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城旧事

文化古城旧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邓云乡
出品人:
页数:480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1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453296
丛书系列:邓云乡集
图书标签:
  • 邓云乡
  • 北京
  • 民俗
  • 文化
  • 历史
  • 随笔
  • 散文随笔
  • 人文
  • 文化
  • 古城
  • 历史
  • 旧事
  • 地方志
  • 传统
  • 遗产
  • 记忆
  • 故事
  • 风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邓云乡集:文化古城旧事》是邓云乡先生对抗战爆发前十年之北平的回忆,先生在回忆中重游北平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他的学习、生活环境、书画、戏剧、宴饮、公园、茶座等等生活跃然纸上,仿佛重回青春时代。北平聚集着数之不尽的闻名海内外的学者,或久居或暂住或故地重游,先生的回忆平和亲切,可让读者充分领略融汇中西学术于一体的文化气氛,或可成一部独特简洁的文化古城学术史。

作者简介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勤于撰述。退休后,以其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与他有涉的人,或事缘为诱因,或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潜心著书。著有:《燕山乡土记》、《北京的风土》、《红楼风俗谭》、《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还有散文集:《书情旧梦》、《秋水湖山》、《花鸟虫鱼》、《吾家祖屋》。

目录信息

“文化古城”简说
学府述略
北大
清华
师大
北平大学
交大
艺专及其他
燕京大学
协和
辅仁
中法
中国大学
朝阳及其他
私立中学
教会中学
公立中学
小学、幼稚园
其他学校
费用
种种考试
教材与教法
学生和教员
课外及其他
环境气氛‘
国立图书馆
其他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
书市、书铺、书摊
文房四宝
古玩
书画鉴别
裱褙
《世界日报》
中国营造学社
展览
《旧都文物略》
燕京风俗画
教授生活
学人佚事
任公词联
王静安
柯劭(上文下心)
胡适之寿洒米粮库
逛什刹海
诗之战
章孤桐
《曲园课孙草》
学人长寿
叶遐庵
刚主夫子
《北平笺谱》
版本学家
金石文字学家
诗人之死
凤凰因缘
徽音教授
颉刚先生
八道湾老屋
北大老学生
《丛碧词》
羡季先生
巡捕厅邓氏
汪教授日籍太太
艺苑杂记
南张北溥
大千艺事
刻瓷家
芝木匠
旧王孙
彡画师
胡子谈趣
雪涛先生
末代状元
“中旅保姆”
“尚书客厅”
唐若青
医院名医
记“协和”
外科名医
息园老人
“伤寒”专家
太医院世医
校景情思
老北大
红楼
清华花事
清华校庆记趣
燕园秋色
燕乐园
未名湖冰
假期生活
看小说
考试前后
潇洒的暑假
买药
渔阳鼙鼓
“七七”临近
“摆不下书桌”
一张号外
半张报纸
沧桑而后
战前经济生活
沦陷期间略述
后记
校后检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极好,让你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老北京,对於老北京文化风俗也是极有用的资料。感叹那时的北京高校,知名如清华、北大、燕京、师大、辅仁等等,像现在的小学一样,不过几百人,协和甚至每年才招十几个人,不愧是天之骄子,所以学生的水平才那样高。抗战前教授的生活是那样富足安...

评分

书极好,让你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老北京,对於老北京文化风俗也是极有用的资料。感叹那时的北京高校,知名如清华、北大、燕京、师大、辅仁等等,像现在的小学一样,不过几百人,协和甚至每年才招十几个人,不愧是天之骄子,所以学生的水平才那样高。抗战前教授的生活是那样富足安...

评分

书极好,让你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老北京,对於老北京文化风俗也是极有用的资料。感叹那时的北京高校,知名如清华、北大、燕京、师大、辅仁等等,像现在的小学一样,不过几百人,协和甚至每年才招十几个人,不愧是天之骄子,所以学生的水平才那样高。抗战前教授的生活是那样富足安...

评分

书极好,让你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老北京,对於老北京文化风俗也是极有用的资料。感叹那时的北京高校,知名如清华、北大、燕京、师大、辅仁等等,像现在的小学一样,不过几百人,协和甚至每年才招十几个人,不愧是天之骄子,所以学生的水平才那样高。抗战前教授的生活是那样富足安...

评分

书极好,让你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老北京,对於老北京文化风俗也是极有用的资料。感叹那时的北京高校,知名如清华、北大、燕京、师大、辅仁等等,像现在的小学一样,不过几百人,协和甚至每年才招十几个人,不愧是天之骄子,所以学生的水平才那样高。抗战前教授的生活是那样富足安...

用户评价

评分

谭其骧先生的序可以考见当时读书人的生活,本书更是一部近代“东京梦华录”。

评分

温暖绵柔的文字风格。

评分

普普通通

评分

用这种篇幅、眼光、文笔文思写文化古城时期北平旧事的,非邓氏莫属。云烟沧桑,后来人只得凭此文字想象古城旧事了。当然,有不足和遗憾处。作为代序的谭其骧先生文亦颇值一读。

评分

主要讲的就是1928-1937,北平摆脱了政治中心地位到被日寇攻陷之间的这个时段纯粹作为文化和教育中心的景况。其实不必全部看完,拣感兴趣的地方读就是。不过任何读过该书的读者可能都不得不承认,邓云乡先生笔下之北平,绚丽多姿,包罗万象,这要归功于他的博学,也缘于他的趣味多元,能将一座文化古城的文化底蕴写到这个份上,真堪称是一代大家的功力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