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周保松 政治哲学 哲学 人生 随笔 教育 三联 散文
发表于2025-02-22
走进生命的学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保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研究政治哲学的学者。他把对哲学、人生与大学教育的种种思考写下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学生,然后一起讨论。这样的交流,夜以继日,经年堆叠,已有数十万字。通过撰写和阅读这些文字,教师与学生两者均获得了超出流俗之上的精神与信念的支持。
在书中周保松正面回答了下面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自由人,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也必会做出选择,那么,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寻的?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离开这个目的有多远了?政治的本义是什么,怎样把个人的幸福和制度、政治生活融合为一?公正,在我们的社会、我们认定的最重要价值中,占据什么位置?作者不仅坐而言,而且起而行,他对个人成长和学术经历的追述,有亲切的体验和感人的故事,让书中的理念更具有可信的力量。此外,作者的哲学启蒙老师陈特在癌症病故前,与他做了五次长谈,分别关于幸福和意义等终极问题。陈特一生罕有著述,书中这五篇对谈让我们认识了这位仁厚的智者。
周保松 七十年代初生于中国农村,1985年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毕业,英国伦敦政治及经济学院博士。现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任教,曾获中文大学通识教育模范教学奖及校长模范教学奖。著有《小王子的领悟》(2016)、《政治的道德:从自由主义的观点看》(2014)、《自由人的平等政治》(2010)、《相遇》(2008)、《政治哲学对话录》(2004)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彼此不是独立,而是层层递进。如何得到幸福的生活?什么是道德的生活?哲学上的思考,但帮助我们真正过好每一天。新亚的院训,让我们思考做学问与做人,还有大学秉持的价值。对中大更多认识。读写作高锟校长的那段,几乎流泪。如果您还在世,您会对现在的年轻人说什么呢?
评分周保松先生在现代学术体制下能依然能够如此,实在难得。 牟宗三先生真是性情中人,其对“去人欲”的回答也很精彩“去人欲就如钓大鱼,不可以一味去扯,否则会翻船,最后连命都丢了。钓大鱼不可以扯,要懂得放线”。
评分读出了一种宗教情绪
评分【2019.57】1.周保松老师太真诚、太善良啦(而且还帅)。如果自己有幸成为教师,希望能向他一样把育人放在首位。尽量避免让学校成为职业训练所,让教育被市场逻辑绑架(城市发展局限于经济也是一个道理)。2.保持对历史决定论的怀疑,“共产主义”社会存赖于资源的无限,但地球正陷于环境和能源危机之中,并且这个构想在时间维度上离现实太过遥远。3.人的死亡不代表一切归于虚无,要肯定自我存在的不可替代性,体味生命赋予的一切,经历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与容颜变迁(同时也要意识到其他人对他们自己的独特性)。4.《行于所当行—我的哲学之路》是《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的后记,读这篇可以为读下本做准备,提前了解关于罗尔斯自由主义的观点。5.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到港中大、伦敦的waterstone's书店、马克思墓这些地方看看
评分读出了一种宗教情绪
周保松老师的这本书的文字,很朴实,假如你对外界都自以为是,你当然觉得这本书迂腐不堪,可能觉得人现实点更重要。这是很多人都会这样想的想法,至少在我观察来看是。 我进大学前其实一些预想是成真的,觉得这四年的启动都是靠自己,有时间就有翻盘的可能,就有为自己存有...
评分 评分 评分“让学问走进生命,让生命启迪学问。唯有自许,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活出丰盛的人生,令世界更加美好,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在书的扉页上,我摘录了这样几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读毕此书,心潮澎湃,可感想却一拖再拖,迟迟不愿动笔。只因作者所思所悟,于吾辈心有戚戚...
评分走进生命的学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