歆其气也”,读之令我酒胆一壮。

金受申和他的酒友在饮酒方面也留下一些有趣的文字。金受申回忆在“虾米居”饮酒时写到“我们在此饮酒时,堂倌老崔必给我们买红烛两只,烛影摇红,比作一首诗,还来得有味。记得有一次北风紧紧的冬夕,彤云漠漠,雪意十分,北京黄酒已干了五斤,忽然想起评书家杨云清就住在隔河茅屋中,遣老崔约来,快谈快饮,直到三更起柝,才歪斜地走进了平则门。”画家傅耕野在回忆打油诗人张醉丐的时候,也谈到过金受申饮酒——“醉丐与受申曾在临河第一楼小饮,大醉。走至东河沿,受申一脚踏入果筐,卖果人昂然起立,醉丐连忙道歉,受申反哈哈大笑,说:‘没关系,没关系。’一时新闻界传为笑柄。”

“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在金受申的身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金受申(1906-1968),本名文佩,后改文霈,字泽生,满族镶黄旗人。曲艺史学家、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生于北京,17岁在中学就读时即为报刊编辑,先后入华北大学、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读深造。自1926年起在北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曾于十余所中学任教,还在华北大学等高等院校担任过讲师。自1938年起,在《立言画报》上开辟专栏《北京通》。1953年经老舍先生介绍,调入北京市文联工作,直至逝世。金受申留有不少哲学、文学、医学著作,也是广见博闻的“北京通”,熟知北京掌故,与三教九流接触颇多,尤喜接触中下层人士,对清末民初的北京风俗事物、趣闻轶事、衣食住行、江湖百业、评书鼓曲等都有着精深的考察研究。其文章内容多来自实地考察,是研究北京历史及民俗的重要史料。

李滨声,新闻漫画家,男,汉族,1925年出生于哈尔滨,原籍辽宁本溪。擅长漫画、戏曲人物画。曾用名李洛非,笔名梨园客。

目录信息

四季时令

爆竹烟花
岁首观花
吃春饼

吃喝
穿衣
游赏胜地
消遣

饮馔
赏菊
游赏

养秋虫
溜冰
熬鹰
放纸鸢
搭镖陀
熏焙鲜货
窖冰
培植盆景
岁末杂缀
婚丧礼俗

婚俗
满人婚俗
汉人婚俗
南礼
京西特有婚俗
丧仪
丧服
棺木
入殓前后
丧仪
其他宗教的丧仪
祀祖
蒙古八旗祀祖
满洲八旗祀祖
汉人及一般祀祖
过年
祭灶
接神
祭祖
送旧迎新
拜年
吃喝忆旧
庄馆
茶馆
大茶馆
书茶馆
野茶馆
清茶馆
茶酒馆
家常菜
鱼的吃法
鱼肴
鱼类
鸡鸭吃法
吃喝忆旧
蒸羊肉
羊头肉及酱羊头
烧羊肉
四义兴酒店
汤羊肉与抓羊肉
银鱼紫蟹
肉脯徐
鸡鸣馆
虾米居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金受申老先生,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旗人,对曲艺、民俗、中医都颇有研究。 本书我是从头到尾读了四天,一气呵成。跟着金老先生,从北京的四季时令读起,到婚丧习俗、消遣娱乐、旧京百业…让我切切实实的领略了一把玲琅满目的旧京都生活,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老北京风韵。金老先生用平...  

评分

评分

评分

“京西香山的香山寺,自从改建香山饭店以后,每年秋日添卖‘真正松木烤肉’,不过太贵族化了,不是穷人所能寻的乐趣。京西青龙桥红山口,山势虽然不算太高,但能南望昆明湖玉泉山,北望画眉山下一带秋野,也很爽朗。家兄住在此地,每年拾存松塔。我在秋天必要去一两次,山头松...  

评分

本文仅以《老北京的生活》里面吃喝方面的内容作为整理内容。 四季时令: 春: 吃春饼,炒和(音火)菜 夏: 酸梅汤(酸梅卤,酸梅糕) 西瓜汁(分生熟二类) 绿豆汤(分热饮的绿豆水饭和冷饮的绿豆汤) 雪花落(粗制冰淇凌) 浮瓜沉李(西瓜为上,甜瓜次之,酥瓜、菸瓜又次之...  

用户评价

评分

金老笔下的老北京,还是很有味道的。

评分

京味儿的民俗,可窥旧时帝京风物。文字一般,但是贵在保留那时的民俗史料

评分

还原你一个早已寻不到的老北京。

评分

终于借到了这本书,作者是民国时期人,对老北京旧风俗很多都有亲历,很了解,描写得也细致。但有些,如丧葬仪式等,今已没有,即使描写详细也难体会了。配合之前看的老北京人口述历史,互相印证,十分有趣。其中一些菜品做法也颇详细,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但多为荤食,故略去未细读

评分

金老笔下的老北京,还是很有味道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