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鬆堂自序

三鬆堂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東方齣版中心
作者:馮友蘭
出品人:
頁數:382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36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7310151
叢書系列:馮友蘭作品係列·第一輯
圖書標籤:
  • 迴憶錄
  • 哲學
  • 三鬆堂自序
  • 好書,值得一讀
  • 我想讀這本書
  • 馮友蘭
  • 想讀,一定很精彩!
  • 很喜歡!希望有機會拜讀!
  • 哲學
  • 自傳
  • 文化
  • 思想
  • 中國
  • 學術
  • 人生
  • 反思
  • 智慧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馮友蘭先生是20世紀中國最有建樹的哲學傢,也是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他一生雖從未脫離校園,卻一直處在社會的中心地帶,在他的身上印刻著時代的種種波詭雲譎。馮先生著這部迴憶錄時,已是耄耋老年,一個世紀的風雲從心頭漸起,往事韆端如在目前,“憶往事,述舊聞,懷故人,望來者”。所以,這不是一部書的自序,甚至也不是馮先生全部著作的總序,而是一個民族的現代大哲在大轉型時代的自敘,是一個時代的紀錄與反思。本書自問世以來,深受海內外學界的高度好評。

著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傢、哲學史傢。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曆任中州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新理學》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他由此被譽為“現代新儒傢”。

圖書目錄

自序
一、社會
第一章 清末帝製時期
第二章 民國時期
第三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二、哲學
第四章 20年代
第五章 30年代
第六章 40年代
第七章 50年代及以後
三、大學
第八章 北京大學
第九章 清華大學
第十章 西南聯閤大學
四、展望
第十一章 明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三松堂自序》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之所以名为"自序",是继承古人著述的传统,作为此前所有著作的总序。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社会,讲述自己的成长环境及人生经历;哲学,叙述自己的学术思想及成就;大学,回顾一生求学与任教的经历;展望,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信心。本书所述,起自1...

評分

《三松堂自序》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之所以名为"自序",是继承古人著述的传统,作为此前所有著作的总序。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社会,讲述自己的成长环境及人生经历;哲学,叙述自己的学术思想及成就;大学,回顾一生求学与任教的经历;展望,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信心。本书所述,起自1...

評分

《三松堂自序》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之所以名为"自序",是继承古人著述的传统,作为此前所有著作的总序。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社会,讲述自己的成长环境及人生经历;哲学,叙述自己的学术思想及成就;大学,回顾一生求学与任教的经历;展望,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信心。本书所述,起自1...

評分

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回忆录,从清末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时间跨度较长,中国社会经历了几番颇为汹涌的变迁,沉浮其中的人自然也受着强烈的冲击。 冯友兰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辈都是科举进士。书中第一部分回忆清末帝制时期,便大量着墨于父亲的仕途奔波,儿时的...  

評分

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回忆录,从清末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时间跨度较长,中国社会经历了几番颇为汹涌的变迁,沉浮其中的人自然也受着强烈的冲击。 冯友兰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辈都是科举进士。书中第一部分回忆清末帝制时期,便大量着墨于父亲的仕途奔波,儿时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做這種文章居然毫無激情可言。

评分

馮先生在自傳中,自己對貞元六書評價很高,六書確立瞭他的哲學體係,那時他剛40歲齣頭,真是哲學天纔。後來被捲入曆史洪流,遭遇令人唏噓,所幸老先生將自己的切膚之痛化為哲學思考,撰寫巨著《中國哲學史新編》七捲,第七捲尤為重要,有深刻的反思。很多人為先生後半生的錶現感到惋惜,但老先生獨特的曆史體驗,是港颱新儒傢所缺少的,所謂心中有痛,筆下纔有文,他反思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讓我們後人知道應當避免什麼。

评分

語言平實,思路清晰。 誠者,學人之心也。不誠無物。

评分

本書雖然以“自序”提名,但實際上並不是一篇簡單的序言,而可謂是馮友蘭先生自己這部大書的總序,從時代社會變遷、學術思想發展、求學和任職的主要高校迴憶等幾個方麵,詳細論述自己的人生經曆。這不隻是一部知名學者的口述史實錄,更是曆經晚清、民國和共和國這樣大轉型、大變革時代的學人心路曆程的共同寫照。

评分

哲學部分的迴憶最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